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共享单车市场还处于“百花齐放”的状态,红橙黄绿青蓝紫各种颜色、品牌的共享单车随处可见。
▲ 图片来源于网络
当时大家还调侃 “我的意中人会骑着七色单车来接我” ,而现在多家企业相继宣布倒闭。
▲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不得不说,曾经一个调色盘都装不下的共享单车游戏,热闹过后一地鸡毛。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7年6月,共享单车用户规模已达到1.06亿。按用户平均超过百元押金估算,整个共享单车行业的押金数量或已超100亿元,其中还不包括用户提前充值的各类未消费余额。
究竟多少用户的押金打了水漂?
据媒体报道,目前公开已知的有6家共享单车企业倒闭,粗略统计造成用户押金损失已经超过10多亿元。町町单车:1万多名用户退不了押金;小鸣单车:欠用户押金约5000万元;酷骑:7亿元押金未退还;小蓝:欠供应商款项高达2亿,用户押金难退……
你的押金还能要回来吗?
“押金难退”着实让正享受着共享单车便利的用户们揪了一把心,记者分别致电北京市工商局和北京市交通委的热线电话,得到的反馈均是,“由于当前押金池监管权责规定不明,尚未开展相关具体工作”。
北京市工商局表示,押金属消费者所有,在用户提出退款申请后,共享单车企业必须在规定期限内归还。但工商部门针对消费者投诉只能开展行政调解,如果企业拒绝配合,依照相关规定只能终止调解,建议消费者走司法途径解决。
北京市交通委则回复称,出现押金退款延迟时建议联系软件运营商,市交通委不负责监督押金,也不负责受理消费者要求追讨押金的投诉,建议向其他部门反映。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认为,押金所有权属于用户,退还押金后才能破产清算。而消费者未消费的充值余额,名义上仍属于消费者,同样不是破产财产,消费者享有优先取回的权利,不能用作债务清偿。
北京汇佳律师事务所律师、北京市消费者协会法律顾问邱宝昌建议,在相关法律文件并不完善的前提下,一旦共享单车企业出现破产问题时,用户可进行债权申报,并保留相关押金付款证据。
而同时,在这股退押金潮下,有些坏人也开始蠢蠢欲动了......
除了假扮客服骗取“保证金”的形式,还有这些诈骗手段你要小心!
1、收款二维码
▲ 覆盖在原有二维码上面的收款码
通过破坏单车原有二维码,直接粘贴收款的二维码用户一旦没有辨别清楚,就会跳转至转账界面,同时不法分子还会将收款头像设置成共享单车品牌logo,极具迷惑性。
2、钓鱼网站骗取信息
▲ 漫画来源于网络
直接转账的骗局容易被警惕性高的用户察觉,为此,有不法分子制作出高仿官方网站的钓鱼页面,以完善身份认证等名义诱骗用户主动填写个人资料,从而进一步实施精准诈骗。
3、山寨APP藏木马
▲ 漫画来源于网络
用户扫码后安装的“共享单车软件”,可能已经被植入了木马,通过木马盗取手机里的信息,甚至拦截网上支付短信验证码,从而实施盗刷。
警察蜀黍提醒你用户在申请共享单车退押金时,只要发现索取转账或发送链接、二维码,索取付款码等情况,就应提高警惕,那可能都是假客服。当遇到无法退款的情况,切勿“病急乱投医”。
如果用户扫描车上的二维码后,发现手机跳转至不明链接,应立刻退出并告知共享单车公司进行处理。
如果在网页搜索中查找,要使用可以识别真伪的浏览器进行搜索,带有官方认证标识的电话号码准确性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