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深圳新闻网首页 > 图片视觉 > 鹏城眼 > 

鹏城眼|飞越福田:耕山耘海八百年 下沙转型升级迎新机遇

2018-01-09 10:15来源:深圳新闻网

 

 

下沙村航拍视频。

 

深圳新闻网1月9日讯(记者 黄思凌 邓涛 实习生 林曼琪 李小辉)“骏马堂堂出异方,任从胜地立纲常,年深外境犹吾境,日久他乡即故乡。”这首江夏黄氏先祖黄峭山的《遣子诗》诗是整个华夏黄氏族人寻宗认祖的“密码诗”,其中的骏马精神也和 “拓荒牛”、“来了就是深圳人” 的深圳气质不谋而合。在讲究“父母在,不远游”的古代,这一思想可谓超前。而在福田区的下沙村,就生活着这样一支远道而来的黄氏苗裔。

八百年前,下沙村的祖先从江西吉水来到宝安东涌(今下沙村),面对万顷碧波和荒凉的沙滩、荆棘丛,下沙村的创业始祖——黄峭山的第十五代嫡孙黄默堂决定在此扎根创业。自此,下沙成为黄氏家族的聚居地,下沙黄氏也成为下沙黄氏一世祖,下沙黄氏也成为江夏黄氏在福田区的另一支系。下沙先民们在当时人烟稀少的南海之滨扎根下来,开启了耕山耘海、风云激荡的八百年风雨历程。

耕山耘海:白手起家开辟万亩耕地、千顷蚝田 为城市发展忍痛转型

现如今的下沙村,占地面积0.38平方公里,位于深圳福田区西南部美丽的深圳湾畔,东临深圳高尔夫球场;西与深圳湾公园相连南邻国家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北靠车公庙天安数码城,与香港元朗隔海相望。特区三大动脉深南大道、滨河大道和广深高速贯穿其中。社区常住人口4000多人,原籍下沙现居住香港和海外的4000多人,暂住人口10万多人。

“远通西海来潮水,近望南山作案台”这是在下沙文化广场上黄思铭公世祠内的一副对联。八百年前,彼时的深圳还是一片沙滩、荒野,黄氏族人在此开荒耕种,捕鱼养蚝。下沙先民来到深圳以后,遵循祖训的骏马精神,在下沙开基立业,勤劳的下沙人把这里当成自己的新的家乡,为自己的“深圳梦”努力奋斗,可以说是“来了就是深圳人”的这一说法的滥觞。

在开拓进取的同时,下沙人不忘初心,始终牢记祖宗遗训中“朝夕莫忘亲命语,晨昏需奉祖宗香”的嘱托,一直保留着祭祖的习俗。经过数百年的传承和发展,2011年6月,下沙黄氏祭祖习俗入选国家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每年都有来自十多个国家个地区的黄氏子孙代表回国参加祭祖。

到明朝中叶九世祖黄思铭时期,下沙进入到一个重要的历史阶段,人丁兴旺,经济发展,农耕和养蚝较为发达。并形成了东涌、大围、围仔、村仔、新村、东头六个自然村的雏形。几百年来,下沙村民们在村后垦荒造田种植粮食,在村前的海滩养蚝,过着半耕半蚝的生活,可以说是“村前是银行(海湾),村后是粮仓(良田)”。

20世纪90年代以前,养蚝生产是下沙村民的主业之一,其收入大体占村民收入的60%左右。下沙村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逐渐掌握和发现了蚝的生长、生活规律,由此形成了一条成熟的养蚝生产习俗。至改革开放初期,下沙共有耕地面积1.5万亩,海上作业面积4万多亩。从800年前初到下沙的一无所有,到万亩耕地、无边蚝田,下沙人民用勤劳的双手创出了八百年长青基业。

上世纪90年代初期,随着特区建设脚步的加快,下沙村的土地、沙滩大部分被政府征收进行开发。下沙村、石厦村位于香港一侧的蚝田,也变为了香港米埔湿地,而位于深圳湾北侧的蚝田,则规划成了国家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下沙人告别了世世代代赖以为生的耕地和蚝田,“洗脚上田”变身为市民。

改革开放:“种蚝”改“种房” 农民变身“包租公”

八百年的耕山耘海,下沙人靠着自己的双手创下一大片家业,在这片土地和海湾辛勤劳作。但是终日的劳作也把他们束缚在了繁重的体力上,虽然生活温饱,但是难言轻松。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改革开放的伟大浪潮滚滚而来,比深圳湾的任何一次潮汐都更为猛烈,影响更为深远。特区成立后,下沙逐步融入了城市化进程,村民在自家宅基地上盖起了楼房,随着外来人员的涌入,村民们纷纷将自建楼房出租,提供房租租赁服务,收取租金。村民们从种蚝大户摇身一变,顺势而为成了“种房”大户。

在集体经济发展方面,1978年,下沙村企业公司成立。20世纪80年代,下沙建设了下沙工商业区,主要包括工业厂房、办公楼、市场等,占地面积4万多平米,总占地面积9万多平方米。 1992年12月,在原下沙村基础上以集体股份制公司成立了深圳市沙头下沙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在股份公司的带领下,下沙村集体资产迅猛增长。

1993年 ,就在下沙股份公司成立仅仅几个月后,下沙在深圳率先实施旧村改造。下沙先后腾出厂房,支持修建下沙小学、下沙幼儿园、下沙社康医院。数百年来,下沙人耕读传家的家训一直铭记于心,深圳有史以来第一个进士黄石就出自下沙村。通过对旧民居、交通道路、供电供水设施等的改造,下沙推动了村民生活方式的转变,大幅度地改善农村居住生活环境;同时又建立了高效的社区管理,最终推进深圳城市化与现代化进程。

规划建设方面,从1993年开始,委托美国联利设计公司对下沙社区的整体建设进行全方位的规划设计。修建了18条等级水泥道路,分开铺设了8800米的地下雨水管道和生活污水排放管道。建设了一个大型文化体育中心,设置有游泳池、健身房、田径场、足球场、篮球场、溜冰场和乒乓球馆等,建设了多功能舞台,成为下沙及周围一带居民的主要文化活动场所。

同时重建了黄思铭公世祠和陈杨侯庙,其中黄思铭公世祠1998年被列为深圳市文物保护单位。此外还建设了下沙博物馆、图书馆、星光老人之家、党员活动中心及会议接待中心等公共建筑。

今日下沙:伟大时代造就新的机遇 城市更新带来新的活力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逐步深入,下沙股份公司积极抓住城市更新机遇,大力推动下沙未来的发展。下沙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大发展的同时,将被建设成为“国内一流、世界先进、独具特色”的现代化新城区,其综合承载力、集聚力、辐射力和影响力也将不断提高,更好地服务市、区中心城建设。

2010年,下沙与京基房地产公司合作, 利用旧工商业区改造,大力发展楼宇经济,打造总部基地项目。双方合作建设“京基·滨河时代”项目,该项目占地5万多平方米,是集商业、星级酒店、写字楼、商务公寓、高尚住宅为一体的大型城市综合体。该项目建成后,下沙集体物业将可能增值至70亿元以上,年收入达亿元以上,每年可为福田区贡献财税20亿元以上。

其次,发挥下沙具有鲜明特色的民俗建筑文化、广场文化、饮食文化、博物馆红色景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资源的优势,与红树林生态保护区构筑成一条生态漫步通道,延伸下沙旅游产业的发展链条。同时 ,加强商业街道的整治,为实现城中村与滨海社区的和谐共融提供共享的活动场所。通过城市更新与先进的产业规划,下沙将发展成为更加繁荣、文明、稳定、和谐的新型社区。

下沙村民的口袋富裕了,他们的精神追求和文化传承也没有丢掉。1994年起,下沙村恢复了正月十五闹元宵、吃大盆菜、唱家乡戏、舞龙醒狮等传统文化活动。到2011年,下沙黄氏祭祖习俗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下沙股份公司董事长黄英超当选为改习俗的代表性传承人。2002年2月23日,下沙举办深圳市福田区沙头下沙黄氏宗亲会元宵节民间艺术系列活动,摆宴5319桌,宴请世界各地宾客6万多人,在文化广场摆设传统元宵盛宴大盆菜,并以此获得两项吉尼斯世界记录。2016年11月,成功举办“世界黄氏宗亲总会第十二届第三次宗亲大会”。

现在,下沙先民们披荆斩棘开辟的良田上,竖起了高达300米的京基·滨河时代大厦,站在大楼的落地窗前望向向南方,600米处即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昔日下沙蚝农在滩涂上劳作的身影已经渐行渐远,但是他们“任寻胜地立纲常”“日久他乡即故乡”“离祖则发”的古老智慧犹言在耳,已经成为深圳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沙村占地面积0.38平方公里,位于深圳福田区西南部美丽的深圳湾畔,东临深圳高尔夫球场。

下沙文化广场前鲤鱼池的观音像。

下沙实业股份有限公司顶层红旗迎风飘扬。


 

下沙侯王庙。

下沙人告别了世世代代赖以为生的耕地和蚝田,“洗脚上田”变身为市民。


 

下沙文化广场是村民娱乐锻炼的地方。

附近居民来到文化广场前的池子投喂锦鲤。


 

下沙村民的口袋富裕了,他们的精神追求和文化传承也没有丢掉。

社区常住人口4000多人,原籍下沙现居住香港和海外的4000多人,暂住人口10万多人。

在开拓进取的同时,下沙人始终牢记祖宗遗训中“朝夕莫忘亲命语,晨昏需奉祖宗香”的嘱托,一直保留着祭祖的习俗。

1993年 ,就在下沙股份公司成立仅仅几个月后,下沙在深圳率先实施旧村改造。

下沙黄思铭公世祠,1998年被列为深圳市文物保护单位。

下沙先民们披荆斩棘开辟的良田上,竖起了高达300米的京基·滨河时代大厦,不远处就是昔日的深圳湾蚝田,今日的红树林自然保护区。


 
[责任编辑:廖建凡]

新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