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2019年5月21日讯(记者李秀瑜)列车运行1小时产生的25GB车载数据,仅需利用行车间隔的短短150秒即可传输到中心数据库,此前,通过移动硬盘拷贝传输数据需要1.5小时……20日,深圳地铁11号线试行“5G车地通信系统”,这也是地铁5G车地通信在全球首次应用。未来,深圳地铁将部署双端(车头、车位)设备,届时传输速率将加倍,150秒内可实现50GB的数据双向传输。
150秒传输25GB车载数据
地铁的车地通信,是在列车高速运行过程中,把车载数据向车站、车辆段、停车场等属地进行及时传输,以实现地铁运营方对乘客状况、列车设备及运行状态、隧道及弓网等情况的监测。
“为满足乘客出行的安全、便捷需求,地铁车厢搭载多个摄像头,视频录像所占容量最大。以11号线为例,一趟运行1小时的列车大约产生25GB左右的数据。”市地铁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受技术制约,目前车地无线网络带宽不足,传输速率不稳定,车载数据基本无法实现及时下传,只能储存在车上的硬盘中,列车下线后由人工上车拷贝。可靠性和实时性无法保障,直接影响地铁调度快捷、流畅地查看列车监控,也成为地铁运维效率提升的限制瓶颈。
5G无线通信技术将助力深圳地铁突破这一瓶颈。华为技术人员介绍,“本次应用的5G毫米波车地传输,可做到自动对准、自动连接、自动身份认证和自动上传,全程无需人工干预。传输速率超过1.5Gbps,传统4G无线通信与之相较如同普通火车对上高铁”。
“以往车厢的视频要靠人手动拷贝,至少需要1.5-2小时。而同样数据量,通过这套系统只需要150秒,无需人工干预,方便视频的及时调看实现车厢快捷监控,也可进一步提升地铁运营安全性。”深圳地铁相关负责人介绍。
无需大规模改造
部署5G车地通信系统是否需要对地铁列车和隧道进行大规模改造?
记者了解到,深圳地铁试行的5G车地通信技术是5G技术在全球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首次应用。该技术部署简便,只需在列车和车站、停车场、车辆段等地增加小型智能5G终端,无需在地铁隧道内大规模作业,工程难度低,改造花费少,可维护性强。
5G移动通信技术,基于端到端的全新体系架构,采用全新频段、多天线、波束赋型等先进技术,具有超高宽带、超低延时、大规模连接等特性。“地铁运营生产中所有涉及数据传输的工作,都可以利用它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也可延伸到多个智慧地铁场景的应用。例如,发生突发事件时,5G车地通信可配合人脸识别及智能行为分析,协助锁定车厢危险人员和及时判别危险行为,加强出行安全。”深圳地铁相关负责人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