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特区报2019年4月2日讯 (首席评论员姚龙华)能否成功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是事关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败的一大关键。以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为代表的“硬设施”供给,以及以科研体制机制创新为核心的“软环境”营造,将让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生态更成熟、创新集群更多样,孕育和释放更加惊人的科技创新能量。
上周,“科技创新”在广东是绝对的热词。
3月27日,全省科技创新大会召开。会上,省政府对获得2018年度广东省科技奖项目进行了表彰。当天,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关于进一步促进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措施》——“科创12条”及配套政策和实施指引相关情况。一连串的大动作,释放了广东推动科技创新提速升级的强烈信号。
无论是在全省科技创新大会上,还是在“科创12条”中,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都是摆在首位的重点任务。
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是城市功能不断高端化、现代化、区域化和国际化的必然产物。当前,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已成为不少国家和地区着眼长远的重大战略。
能否成功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是事关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败的一大关键。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被明确为大湾区五个战略定位之一。粤港澳大湾区未来能否比肩世界一流湾区,关键就看科技创新的能级。
《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明确提出,“推动北京、上海等优势地区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跟京沪相比,依托城市群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是粤港澳大湾区的独特之处和优势所在。粤港澳大湾区占全国国土面积不到1%,人口数量不足全国总人口的5%,经济总量却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2%,关键就在于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整体实力较强。去年上海市信息中心编制的《全球科技创新中心评估报告》显示,在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综合评分百强城市中,中国有8个城市入围,香港、深圳、广州紧随北京、上海之后,分别位列第18、33、41位。强强联合,创新资源优势互补,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提供了良好基础和广阔的想象空间。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最重要的是创新资源的高效配置与创新活力的全面释放。“科创12条”聚焦技术攻关、基础研究、人才集聚、要素联通、创新创业、国际合作,从人往来、钱过境、物流动等方面提出一系列具有超前性、突破性的政策措施,有利于深化粤港澳创新合作,构建开放型融合发展的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省科技计划项目向港澳开放,建立省财政科研资金跨境使用机制;率先实施更优人才永久居留政策,在珠三角九市先行先试技术移民制度;支持省实验室实行新型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赋予其人财物自主权;采用定向组织、并行支持、悬赏揭榜等新型科研组织模式,调动全社会力量攻克产业发展亟须解决的核心技术攻关与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问题……以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为代表的“硬设施”供给,以及以科研体制机制创新为核心的“软环境”营造,将让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生态更成熟、创新集群更多样,孕育和释放更加惊人的科技创新能量。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深圳的强项,更是深圳肩负的重要使命。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提速升级,深圳作为核心引擎之一如何“C位出道”?目前,深圳的经济体量、人口规模占粤港澳大湾区的比重分别超过20%和30%,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全国领先,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15年全国城市第一,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成为全国的一面旗帜。深圳创建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的实践,在上升到打造“广深科技创新走廊”之后,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层面再一次得到提升。市委六届十一次全会提出,深圳将举全市之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实施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共建行动,携手建设“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技创新走廊,推动大型科学仪器设施资源共享,试行科技投资基金出境绿色通道,增强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的核心引擎功能。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把“香港—深圳”定为重要一极,要求发挥强强联合的引领带动作用。从科技创新基础条件来看,港深是粤港澳大湾区最具实力的创新单元。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联合相关机构发布的“2018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在全球“最佳科技集群”排名中,深圳—香港地区位居第二。在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过程中,深圳要充分利用“科创12条”和自身相关政策的叠加优势,扎实做好“深港合作”大文章,高标准建设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与光明科学城、西丽湖国际科教城等一体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同时,要加快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的全过程科技创新生态链,既增强自身科技创新发展能级,也为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整体升级提供强劲动力与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