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2021年6月2日讯(记者 田志强)“十三五”以来,粤港澳大湾区国家重大战略全面实施,深圳先行示范区开局良好,广东省“一核一带一区”建设加快推进;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深圳都市圈范围,提出要举全省之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充分激发“双区”建设的整体效应、集聚效应、协同效应、战略效应、辐射引领效应。
惠州是大湾区连接粤东、粤北以及闽赣地区的枢纽门户。近日,惠州市政府提出全力支持、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和深圳都市圈,是“鲜明的政治态度”,也是“发展的必然抉择”。
近日,在惠州深度融湾的大背景下,由深圳市中小企业产业创新协会、天安数码城集团联合主办的“双区驱动·深度融湾”2021首届湾区科技产业创新(惠州)金山湖峰会在惠州市惠城区康帝国际酒店如期举行。
峰会当天,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产业发展和城市规划中心主任出席峰会并就深惠两地产业协同以及惠州接下来的发展及规划等问题接受了记者采访。
两个特别 推动惠州“深度融湾”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惠州市抢抓双区机遇出台《惠州抢抓“双区”建设重大机遇深度融入深圳都市圈的行动方案(2021—2023年)》。这是在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双区”建设和都市圈背景下,惠州主动对接深圳的又一大动作,也是以惠州市委、市政府名义出台的首个专门聚焦深圳都市圈的方案文件。
彭坚表示“惠州深度融入深圳都市圈方案高起点、高定位、高标准、高目标,方案可以说是干货满满”。
他指出,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的融合发展来看,有两个要点特别关注。首先,要构建良好的营商环境。惠州要加速的学习深圳经验,甚至不排除要多学习香港的国际化的经验。具体来看,惠州市要自下而上进行推进,在微观层面进行改革创新的同时要力争国家、省政府资源以及政策的支持,通过资源及政策的倾斜,加快惠州创新机制的快速推进,从而形成良好的国际化、法治化、市场化的环境,让来到惠州的企业,有与深圳落差不太大营商环境体验。
其次,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在惠州抢抓双区机遇,深度融湾的过程中,加大招商引资格外重要,尤其是吸引一些国际性的企业及品牌入驻。以本次峰会的主办方天安数码城为例,天安数码城就是全国布局的创新生态平台、产城平台的重要开创者和运营商。惠州就是要基于类似的平台,加快引领区域发展的重大平台建设和联动,形成面向深圳、面向港澳、面向国际的招商新局面,通过引进市场主体夯实产业基础,助推惠州深度融湾。
三大要点 助力城市产业协同发展
惠州深度融湾,产业为先,在彭坚看来产业协同既是惠州深度融湾的基础,也是惠州腾飞的重要保证。
他在采访中表示“产业协同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规划指引,平台搭建,生态建设,机制保障,组织推进,政策引导等要素,这几大要素会构成一个强关联的系统工程,各相关政府、企业必须在这个系统工程之下,拿出合力,重点突破,重点推进,精准推进才能实现产业的协同发展。”
同时他也指出,就惠州而言,要想形成区域间的产业协同和深度融湾有三个重点值得关注。
第一,产业协同的梯度性。惠州未来在深圳都市圈,甚至是整个大湾区,都将是一个区域核心城市,这也是一个最基本也是最长远的定位。目前,惠州面积是深圳的约6倍,深圳的GDP是惠州的6.5倍,客观上当前阶段深圳同惠州存在着梯度发展关系,所以将来的产业合作惠州一定要在这种梯度层面去形成一个良好的互补融合的关系。
第二,产业协同的并行性。由于惠州未来是一个核心区域,它不是一个完全的低梯度区域,而且它现在发展很多新产业,特别前沿的一些产业在惠州也有很好的基础,所以惠州不一定完全要和深圳形成一个你先发我后发的发展逻辑,而是在某些领域,特别是电子信息技术、生物科技等一些优势产业,在这些领域惠州的企业完全可以和深圳的企业并行发展。
第三,产业协同的差异性。惠州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比如说石化能源、新材料,这是深圳所不具备的,惠州是这些产业是大湾区非常重要的能源保障基地。在这些领域,惠州是可以和深圳形成差异化布局。惠州可以依托深圳的科研及创新能力在这些领域实现突破,突破之后再到惠州进行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未来惠州如果想要实现产业协同,打造区域核心城市,做到以上三点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