除了蓝环章鱼,这些“毒食”也千万别吃
2023-01-19 10:30
来源: 中国新闻社微信公众号

除了蓝环章鱼,这些“毒食”也千万别吃

人工智能朗读:

饭前先拍照,或许能救命。近日,一网友在火锅店就餐时拍下一外表特殊的章鱼,询问科普博主能否下锅,没想到图中的章鱼竟然是全球十大最毒动物之一的剧毒生物——蓝环章鱼!

微博截图

春节聚餐虽开心,对入口的食物还需保持警惕。遇到哪些“食物”要躲着走,希望这篇指南可以帮到你。

最美丽的最危险——河豚

河豚外形小巧可爱,肉质也很鲜嫩。但大家不要被这种表象迷惑,河豚是一种有剧毒的鱼类,所含有的河豚毒素是一种毒性很强的海洋生物活性物质。一般情况下中毒人员首先会出现嘴唇和舌头麻痹,接着是运动神经麻痹,然后是末梢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出现呼吸困难,最后随着意识慢慢消失,呼吸中枢被完全麻痹直至死亡。

微博截图

目前对于河豚中毒没有特效药物。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明令禁止食品经营者经营和销售活体河豚鱼、河豚整鱼及无合法资质的河豚鱼制品。需要注意的是,河豚毒素不仅可以存在于河豚鱼体内,在纽虫、蝾螈、织纹螺、章鱼等身上也有发现。

不过,虽然具有一定毒素,但河豚经过专业处理后可以放心食用。河豚中含有蛋白质、氨基酸等营养成分,必须规范正确处理后才能进食。

蓝环章鱼

近期热门事件的主角“蓝环章鱼”,就含有以上提到的河豚毒素。它是“豹纹蛸属”的几种章鱼的统称,全身密布着蓝色的圆圈、斑点或条纹,类似豹纹。蓝环章鱼是被列为全球十大最毒动物之一的剧毒生物,被称为“大海中的隐形杀手”。

据深圳特区报,蓝环章鱼在不同环境中,会变成与环境相似的保护色,一旦感受到威胁,表皮颜色会变得艳丽,蓝色环闪烁的时候,也正是最危险的时候,它正处于警戒状态。

蓝环章鱼所分泌的毒素含有河豚毒素、透明质酸酶、组织胺、色氨酸、羟苯乙醇胺、牛磺酸、乙酰胆碱和多巴胺等,其中河豚毒素是主要的神经毒。这种毒素会阻断肌肉的钠通道,使肌肉瘫痪,并导致呼吸停止或心跳停止。蓝环章鱼毒性是眼镜蛇的50倍,小小1只能毒死26人,最可怕的是目前还没有解毒剂。

花纹奇特的螃蟹

遇到毒螃蟹的可能性虽小,但一旦遇到很难察觉。渔民在出海中难免碰到有毒的鱼蟹,所以他们总结出一套辨别螃蟹是否有毒的经验:一看颜色,有毒的螃蟹一般颜色都比较鲜艳;二看外壳,有毒的螃蟹一般外壳都会凹凸不平,有颗粒感;三看螯足,毒螃蟹的螯足指关节一般颜色比较深,渔民常有“螃蟹脚颜色越深毒性越强”的说法。

比如,绣花脊熟若蟹、雷诺氏鳞斑蟹、正直爱洁蟹,这些螃蟹外形看起来和能吃的螃蟹差不多。但是前两者蟹如其名,背部有特有花斑或花纹,后者则色泽更加鲜红,外壳有颗粒感。

虽不能把所有的毒蟹一一教大家辨认,但是我们保持谨慎,吃点自己熟悉的螃蟹还是很安全的。

野生菌:食物中毒“重灾区”

除了海鲜,野生菌也是食物中毒的“重灾区”,因误食有毒野生菌而导致的食物中毒很常见。

野生菌中存在多种有毒品种,且形态各异,毒性成分复杂,民间流传的一些识别野生蘑菇方法经证明并不可靠。2021年6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周报(英文)》刊登的文章显示,2010年至2020年期间,全国共报告了10036起食源性蘑菇中毒事件,导致38676起疾病、21967人住院,788人死亡。其中,云南报告的中毒事件、疾病和死亡人数最多。

在家中食用野生蘑菇中毒后,应立即采用简易方法进行催吐:可大量饮用温开水或者稀盐水,然后用汤勺柄、筷子等物品刺激喉部进行催吐,尽快排出体内尚未被吸收的残菌,减少有毒物质的吸收,防止病情加重。

同时,应尽快前往医疗机构救治。可让中毒者饮用少量糖盐水,防止脱水导致休克。但对已昏迷的中毒者不要强行向其口中灌水,防止窒息。

别忘了尽量保留中毒发生前食用的野生蘑菇样品,给专业机构检验后供医疗救治参考。

这些“毒食”易忽略

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食品安全博士、上海市食品安全研究会专家组成员刘少伟接受采访时表示,同误食毒海鲜和毒野生菌相比,生活中因烹饪或者保存不当所导致的细菌性食物中毒更加比比皆是。

不当发酵的食物:2020年10月5日,黑龙江鸡西一家庭聚餐食用酸汤子(用玉米水磨发酵后做的一种粗面条样的主食),而后引发了食物中毒,最终导致9人丧命。据悉,因为冰箱放不下,冷冻过的酸汤子被从冰箱里拿出来,在阴凉潮湿处放了几天,最终产生了米酵菌酸。米酵菌酸目前无特效药,中毒后病死率达40%-100%。长时间泡发的黑木耳同样会产生米酵菌酸。

由于家中的发酵工具、发酵环境及流程不够严谨,为了安全起见,应该更相信专业的食物加工厂商,谨慎自行发酵食物。

发霉变质的食物:黄曲霉素也是较为常见的毒素之一。早在1993年,黄曲霉素就被世界卫生组织癌症研究机构划定为一类致癌物,是一种毒性极强的剧毒物质,1毫克就是致癌剂量。黄曲霉素最喜欢藏在发霉食物里,尤其是淀粉含量高的花生、玉米、豆类等食物。如果有一颗花生霉变,整包花生都要扔掉,因为黄曲霉菌是以孢子形式传播的,食物极易牵连霉变。

事实上,不只是滋生黄曲霉素,当发现食物外表发生明显异样都应保持警惕,比如红心的甘蔗,大量长芽的土豆,食用后都有中毒风险。

由于普通人对食材安全性的把控和制作方法容易出现问题,家庭成为食物中毒的高发场景。有媒体统计2008-2015年全国食物中毒事件发生的场所,意外地发现食物中毒发生在家庭中的概率高达46.5%。

“眼下年关将至,正是大量购买和制作蔬菜肉类的节点,食品安全更要当心。”刘少伟建议,在食物加工过程中,要做到生熟食物分开处理,使用不同的砧板,不同的刀具,切勿将生熟食物混合;在食物烹饪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温度和时间,缺乏足够烹饪温度和时间,可能导致无法杀灭食物中病菌,引起食物中毒;过期食物以及有些剩饭剩菜切不可因为节约、害怕浪费而不舍得丢弃。

(原标题《保命指南!除了蓝环章鱼,这些“毒食”也别吃》)


[编辑:单铭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