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深圳新闻网首页 > 图片视觉 > 时事社会 > 

国内新闻照片一周精选

2019-12-23 11:06来源:新华网

  奇迹生还

  12月18日,救援人员转运安全升井的被困人员。 当日7时56分,经过80多个小时的紧张救援,发生透水事故的川煤集团杉木树煤矿13名被困人员全部安全升井。 新华社记者 薛玉斌 摄

  陕北丹霞

  这是12月16日无人机拍摄的陕西省志丹县杏河镇丹霞地貌“螺旋谷”。 在陕西省延安市志丹县杏河镇有一片美丽的丹霞地貌,这里山峦起伏,沟壑纵横,一些红砂石呈现出大小不同的螺旋状纹理,让人叹为观止。 新华社记者陶明摄

  人鸥同乐

  12月18日,人们在昆明海埂大坝观赏、投喂红嘴鸥。 近日,“春城”昆明阳光明媚,气候宜人,市民游客纷纷来到海埂大坝、翠湖公园等地,与前来越冬的红嘴鸥近距离接触,人鸥同乐。红嘴鸥是云南昆明的“荣誉市民”,每年秋冬季都会来到昆明越冬。 新华社记者 蔺以光 摄

  家在澳门——10岁女孩喻彦茜:很骄傲这是我成长的地方

  11月25日,喻彦茜(中)在课堂上举手回答老师提问。

  今年10岁的喻彦茜出生在澳门,家住澳门濠江中学附属英才学校附近。她和哥哥都在这所学校上学,哥哥上初一,她读五年级。 在妈妈眼里,喻彦茜是个性格乐观、阳光、活泼的女孩,多才多艺,她多次在澳门小学生讲故事、朗诵、美术、舞蹈比赛中获得荣誉和奖项。

  “澳门要升两面旗子,红色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绿色的是澳门区旗,澳门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一部分。1999年12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澳门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澳门回家了,大家都非常高兴,很多地方举行了各种庆祝活动。” 喻彦茜娓娓道来。 她出生在澳门回归以后,对这段历史却并不陌生。《品德与公民》教材中有丰富的关于国情、国旗、国歌的内容,喻彦茜在这里学到很多关于祖国的知识,培养了对祖国和澳门的情感。

  “我最喜欢学校的图书馆,有海上丝绸之路的风格。老师说澳门是海上丝路的重要节点城市,我很骄傲这是我成长的地方。”喻彦茜说道。

  新华社记者 张金加 摄

  国家公祭

  12月13日拍摄的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现场。 当日是第六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 新华社记者 李响 摄

  雪原冬捕

  12月18日,一名冬泳爱好者展示冬捕鱼(无人机拍摄)。 当日,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上的诺干湖举行冬捕活动,吸引不少游客前来观看。冬日的诺干湖冰雪覆盖,诺干湖冬捕也是当地冬季旅游的特色活动之一。 新华社记者 刘磊 摄

  非遗地秧歌校园“传薪”

  12月19日,河北省滦州市小闫营小学学生在排练地秧歌。 国家级非遗地秧歌是冀东地区广为流传的一种民间艺术。近年来,河北省滦州市响嘡街道小闫营小学将地秧歌引入校园,组建学生兴趣社团,并聘请地秧歌艺人定期为孩子们授课,让孩子们近距离感受家乡传统文化的魅力。 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乌蒙山区“溜索改桥”

  拼版照片:上图为贵州省威宁县海拉镇海元村“溜索改桥”后的场景(2018年3月12日无人机拍摄);下图为贵州省威宁县海拉镇花果村的村民利用尚未拆除的溜索过江(2018年3月12日无人机拍摄)。

  地处乌蒙山区的贵州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与云南省会泽县接壤,县域内平均海拔2200米。威宁县境内峡谷沟壑纵横,溜索一度成为连接牛栏江沿岸云贵两省群众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 2013年以来,贵州省相关部门在当地实施的“溜索改桥”项目已全部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让牛栏江沿岸云贵两省群众出行不再“溜”,成为山区群众的“脱贫致富桥”。

  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天鹅“约会”

  12月13日,白天鹅在山西平陆黄河湿地栖息。 连日来,众多白天鹅飞临山西平陆黄河湿地越冬。 占地6000多公顷的山西平陆黄河湿地位于山西、河南两省交界处,这里气候温和,采食丰富,非常适宜白天鹅越冬。每年秋末冬初,白天鹅都会从遥远的西伯利亚来到这里栖息越冬。 新华社记者 詹彦 摄

  奇迹生还

  12月18日,救援人员转运安全升井的被困人员。 当日7时56分,经过80多个小时的紧张救援,发生透水事故的川煤集团杉木树煤矿13名被困人员全部安全升井。 新华社记者 薛玉斌 摄

  祭奠

  12月13日,南京市民手持菊花前往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中山码头遇难同胞纪念碑参加悼念活动。 当日是第六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许多南京市民前往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分会场悼念遇难同胞。 新华社记者李雨泽摄

  沙漠中筑大桥

  这是敦格铁路沙山沟特大桥(12月11日无人机拍摄)。 敦(煌)格(尔木)铁路沙山沟特大桥位于甘肃省酒泉市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境内的库姆塔格沙漠内,是一座穿越活动性沙漠地区的特长桥梁,也是敦格铁路的重难点控制工程。据介绍,桥梁所在区域风沙活动频繁,四季及昼夜温差大,在建设过程中,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的建设者根据沙层的厚度、分布及含水率的不同,总结出一套沙丘桩基施工工艺。 新华社记者 范培珅 摄

  “给你戴顶帽儿!”

  12月16日,在北京天坛公园,一名游客拍摄雪人。 当日,北京迎来降雪天气。 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澳门掠影

  12月17日晚拍摄的澳门大三巴牌坊。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澳门特别行政区迎来20岁生日,举世公认的“具有澳门特色的‘一国两制’成功实践”成为对伟大祖国最好的献礼。从回归前百业凋敝、治安不靖、人心浮动,到新生后煟然勃兴、物阜民丰、政通人和,昔日黯淡的南海小城华丽转身,祖国的美丽莲花绽放迷人光彩。 新华社记者 虞东升 摄

  农活儿也能很新潮

  广西隆安县一处装有灯光补给系统的火龙果种植基地在夜晚点亮补给灯(10月15日无人机拍摄)。隆安县多个大中型火龙果种植基地通过引入灯光补给系统,给生长期的火龙果进行补光,促进光合作用,延长挂果期,提高火龙果的产量。 无人机播种、牛舍自动喂料、果蔬大棚水肥一体化灌溉……越来越多的高科技农业技术,给传统农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干农活儿”突破了人们脑海中“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印象,也可以变得越来越轻松,甚至充满趣味。 新华社记者 曹祎铭 摄

  陕北婚俗

  12月18日,在志丹县金丁镇谢湾村举行的一场陕北婚俗表演中,乡亲们为“新人”梳理。这是婚俗中的“并头”环节。

  位于黄土高原的陕西省延安市志丹县,其婚俗习惯汇聚了草原文化、农耕文化和汉文化,基本完整地保留了南宋以后的婚俗,是延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随着社会发展,婚俗文化逐渐走向简约化,传统的婚俗礼仪几乎消亡。当地政府为了有效保护、传承传统的陕北婚俗,2005年开始在全县范围内普查、建立婚俗影像档案,编纂出版婚俗书籍,对陕北婚俗细节进行记录;依托文旅公司,传承、表演陕北婚俗。 虽然以牲口为坐骑的陕北原始嫁娶形式已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但那些喜庆而充满生活气息的场景,始终留在人们的记忆里。

  新华社记者 陶明 摄

  “超级口岸”来了

  这是位于珠海横琴新区的新横琴口岸西广场(12月10日摄)。 站在珠海横琴和澳门交界处的莲花大桥上,东望澳门,是金碧辉煌的酒店建筑群;回首西眺,新的横琴口岸通关大楼映入眼帘。经过大约3年的建设,目前横琴新口岸旅检通道已经基本具备开通条件。 横琴新口岸旅检通道即将开通,将大大缓解拱北口岸的通关压力,并将大幅改善横琴口岸的通关体验。不仅如此,其即将采用的“合作查验、一次放行”通关模式,也是“一国两制”在口岸建设和运营上的生动实践。 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 摄

[责任编辑:李晓蕾]

新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