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深圳新闻网首页 > 图片视觉 > 时事社会 > 

北大博士:我在雄安当村官

2019-05-06 07:56来源:新华网

  鲁昊在宿舍工作(4月30日摄)。

  2018年7月,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的理学博士鲁昊主动请缨,通过选调生考试,来到雄安新区工作,担任雄安新区安新县三台镇新庄窠村党支部书记助理。

  鲁昊工作的三台镇是北方重要的鞋业生产基地,最多时拥有1700多家鞋类企业,从业人员11万人。面对环保要求和新区建设需要,这些鞋企亟需转型升级。

  鲁昊到任后,走遍全镇12个村所涉及的每一家企业,一方面做企业的思想工作,另一方面为他们解读雄安新区规划理念,取得良好效果。

  鲁昊还结合自己所学的地质学知识,深入白洋淀开展生物多样性、水文、地质等方面调查和数据采集工作。目前,他正在编纂一本关于白洋淀的专业著作。

  在三台,鲁昊补上了基层治理这门必修课。他表示,将近一年的雄安新区基层磨砺,让他学到之前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他从未为自己的决定而后悔。

  新华社记者 高博 摄

  鲁昊走出宿舍,去新庄窠村开会(4月30日摄)。 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鲁昊(右)在贫困户王小品家了解她的近况(4月30日摄)。  新华社记者 高博 摄

  鲁昊(左)在白洋淀进行调研(4月30日摄)。  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鲁昊(右一)在新庄窠村党支部支委会上发言(4月30日摄)。 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鲁昊(中左)在三台镇一家制鞋企业调研(5月1日摄)。  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鲁昊在深夜打水(4月30日摄)。  新华社记者 邢广利 摄

相关链接   雄安新区两岁了!

4月1日无人机拍摄的雄安新区白洋淀。

2017年4月1日,设立河北雄安新区的消息传遍大江南北,一个新时代的城市构想跃然纸上。两年来,雄安奋进在新时代的浩荡春风里,书写着奋斗者的精彩答卷。

新华社记者王建华摄

4月1日无人机拍摄的雄安新区白洋淀。新华社记者王建华摄

3月31日无人机拍摄的雄安新区市民服务中心(前)远处为容城县城区。新华社记者牟宇摄

3月31日无人机拍摄的雄安新区白洋淀。新华社记者王晓摄

3月31日无人机拍摄的雄安新区白洋淀。新华社记者朱旭东摄

4月1日无人机拍摄的雄安新区白洋淀。新华社记者王建华摄

3月31日无人机拍摄的雄安新区容城县县城。新华社记者牟宇摄

4月1日无人机拍摄的雄安新区白洋淀站。新华社记者王建华摄

3月31日无人机拍摄的雄安新区白洋淀。新华社记者王晓摄

3月31日无人机拍摄的雄安新区白洋淀。新华社记者邢广利摄

这是3月31日无人机拍摄的雄安新区白洋淀。新华社记者邢广利摄

2017年4月1日,设立河北雄安新区的消息传遍大江南北,一个新时代的城市构想跃然纸上……

两年来,雄安不舍昼夜、昂扬奋进,规划编制取得重大进展、一批基础性重大工程项目启动实施、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工作渐次展开……即将进入大规模开工建设阶段;

两年来,雄安稳扎稳打、保持耐心,不急于添砖加瓦,集中力量啃硬骨头、打攻坚战,有效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不断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深化改革创新……

这是雄安新区的田野(3月31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邢广利摄

这是3月31日无人机拍摄的雄安市民服务中心。新华社记者邢广利摄

这是3月31日无人机拍摄的雄安市民服务中心。新华社记者牟宇摄

这是3月31日无人机拍摄的雄安新区白洋淀。新华社记者牟宇摄

这是雄安新区的田野(3月31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牟宇摄

这是雄安“千年秀林”(3月21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杨世尧摄

这是京雄城际铁路施工现场(3月21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牟宇摄

这是京雄城际铁路施工现场(3月20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杨世尧摄

群众在雄安市民服务中心内办理业务(1月17日摄)。新华社记者杨世尧摄

这是雄安市民服务中心内的规划展示中心一角(1月17日摄)。新华社记者牟宇摄


一家入驻雄安新区的企业工作人员在市民服务中心内展示办理的营业执照(1月17日摄)。新华社记者牟宇摄


[责任编辑:李晓蕾]

新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