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鹏城最美教师”风采展示大型公益活动>最美教师>

李丹枫:教学之道,不拘泥、不满足

李丹枫:教学之道,不拘泥、不满足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9年的语文教学生涯,李丹枫老师觉得最幸福的是,对语文教育的热情和喜爱依然如初。

深圳新闻网(寻找鹏城最美教师系列采访记者 朱琳)9年的语文教学生涯,李丹枫老师觉得最幸福的是,对语文教育的热情和喜爱依然如初。

回忆起2009年9月,李老师教学生涯的第一节见面课《呼风唤雨的世纪》,至今仍令她印象深刻。“不是因为那节课上得特别出彩,而是在距离下课仍有15分钟的时间,我已匆匆忙忙上完课,面对着在座50多名孩子疑惑的眼神和科组老师惊讶的目光,我无地自容。记得踏进老马(马强国主任)办公室的瞬间,便哭了。”李丹枫老师回忆道,当时马主任哈哈一笑,然后对她说:“我都猜到了,你准来我这哭鼻子。”被他这一说,李丹枫老师羞愧的情绪也去了一半。紧接着马主任又说道:“挺好呀,教态大方。中心句一抓一个准……”虽然李丹枫老师知道马主任是在宽慰她,但正是那时的信任与包容,让李老师下定决心要不断成长自己。

可是,从教案的设计到课堂的把握,从导语的引入到环节的衔接……对于前辈们信手拈来的东西,当时的李老师却无从下手。于是,她想到了一个看似笨拙的办法——模仿。

从那开始,李丹枫老师大量地观看大师名家以及历届全国小学青年教师教学大赛的视频,为了把课堂中的每一句言语记录下来,40多分钟的课堂视频她总要花上半天的时间才能看完。但是这些现成的养分确实滋养了她渴望成长的内心,成就了后来的美丽课堂。

白驹过隙,一晃到了2012年3月,民治街道举办青年教师语文教学大赛,李丹枫老师抽到了《人类的老师》一文。回忆中,她心情沉重,一年前失败的说明文教学在她心中留下的阴影仍然未销。但她的师傅张德芝校长却对她说:“从哪里跌倒便从哪里爬起来呀!”

“一个晚上,师傅教我课前聊天带动气氛,带我了解文本特点进行文本解读……”李丹枫老师第一次亲身参与了整节课的备课过程。她那时才明白,原来,模仿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有专业知识的积淀,才能在模仿中内化,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

此后,李丹枫老师开始大量地阅读与语文相关的教学专业书籍,从雷玲老师主编的《小学语文名师教学艺术》到王崧舟老师的《诗意语文》、从周彬教授的《课堂密码》到刘仁增老师的《让语文回家》、从薛法根老师的《教学思想与经典课堂》到窦桂梅老师的《回到教育原点》……

“虽囫囵吞枣、一知半解,但接下来的几年中,这些书籍让我收获了意想不到的结果,《去年的树》、《与象共舞》、《爱如茉莉》、《风筝》……”陈丽玲校长曾说:“我在你身上看到了你师傅的影子。”而马主任也说:“有点诗意语文的味道。”

到了2015年4月,王崧舟老师的“诗意语文”教学研讨活动在学校举行,学校的同事见到李丹枫老师时都说:“你的男神来了。”

“是啊,我是幸运的,能和自己一直默默学习的大师同台演绎。从小小说的文体特点入手,在老马、香姐(陈燕香主任)、慧慧(张慧副主任)的帮助下,我尝试用自己的思路完成了整个教学设计。”这节课李丹枫得到了王崧舟老师的肯定,但同时,亦让她发现自己之前把太多的精力花在了课的设计上,力求完美、字斟句酌,有些刻意为之,却忽视了课堂和学生的生成。

此后,李丹枫老师开始转移重心,她在备课时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也养成了记课堂随笔的习惯,把更多的目光投向课堂。“只有明白了学生需要什么,学生感兴趣的点在哪里,课才是真实有效的。慢慢地,你会发现,孩子们的需求远不止那薄薄的一本语文书,他们对于课外的知识表现出强烈的兴趣。”于是,李丹枫老师开始尝试把更多与语文相关的知识引入课堂,如:我眼中的二十四节气、有趣的汉字、十二生肖探源、诗歌大会、非连续性文本……

去年5月,在上《神奇的说明书》课时,学生自信而快乐的神情让李丹枫老师突然发现,她找到了自己的教学方向:不要拘泥于一本课本,不要满足于一方天地。

语文探索的九年,李丹枫老师坦言她很幸福,因为她有着自己不断追求的执着信念;她同样也很感动,因为在她的周围有着一群不断鞭策和鼓励她的优秀前辈。

注:“寻找鹏城最美教师”人物风采展示大型公益活动以展示“鹏城最美教师”风采为主题,传播正能量,弘扬人民教师“教书育人、爱岗敬业、勇于担当”的高尚师德,树立榜样的力量,展示当代教师阳光美丽、无私奉献的大美形象。

 

[责任编辑:江书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