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洲河治理又传喜讯!昨日,记者从市人居委获悉,今年1至10月,茅洲河共和村断面水质同比综合污染指数下降45.2%,污染程度明显减轻。同时为了更好地监测河道,我市还新建了国家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以下简称“水站”)3个,能实现24小时对河道进行监测预警。据悉,未来我市还要建设全方位的全市水环境监测网络让绿水常绿。
可吊装移址的高科技国家水站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了深圳河与新洲河交汇处,国家水站就建设在岸边。水站大小跟小型集装箱差不多,上面标识着“国家生态环境监测”字样,自动门打开后,里面并没有工作人员,只有几台仪器在运作,显示屏上实时显示深圳河水水质。
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副站长何龙向记者介绍,深圳市现有国家水站3个,包括茅洲河共和村水站、深圳河河口水站和深汕特别合作区小漠桥水站。监测的基本水质因子有水质五参数(水温、pH、溶解氧、电导率、浊度)、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总氮等。
“深圳市国家水站建设使用了高科技材料,整体具有重量轻,强度高的特性,可吊装移址,站房主体寿命按国家相关材料标准可达50年以上。采用新材料新工艺建设国家水站,也是深圳市的一个创新。”何龙向记者介绍。
无人水站24小时监控水质
据了解,市人居委按照国家、广东省有关要求,于2017年9月开始进行国家考核断面标识(断面桩)及水站建设的踏勘选址工作,2018年7月30日,3个国家水站正式联网试运行。
何龙指出,现阶段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以每月一次的人工现场采样、实验室分析为主,存在工作任务繁重、数据时效性不足、易受外部因素干扰等问题,无法满足新形势下环境管理需求和社会公众期待。与手工监测相比,国家水站采用自动监测,具有连续、实时、全天候等优势,能及时预警和防范水环境风险。“国家水站每4小时采样分析一次,每天每个监测项目可以得到6个监测结果。水站运维技术人员可以通过控制软件自行设定监测频次,最大监测频次为每小时一次,全天24次。”何龙向记者介绍。
未来将增加水站全覆盖监控
记者从市人居委获悉,下一步,我市根据国务院《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相关要求,结合我市水环境监测现状,将由深圳市人居环境委员会牵头总体统筹,深圳市海洋局、深圳市水务局3家单位联合申报,统一规划部署全市水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河流水质自动监测站93座、饮用水源水库水质自动监测站63座、地下水水质自动监测站243座、陆源入海污染水质自动监测站20座、酸沉降自动监测站10座。建立全市生态环境监测数据集成共享机制,加强部门间监测数据资源共享,形成覆盖河流、饮用水源水库、地下水、陆源入海等立体式水环境自动监测网络体系,实现全市水环境监测数据的实时共享,为全市水环境管理提供及时、科学、可靠的数据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