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行业资讯频道>

多位大咖解读降准:是当前货币政策的恰当选择

多位大咖解读降准:是当前货币政策的恰当选择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从2018年10月15日起,下调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当日到期的中期借贷便利(MLF)不再续做。


图片来源:全景网

昨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下调部分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置换中期借贷便利。

从2018年10月15日起,下调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当日到期的中期借贷便利(MLF)不再续做。

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实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不搞大水漫灌,注重定向调控,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为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降准所释放的部分资金用于偿还10月15日到期的约45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这部分MLF当日不再续做。除去此部分,降准还可再释放增量资金约7500亿元。

对此,多位宏观大咖作出解读,智通财经整理出解读汇总如下:

广发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郭磊

第一,降准是经济进一步放缓的政策确认,预计Q2以来的稳增长政策将继续叠加。

第二,降准置换MLF,有助于适度释放流动性的同时降低商业银行负债成本,推动商业银行信用扩张,以进一步缓解信用二元化和中小及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

第三,在美债收益率突破3.2,全球无风险利率随之的上行阶段,降准另一目标应是稳利率。美债收益率上升周期中,央行理论上有三种政策可能(引导利率上行、引导利率下行、数量化政策+中性的利率),目前看政策选择的是中性稳妥路线。

第四,“不可能三角”(货币政策独立性、资本流动、汇率)是一个逻辑上自然而然的推论,对汇率担忧央行有直接回应,即一则降准有利于经济基本面,经济基本面支撑汇率;二则是央行将继续采取必要措施保证外汇市场平稳运行。

第五,对房价的影响往往是货币政策的另一掣肘。降准出来意味着政策对这一块并不担心。这一点可能和目前房地产量价偏弱、信贷资金流向调控持续,以及长效机制的预期逐步上来有关。

第六,假期期间外围市场尤其新兴市场资产价格出现异动,主要背景是美联储进一步紧缩预期形成,以及美债收益率超预期上行。政策选择在这个时点降准,有助于稳定国内经济和资产价格预期。

联讯证券董事总经理、首席宏观研究员李奇霖 

在美债再创七年来新高,大家对人民币汇率抱有较大担忧的现在,央行仍动用降准这一宽松信号较强的总量手段表明:在内外均衡出现冲突时,内部稳定与增长的目标是无可置疑的首要目标。

降准释放流动性可能确实会导致一部分跨境套利的资金流出,给人民币带来一定的贬值压力,需要进一步加强资本管制来予以配合。但贬值是弊也是利,因为汇率本身就是一种具有调节功能的价格手段,它可让中国企业在对外出口时获得币值上的优势,以提振外需。

美国经济现在正处于周期的顶部位置,现在的强势事实上是一个中短期的现象。我们需要降准释放中长期的资金来应对现在国内趋弱的经济增长动能。当局现在事实上是采取了一种“强监管+宽货币宽信用”鼓励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组合来提振经济增长动能与增长质量。

在短期来看,由于降准,市场的风险偏好会有所回升,对风险资产会有一定的提振。债券事实上在假期前对降准已有所反应,现在是靴子落地,如果信用继续无法得到有效的扩张,那么债券市场的牛市也难言结束。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

降准是当前货币政策的恰当选择,是改善银行体系负债状况、为银行提供长期无成本资金的最直接和有效的方式。

降准不改货币政策稳健基调。此次降准与前一次“部分降准”类似,主要目标在于通过降准置换本月4515亿即将到期的MLF。降准置换MLF后,不仅仅缓解了部分银行负债端流动性缺口压力,还通过负债成本降低一定程度上可能影响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端定价和信贷投放的积极性。最终则有利于控制企业融资成本的上升和增强企业融资可得性。

而降准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有限,由于本次降准置换MLF后净投放的国内流动性规模适度,更多的是弥补相应的流动性缺口,并不会增加人民币贬值压力。况且,目前中美贸易战还面临较多不确定性,人民币汇率小幅贬值可能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国内商品的出口,减小贸易战可能对我国净出口产生的负面冲击。

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张明

本次降准的金融背景,是中小企业融资难度依然较大。尽管之前央行两次定向降准的目的之一均是促进中小企业融资。然而在金融监管环境趋严、银行资产大量回表的过程中,商业银行通常倾向于削减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

要切实降低中小企业融资难度,一方面需要央行保持合理充裕的流动性供给,另一方面需要监管部门在监管政策方面支持中小企业融资,此外还需要保持股权市场的活跃。如果缺乏后两者的配合,仅靠央行降准是难以实现这一目标的。

本次央行降准反映的另一个问题,是央行并不认为短期内通胀会成为重大威胁。前一段时间,包括油价上涨、寿光水灾、非洲猪疫、中美贸易摩擦、一线城市房租上涨等事件,都提振了市场关于经济滞胀的预期。

但正如我们之前在报告中所指出的,上述这些通胀事件均属于供给侧冲击,如果没有需求侧配合,短期内对通胀的影响不会太大。CPI同比增速的中枢水平未来一年内有望从2.0%提升至2.5%左右,但继续上升的空间不大。通胀虽有远虑(受粮食价格反弹驱动),但没有近忧。

本次央行能够降准的另一个背景,是房地产市场已经得到基本控制。关于房产税的讨论也在影响市场相关主体的预期。只要房地产市场调控不松,央行降准预计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非常有限。房地产企业仍应做好过冬的准备。

在本次降准的同时,央行也强调,降准不会使得人民币汇率面临显著贬值压力。我们认为,今年年底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破7的概率极小。

本次降准之后,我们预计,央行在今年年内继续降准的概率较小,下一次降准可能会放到明年年初春节之前。

兴业银行、华福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

10月央行再度降准。与4月和7月的降准相比,此次降准有四大不同。

第一,惠及的范围更广,提出加大对民营企业及创新型企业的支持力度。

第二,经济运行的外部环境不同,此时降准有助于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一定程度上对冲外需放缓的影响。

第三,对流动性的影响不同。10月降准后流动性可能出现边际上先松后紧的变化:降准发生后流动性相对充裕,而随着缴税截止时点临近、流动性逐步回笼,资金面将更加趋于平衡。

第四,对市场预期的影响不同。10月央行再度降准反映出决定国内货币政策走向的关键是国内经济基本面,而非海外利率。这有助于进一步稳定利率预期,带动中长期货币市场利率下降,进而疏通货币市场利率向贷款利率的传导。

考虑到2019年第一季度MLF到期规模较高,且银行体系跨节资金需求较强,2019年第一季度仍然有再次降准的可能性。(林淼)

[责任编辑:江书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