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峡市的宁夏引黄灌区(9月1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刘诗平摄
万里黄河自中卫市南长滩入宁夏境,过青铜峡,到石嘴山市麻黄沟出境,全长397公里。黄河在宁夏境内虽然不到其总长的十三分之一,但历史上早有“天下黄河富宁夏”之说。
作为沿黄河9个省份中唯一全境属于黄河流域的省份,宁夏赢得这一说法的根本,在于其得黄河灌溉之利。记者近日对黄河宁夏灌区进行了一番探秘。
青铜峡市的宁夏引黄灌区(9月1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刘诗平摄
引黄灌区:陈列在大地上的水利博物馆
在青铜峡水利枢纽坝下的黄河右岸,坐落着宁夏水利博物馆。进入馆内,以黄河水利为中心的陈列,展示了2000多年来宁夏水文化的源远流长和治水的辉煌历史。
走出博物馆,行走在宁夏平原上,秦渠、汉渠、唐徕渠、惠农渠、大清渠等2000多年来不同时期修建的引黄古渠依旧在汩汩流淌,像一座流动的水利博物馆陈列在宁夏大地上。
走在宁夏平原上,引水渠、排水沟、水稻田随处可见,以渠、沟、桥、闸、坝、滩为名的乡镇、村庄和农场不时遇到。
青铜峡市的宁夏引黄灌区(9月1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刘诗平摄
“黄河在宁夏境内山舒水缓,沃野千里,河面稍低于地面,引黄条件得天独厚,在黄河上直接开口即可引水灌溉。”宁夏水利博物馆副馆长陆超说,宁夏引黄灌溉的历史可远溯秦汉。除了朝代更迭和战乱破坏,黄河在这里不曾有过重大灾害,因此早在明代就有“天下黄河富宁夏”的评说。
2017年10月,宁夏引黄古灌区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这也是黄河干流上的首个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国际灌排委员会称赞它为世界灌排工程的典范,代表着中国古代水利工程技术的卓越成就。
宁夏引黄古灌区南北长320公里,东西最宽40公里,面积达6600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古老的大型灌区之一。到新中国成立前夕,全灌区直接从黄河引水的大小干渠共39条,总长1350公里,灌溉面积192万亩。
宁夏引黄灌区(9月1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刘诗平摄
扬黄灌区:黄河水往高处流
新中国成立后,宁夏的黄河灌溉历史翻开新的一页:黄河青铜峡水利枢纽工程建成,结束了宁夏无坝引水的历史。与此同时,黄河水不仅在宁夏平原上自由流淌,而且开始流向宁夏中部干旱带的干涸土地,流向“苦瘠甲天下”的中南部贫困山区高地。
记者在宁夏固海扬水工程泉眼山泵站看到,巨大的扬水管道将黄河水从低处向高处抬升。再通过多级泵站和人工水渠,黄河水被抬升数百米,源源不断地流向高地。
“这项‘生命工程’以4亿立方米的年均供水量,灌溉着170万亩干涸的土地。其中,基本农田面积102万亩,枸杞、硒砂瓜等设施农业面积68万亩。”固海扬水工程管理处副处长张印说,固海灌区涉及宁夏中部干旱带的中卫市沙坡头区、中宁县、海原县,吴忠市的同心县、红寺堡区,固原市的原州区,灌区人口达61万。
宁夏中南部地区的土地面积和人口,分别占宁夏全区土地面积和人口的64%和45%,是宁夏的半壁山河。这里沟壑纵横、荒漠广布、十年九旱。
“工程建设是破解宁夏水资源紧缺的重要举措。”宁夏水利厅厅长白耀华说,目前宁夏建成了固海、盐环定等四大扬水工程、中部干旱带脱贫攻坚水源工程等,推进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工程,引黄灌溉面积比新中国成立初增加了4倍多;已建成中南部城乡饮水安全工程,110万山区群众喝上了放心水。
这是宁夏引黄古灌区汉惠闸(9月1日无人机拍摄)。2017年10月宁夏引黄古灌区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这也是黄河干流上的首个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新华社记者刘诗平摄
现代化生态灌区:10年将完成960万亩灌区改造
目前,分布于宁夏北部沿黄河两岸的引黄灌区和中部干旱带的扬黄灌区,现有灌溉面积800多万亩。灌区总干渠和干渠25条、总长2290公里,支渠5300多条、总长12000公里,泵站126座。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各业用水需求呈刚性增长,水问题依然是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解决水问题,关键在于做好灌区水文章。
宁夏引黄古灌区唐正闸。2017年10月宁夏引黄古灌区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这也是黄河干流上的首个世界灌溉工程遗产(9月1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刘诗平摄
在银川市贺兰县常信乡潭渠村的一处水闸旁,村民用水协会会长孙万银轻点手机,灌溉支渠上的水闸开始缓缓升起。今年以来,这条支渠上的100多座老式闸门全部经过改造,换成了现代化的智能闸门。
“以前的闸门是手提式的,村民需要引水时便自行打开,这就造成了管理问题,不少人引完了水也不关阀门,水资源白白浪费。”孙万银说,现在村民要引水,需先给用水协会打电话,管理人员在手机上远程操作打开阀门,引水完成后再由管理人员远程关闭闸门,这项措施使这一片区用水节约了20%以上。
青铜峡市境内的黄河(9月3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刘诗平摄
据贺兰县水务局规划站站长马建宝介绍,2016年以来,贺兰县作为宁夏现代化生态灌区的试点地区开展试点建设。试点以来,通过灌溉渠系配水系统的智能化、农业用水计量的精准化,提高了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初步实现了支渠测控一体化,建立现代化信息管理系统,实现科学灌溉管理。群众看到了高效节水灌溉带来的经济效益,积极性大幅增强。
“宁夏始终把节水当做突破水资源瓶颈的关键一招。”白耀华说,根据《宁夏引黄现代化生态灌区建设规划》,宁夏拟用10年左右时间,逐步完成960万亩灌溉面积的配套改造,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提升灌区计量水平、改善灌排条件、开展水生态水环境治理,打造水源可靠、体系完善、技术先进、管理科学、保障有力、生态良好的现代化生态灌区。
黄河青铜峡水利枢纽工程(9月1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刘诗平摄
在宁夏固海扬水工程泉眼山泵站,巨大的扬水管道将黄河水从低处向高处抬升(8月31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刘诗平摄
银川市贺兰县常信乡潭渠村村民用水协会会长孙万银轻点手机,灌溉支渠上的水闸缓缓升起(9月1日摄)。新华社记者刘诗平摄
黄河水灌溉的青铜峡市叶盛镇地三村农田(9月1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刘诗平摄
相关链接
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河套灌区“牛”在哪儿
9月4日无人机拍摄的河套灌区杨家河干渠第二节制闸。 新华社记者 刘诗平 摄
新华社呼和浩特9月4日电 题: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河套灌区“牛”在哪儿
新华社记者刘诗平、李云平
内蒙古河套灌区4日成功入选2019年度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这是继宁夏引黄古灌区之后,我国黄河流域主干道上的又一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河套灌区凭什么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它有哪些独特之处?
灌区“巨无霸”:古老的超大型千万亩灌区
位于黄河“几”字弯最北端的河套灌区,是我国灌区中的“巨无霸”——有各类灌排建筑物18.35万座,引黄灌溉面积达1020万亩,是中国最古老的超大型千万亩灌区之一。
“黄河北、阴山南,八百里河套米粮川”。河套灌区灌溉面积之大,从输水大动脉——总干渠可略见一斑:由西向东横贯河套灌区长达230公里,下设四个分水枢纽,记者从第一分水枢纽驱车到第二分水枢纽,走了足足半小时。
河套灌区引黄灌溉始于秦汉,历经北魏、隋、唐大规模开发,至清末有大小渠道40多条,沿用至今的13条大干渠在此形成,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
据河套灌区工程处处长郭平介绍,河套灌区以三盛公引水枢纽从黄河自流引水,完全实现灌排配套,由总干渠、干渠等七级供水渠道输水至田间地头及湖泊湿地,由总排干沟、干沟等七级排水沟道排水,后通过总排干末端红圪卜扬水站扬排到乌梁素海承泄区,最后将多余水量退入黄河,是完整配套的一首制灌排体系。
河套灌区灌溉工程遗产,则以13条历史灌溉渠系为核心,包括1949年以前的灌排工程体系,废弃灌排工程设施遗存、遗迹、遗址,以及见证或承载河套灌区历史和遗产价值的古长城、古城、古庙等非工程遗产。
灌溉农业“里程碑”:国家重要的粮油生产基地
时下正是河套灌区农民番茄丰收时节。记者在河套灌区三道桥镇看到,喜获番茄丰收的农民,开着拖拉机把从田间收回的番茄农产品,一车车地拉向本地蔬菜加工厂,排着队出售。
在一望无际的田野里,大面积的向日葵、玉米等,正在等待着丰收季的到来。
据了解,灌溉支撑下的河套灌区,已成为国家重要的粮油生产基地,近年来年均粮食总产量达60亿斤以上。
河套灌区管理总局有关人士表示,河套灌区为农业发展、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做出了巨大贡献。秦汉时期,引黄灌溉工程的创建,开启了河套地区农业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清末,引黄渠系的系统建设,开启了河套地区农业快速发展的新纪元;新中国成立以来,引黄灌溉工程的修建与发展,直接推动了河套平原农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繁荣。
灌溉工程遗产之“镜”:可持续灌溉的典范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是生态水利工程的经典范例,研究挖掘其科技价值和历史经验,对当前灌区现代化建设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国国家灌溉排水委员会副主席、水利部农村水利水电司副司长倪文进说。
专家认为,河套灌区为多泥沙河流引水灌溉、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以及大型河流上无坝引水低影响开发模式,干旱区大型灌区盐碱化防治、土地改良,提供了历史经验和借鉴。
同时,河套灌区堪称可持续运营管理的典范。千百年来,河套灌区的灌溉工程体系、管理制度能够随着自然环境变迁、社会经济、政治军事发展而发展演变,加上开发强度合理、兼顾生态环境影响的工程体系规划设计,使河套灌区能够较好地延续发展,成为可持续灌溉的典型。
9月4日无人机拍摄的河套灌区总干渠上游渠道。 新华社记者 刘诗平 摄
9月4日无人机拍摄的河套灌区第三排干沟(左)排水排入总排干沟(右)。 新华社记者 刘诗平 摄
9月4日无人机拍摄的河套灌区杨家河干渠第二节制闸。 新华社记者 刘诗平 摄
9月4日无人机拍摄的河套灌区友爱村四组村民仇汉强夫妇在收获番茄。 新华社记者 刘诗平 摄
9月4日无人机拍摄的河套灌区三道桥镇农民向本地蔬菜加工厂排队出售番茄。 新华社记者 刘诗平 摄
相关链接
航拍千年灵渠 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水利工程之一
这是6月30日无人机拍摄的广西兴安县灵渠。 位于广西兴安县的灵渠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水利工程之一,至今仍发挥着农田灌溉、排洪泄洪作用。2018年,灵渠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新华社记者 周华 摄
这是6月30日无人机拍摄的广西兴安县灵渠。 位于广西兴安县的灵渠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水利工程之一,至今仍发挥着农田灌溉、排洪泄洪作用。2018年,灵渠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新华社记者 周华 摄
这是6月30日无人机拍摄的广西兴安县灵渠及周边景色。 位于广西兴安县的灵渠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水利工程之一,至今仍发挥着农田灌溉、排洪泄洪作用。2018年,灵渠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 摄
这是6月30日无人机拍摄的广西兴安县灵渠及周边景色。 位于广西兴安县的灵渠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水利工程之一,至今仍发挥着农田灌溉、排洪泄洪作用。2018年,灵渠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 摄
这是6月30日无人机拍摄的广西兴安县灵渠。 位于广西兴安县的灵渠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水利工程之一,至今仍发挥着农田灌溉、排洪泄洪作用。2018年,灵渠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新华社记者 周华 摄
这是6月30日无人机拍摄的广西兴安县灵渠。 位于广西兴安县的灵渠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水利工程之一,至今仍发挥着农田灌溉、排洪泄洪作用。2018年,灵渠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 摄
这是6月30日无人机拍摄的广西兴安县灵渠及周边景色。 位于广西兴安县的灵渠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水利工程之一,至今仍发挥着农田灌溉、排洪泄洪作用。2018年,灵渠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 摄
这是6月30日无人机拍摄的广西兴安县灵渠。 位于广西兴安县的灵渠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水利工程之一,至今仍发挥着农田灌溉、排洪泄洪作用。2018年,灵渠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新华社记者 周华 摄
这是6月30日无人机拍摄的广西兴安县灵渠。 位于广西兴安县的灵渠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水利工程之一,至今仍发挥着农田灌溉、排洪泄洪作用。2018年,灵渠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 摄
这是6月30日无人机拍摄的广西兴安县灵渠。 位于广西兴安县的灵渠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水利工程之一,至今仍发挥着农田灌溉、排洪泄洪作用。2018年,灵渠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新华社记者 周华 摄
相关链接
航拍世界灌溉工程遗产长渠 全长49.3公里
8月22日拍摄的湖北襄阳长渠渠首(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熊琦摄
8月22日拍摄的湖北襄阳长渠(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熊琦摄
8月22日拍摄的湖北襄阳长渠(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熊琦摄
8月22日拍摄的湖北襄阳长渠(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熊琦摄
8月22日拍摄的湖北襄阳长渠(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熊琦摄
这是槎滩陂水利灌溉工程一景(5月29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彭昭之摄
相关链接
都江堰等4工程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这是四川都江堰宝瓶口引水口鸟瞰景色(2015年9月28日摄)。 新华社记者 李桥桥 摄
这是广西兴安县灵渠水道上建设的灌溉堰坝(2017年6月8日摄)。 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 摄
游客在广西兴安县灵渠游览观光(2017年6月7日摄)。 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 摄
8月14日拍摄的湖北襄阳长渠渠首(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 王虎 摄
8月14日拍摄的湖北襄阳长渠朱集段灌区(无人机拍摄)。 新华社记者 王虎 摄
相关链接
探访千年槎滩陂 已被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5月29日,游客在槎滩陂水利灌溉工程游玩。新华社记者彭昭之摄
这是槎滩陂水利灌溉工程一景(5月29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彭昭之摄
这是槎滩陂水利灌溉工程一景(5月29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彭昭之摄
5月29日,沿岸村庄的巡河护河队在巡查河面,清除上游下来的垃圾。新华社记者彭昭之摄
这是槎滩陂水利灌溉工程一景(5月29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彭昭之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