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产经>科技>本日精选>

中集来福士总裁王建中:“蓝鲸2号”独步深海的大国重器

中集来福士总裁王建中:“蓝鲸2号”独步深海的大国重器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作为“蓝鲸1号”的姊妹船,“蓝鲸2号”在项目建造工艺等方面比“蓝鲸1号”有重大创新突破,有了这枚定海神针,我国将向更深海域里探求清洁能源,建设海洋强国的步伐也更加坚定。

深圳特区报2019年9月19日讯 (记者周斌林洲璐翁惠娟刘秋伟/文周红声莫荣宝/图)初秋时节,海风习习,在山东烟台的芝罘湾畔,全球最大、最先进的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蓝鲸2号”,雄伟地矗立在码头上。

这座以海上巨兽“蓝鲸”命名的海工巨无霸由中集集团全资子公司——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自主设计建造,自重43725吨,有37层楼高,可以在全球95%的海域作业,最大钻井深度15250米。海上钻井平台被称为“流动的国土”,体现着一个国家的整体工业实力和发展方向。

10年前,中国还完全没有自主制造海上钻井平台的能力。目前,中国在该领域已达到完全自主化,其中超深水钻井平台的超厚钢板、钻井闭环技术更是世界首屈一指,推动了中国海工行业的跨越式发展。2017年5月,“蓝鲸1号”在南海首次实现可燃冰试采,产气总量超过30万立方米,产气时长、产气总量,双双打破世界纪录,向全世界展示了“大国重器”的实力。

作为“蓝鲸1号”的姊妹船,“蓝鲸2号”在项目建造工艺等方面比“蓝鲸1号”有重大创新突破,有了这枚定海神针,我国将向更深海域里探求清洁能源,建设海洋强国的步伐也更加坚定。

肌肉强马步稳12级台风屹立不倒

程骋,“蓝鲸1号”和“蓝鲸2号”的生产经理,年仅33岁的他已参与了蓝鲸系列、COSLPIONEER等8个重大海工项目的生产建造。

在程骋带领下,“中国力量”采访组登上了“蓝鲸2号”。沿着外旋梯一步步拾阶而上,脚下就是浩瀚的大海,从地面到“蓝鲸2号”的甲板有50多米高。站在一个足球场面积大的甲板上,迎面吹来阵阵海风,可以感受到“蓝鲸2号”矗立于大海之上的壮观与豪迈。

程骋向记者介绍,蓝鲸系列配备了高效的液压双钻塔和全球领先的闭环动力系统,可提升30%的作业效率。同时,国内首次应用的DP3闭环动力系统能够根据不同的工况,灵活地选择或指定在线运行的发动机,节省10%的燃料消耗,并减少排放,大大提高该平台的绿色性能。

程骋自豪地告诉记者,蓝鲸系列是按抵抗16级台风的标准建造的。2017年“蓝鲸1号”试开采期间,就经受住了12级台风“苗柏”的考验,台风过后,平台仍然牢牢钉在工作海域,可燃冰试采一秒也没有停顿。

为什么能具备如此强大的抗台风能力?程骋介绍,主要是有3个原因:第一,船体结构强,“肌肉强壮”;第二,配备DP3动力定位系统,“马步扎得稳”,在12级台风下平台位移不超过11米,倾斜角度不超过2度;第三,采用使用100毫米NVF690超厚钢板,抗扭曲能力强。

“蓝鲸2号”与“蓝鲸1号”整体设计和概念设计相同,但在“蓝鲸1号”的基础上有更多的改善和优化。蓝鲸2号的改善主要体现在“内功”上,液压双钻塔系统工作效率提高30%,生产建造时间减少了半年,“效率更高,成本更低,时间更短,‘蓝鲸2号’走出了一条‘降本增效’之路,这也是中集一直坚持精益ONE模式(Optimization Never Ending——改善永无止境)的体现。”

创新建造方式国产化率达60%

在“蓝鲸2号”的不远处,一座数十米高的龙门吊同样令人震撼。“这就是为‘蓝鲸姊妹’合拢的泰山吊。”程骋指着这个巨型龙门吊向记者介绍,在传统半潜式钻井平台的生产中,需要将物料自下而上一点一点地叠加起来,譬如平台上半部分的一个甲板盒,就要将其拆分成16至18块各1000吨左右的小块,再吊上去高空作业,如果按照传统的方式来建造,则周期长,无法按时交付。

为解决这一痛点难点,中集来福士研发出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固定式起重装备“泰山吊”,它是全世界起重能力最大的桥式起重机,坐电梯从底到顶要足足3分钟,这座近乎巴黎凯旋门高度和跨度的龙门吊,正如它的名字“泰山”一样,一次可吊起2万吨的重物,至今为止已保持长达10年世界吉尼斯纪录,令欧美发达国家望尘莫及,只有它才能吊起蓝鲸号的上船体。

生产中,只需将半潜式钻井平台分为上下各15000至20000吨的部分分别建造,最后交由“泰山吊”整体合拢,大大缩短了工期工时,提高了生产效率。

说到“蓝鲸2号”的国产化,程骋骄傲地说:“蓝鲸2号”的国产化高达60%,而在10年前,中集来福士建造第一座半潜钻井平台只有10%。”

这座海上巨无霸的设备有2万多台,涉及液压、燃油、防冻等管道系统就有上百个,管道清洗装备尤为重要。“过去,我们的管道清洗队伍都是挪威人,费用高得惊人,一天的租金就几千万。现在,我们不仅用国产的管道清洗设备,而且维护和保障等一系列服务都是国内的企业,有问题可以直接用汉语沟通。”程骋对记者说。

国内首次成功完成闭环试验

27354台设备,968个子系统,40000多根管路,50000多个报验点,120万米电缆拉放长度……这套庞大的系统组成了全球最大、最先进的超深水双钻塔半潜式钻井平台“蓝鲸2号”。然而,如何让如此多的设备和系统协调运作?在试航中进行调试尤为关键。所谓试航,即是对“蓝鲸2号”的整套系统进行测试、调试,这个过程需要全船工作人员共同协作完成。

侯立平,“蓝鲸2号”调试经理,负责交付前的最后一个环节,是这座“海上巨无霸”的总指挥。

“蓝鲸2号”试航有200多名人员参与,包括船东、船检、供应商、船长、QC、生产、调试、技术等诸多部门。试航中,“蓝鲸2号”成功完成了DP3操作模式下的电力系统的闭环试验,该试验是国内首次成功完成这一技术课题,也是海洋工程能源及动力系统优化的重大突破。其中,短路试验的风险和难度是最高的。侯立平和他的团队凭借极强的调试技术能力,最终克服种种困难完成了试验。

每天早上7点15分,侯立平用英语和各部门负责人开会,最多的时候有15个外国人。“为了及时了解报验情况,便于沟通,我必须自学英语,学好英语。”侯立平告诉记者,调试第一艘半潜船的时候,资料只有三五页,到了“蓝鲸2号”,英文资料足足放满一个12米长的集装箱,侯立平一页不落全部看完。“只有对每一个设备和系统的情况了然于胸,才能对全局有把握,做好调试工作。”

和船上的很多人一样,行到深海处总会想家。“虽然不能经常陪伴家人,但每当跟家人谈到项目试航和交付的时候都感到很自豪。”侯立平说,“‘蓝鲸2号’试航阶段,孩子还很小,我早上起来的时候,孩子还没起,回去的时候,孩子已经入睡,我是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而不是长高。”说起孩子,侯立平眼眶泛红。

为建设海洋强国不懈创新

中集来福士拥有一个国家级海洋工程研究院——中集海洋工程研究院(以下简称“海工院”),是国内最大的深水海洋平台研发基地,“蓝鲸2号”正是在这里研发和设计的。

海工院位于烟台市高新区,走进这座现代化的大楼,眼前的一句标语让人印象深刻:“Set A Goal,Never Say No。设定一个很高的目标,哪怕像梦一样,我也不说不能。”

走进海工院二楼,9座半潜钻井平台模型映入眼帘。“蓝鲸2号”技术经理邵彬豪指着模型向记者介绍,“蓝鲸2号”的设计耗时8个月,采用了双钻塔、液压主提升、岩屑回收、超高压井控等大量新技术。

邵彬豪说,在“蓝鲸1号”之前,公司产品的钻井系统总包给外国企业,成本占工程总投资的40%左右。而从“蓝鲸1号”开始,中集来福士决定拆解钻井包,消化吸收国外技术,以求掌握话语权和主动权。“这标志着中集来福士走出了钻井系统研发的第一步。可以说,蓝鲸号走出了一条总包的路子,我们核心装备的技术也有了重大突破。”

海洋强国,装备先行。作为中国海工行业的领军企业,持续创新的中集来福士响应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新旧动能转换号召,主动变革,转型升级,向油气细分领域、深远海渔业领域延伸,建造一流海工装备。

能够解决上万人口用电问题的浮式电站解决方案,可以海钓、吃海鲜大餐的海洋牧场平台,能养殖上万吨三文鱼的深水养殖工船,实现海上生活的智慧海上综合体……在中集来福士的展厅里,这个雄心勃勃的海工企业已描绘好未来的大海洋产业蓝图。

另一边,程骋又投入了一个新的领域——Havfarm1深水养殖工船项目,这是全球最大最先进的深水养殖工船项目,总长385米,包含6座深水网箱,实现智能化养殖,10个人就能养1万吨三文鱼。

“海洋强国梦是每一个海工人的中国梦,我相信通过不懈努力和创新,这个梦想很快就能实现。”这位朴实爽朗的山东小伙坚定地告诉记者。

记者手记

大国重器的“深圳力量”

从2008年被中集集团正式收购开始,中集来福士就被注入了深圳基因。在这10年里,中集来福士坚持自主创新,不断扩大海洋开发领域,体现了敢闯敢干、敢为天下先的“深圳精神”,“蓝鲸1号”和“蓝鲸2号”正是中集整合利用全球资源发挥深圳科研实力的代表之作。

在中集来福士的采访过程中,当得知记者来自深圳,他们很自然地多了一份亲近感。在他们看来,中集来福士有着深圳这座改革开放城市的改革气魄和创新气质。

10年前,当中集集团CEO兼总裁麦伯良决定进军深海海工领域,曾遇到了巨大的压力。面对质疑,麦伯良发出了“中国海工,舍我其谁?大国重器,舍我其谁?”的豪言壮语。十年间,豪言壮语成为了现实。中集来福士从“一无所有”到“世界领先”,设计建造出全球最先进的半潜式钻井平台,跻身世界海工装备第一梯队,充分展现深海海工的中国力量。

人物访谈

为中国建设海洋强国扛旗

2018年6月13日,对中集来福士总裁王建中来说是个特殊日子。“回想起那天,依然历历在目。”

当天,习近平总书记冒雨考察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位于烟台的基地,详细了解企业走自主创新发展之路、开展高端海洋工程设备自主设计研发制造情况。

近日,王建中接受了本报“中国力量”采访组的专访。他表示,总书记的到访是对中集集团多年来在海洋工程的坚持和探索的鼓舞,他希望通过行业的共同努力,未来中国的海洋工程装备也能像大飞机和高铁一样,成为中国的国家名片。

坚持自主创新实现高端海工装备“中国造”

烟台中集来福士的前身是烟台造船厂,建成于1977年。1994年,烟台造船厂被新加坡企业看中购入,更名为“莱佛士”,2008年,总部位于深圳的中集集团决心要在海工领域探索并登场,这家1982年成立于蛇口的混合所有制企业数十年深耕制造业,其集装箱、道路运输车辆、登机桥等领域销量居世界首位。

“当我们进入这个领域的时候,整个中国海工行业处于价值链的最底端。当时,在中国建造的钻井平台上基本找不到国产的设备,最基础的零部件都要从海外进口,在这样的窘境下,我们调动全部力量保交付,是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

2010年交付第一座钻井平台COSLPIONEER,中集来福士历经常人难以想象的千辛万苦,耗费50个月1100万工时。而到了2014年,交付的平台只花了28个月640万工时,中集来福士的设计和建造能力一步步实现了质的飞跃。

截至目前,中国向全球客户交付了11座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中集来福士交付了其中9座,已名副其实地跻身全球深水海工装备领域的第一梯队。

回顾整个过程,王建中认为中集来福士坚持了三件事情:自主创新,培养本土团队,构建供应链。

从聚焦海工装备领域到布局大海洋,中集来福士致力于成为海洋整体方案提供者。这样的底气源自于中集来福士坚持走自主创新发展之路,用10年左右的时间实现了核心产品自主设计、自主知识产权从零到100%的突破,国产化率从不足10%提高到60%。“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时特别提到自主创新,我们必须全面落实总书记的有关要求,坚定走自主创新之路,把基础的、核心的能力掌握在自己手中。”王建中坚定地说。

自主创新离不开人才队伍的培养。王建中介绍,目前海工院有1000多名工程师,平均年龄只有34岁。“别看他们年纪轻轻,他们当中很多人身上已经具备了几座世界一流海工平台的交付能力,这是一支非常可贵的人才队伍。”

在王建中看来,构建本土供应链对推动中国海工产业的发展尤为关键,也是所有中国海工企业共同努力的方向。“目前,中国海工产业大概有四五百家供应商,仅烟台周边就有200多家企业。所以说,供应链不是上下游的关系,也不是甲方乙方的关系,而是真正要拧成一股绳。”

“过去是海军,现在要成为海军陆战队”

作为中国海工行业的领军企业,中集来福士近年来受到了众多的关注和赞誉。而王建中对行业的形势有清晰的认识,对于外界的关注也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

“从2015年开始,低油价成为新常态,在恶劣的市场形势下,我们也遇到了不少困难。过去十年,我们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关键要看下一步怎么走。”

王建中表示:“现在我们提出‘以平台造平台’,以钻井平台构造能力平台,以能力平台打造产品平台,这是我们的成长的路径。”近年来,中集来福士积极向大海洋产业延伸发展,除了牢牢坚守中国海工阵地,也成功实现了“油转渔”“油转游”“油转民”等多项转型。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带给我们巨大的鼓舞和信心,我们将继续挖掘新动能,探索更多海洋经济产品,依靠自身平台承载更多海洋经济发展使命。过去我们是海军,现在我们就要成为‘海军陆战队’,这样才能在新的战场取得新的胜利。”谈及未来,王建中充满信心。

[责任编辑:田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