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

盐里面的亚铁氰化钾有毒?快别吓人了!

盐里面的亚铁氰化钾有毒?快别吓人了!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听说国内盐也不安全了,快来找我买美国海盐吧。”

最近,一篇网传文章《盐里面加了亚铁氰化钾》提到这种说法:“中央党校余教授发现转氨酶升高——总胆红素升高——肌酐升高”,他排查所吃食品后认为罪魁祸首是盐里面的抗结剂:亚铁氰化钾。

亚铁氰化钾,这个生僻的化学名词是什么鬼?赶紧搜索下。这一搜更吓人!

例如,有网帖会写:“国产食盐里面有种可怕的添加剂——亚铁氰化钾。在生活中,烹饪食物的时候,食用盐遇高温有可能会使亚铁氰化钾分解成氰化钾这种剧毒物质,在10秒钟内能使人丧失意志,几分钟内可以毒死一人”。

excuse me

难道我吃过的盐都有毒?

今天

科技君就全方位地辟谣

让大家放心食盐、健康食盐

再遇到不靠谱的谣言

直接啪啪打脸:

快歇了吧,我吃过的盐比你走的路多

为何亚铁氰化钾成为常用抗结剂?

亚铁氰化钾长这样:

它的分子式是K4[Fe(CN)6],从空间结构可以看到铁和氰根结合的很牢,外观是黄色的晶体。它确实作为抗结剂加入了部分食盐中。

但是为什么食盐中要加入抗结剂呢?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表示:食盐之所以会结块,是因为食物打开后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受潮受湿就会结块,而抗结剂就能防止食盐结块。简单来说,抗结剂的主要作用是保持食盐的松散状态,防止食盐粘结在一起,这样,炒菜的时候就不太容易手抖掉下一大坨。

朱毅说,微商代购的海盐之所以未添加抗结剂,原因是海盐是粗盐,形态为大颗粒状,因此这种盐不需要加抗结剂, 全世界都一样。

查阅相关标准发现,我国允许在食盐中添加的抗结剂,有亚铁氰化钾、亚铁氰化钠、柠檬酸铁铵、二氧化硅和硅酸钙这五种。为何企业钟爱亚铁氰化钾?

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钟凯解释道,按照中国国家标准(GB/T 5461-2016)的要求,食盐中不溶于水的杂质不得高于0.2%,而要达到理想的抗结效果,二氧化硅或硅酸钙的添加量至少要达到0.3%,因此这两种抗结剂并不合适。

柠檬酸铁铵曾经作为铁强化剂使用,但它的抗结效果不如亚铁氰化钾,每公斤盐只需要添加5毫克亚铁氰化钾就有很好效果,但需要20-25毫克柠檬酸铁铵才能达到相同目的。而且,添加柠檬酸铁铵的食盐会呈现淡淡的黄色,感官上不如雪白的盐更容易被消费者接受。

此外,从成本来看,柠檬酸铁铵的价格几乎比亚铁氰化钾贵一倍。“价格便宜量又足,抗结效果好,这是亚铁氰化钾脱颖而出的原因。”钟凯说。

终生每天吃三两盐才会超标

朱毅强调,按照中国国家标准规定,食盐中添加的亚铁氰根抗结剂含量不得超过每公斤10毫克。所以,市面上允许售卖的食盐都是符合国家标准的,也就意味着安全性有保障。

按照中国标准来推算,相当于终生每天要吃3两左右(150克,相当于三分之一袋)的食盐,才有可能造成慢性毒性。而正常人一天吃的食盐能到20克的话,就已经受不住要咸死了。

恩,确实,不谈剂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

“亚铁氰化钾这个名字可能乍听起来让人很害怕,但它和有剧毒的氰化钾是两种物质。”朱毅说。

那么稍微有点常识就能分辨真假的信息为何会一再被传播?她分析:“食品安全领域的谣言绝大部分是‘老谣’,这一方面因为这些内容和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谁都很关心,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大家对目前食品安全的不信任。”

亚铁氰化钾在高温下会产生氰化钾?

那么,对于“食用盐遇高温有可能会使亚铁氰化钾分解成氰化钾这种剧毒物质”这种说法,是否可信?

钟凯表示,亚铁氰化钾的化学性质很稳定,不会释放有毒氰化物。“需要400摄氏度的高温才能分解它,平时,我们在家里做饭,到200摄氏度的时候,菜就已经要烧焦了。”

那万一亚铁氰化钾在高温400°状态下,真的分解出了剧毒物质氰化钾怎么办?那大概需要一次性吃几十公斤的盐,才会中毒……

只有中国人才会吃含亚铁氰化钾的盐?

对于国外产品不含亚铁氰化钾一说,钟凯表示,亚铁氰化钾用作抗结剂不仅在中国适用,在很多国家,食盐中含有亚铁氰化钾也是符合规定和标准的。

“我刚从美国回来,美国肯定是有将亚铁氰化钾作为拮抗剂的食盐,这是毫无疑问的。”朱毅说。

央视此前所做的实地调查显示,无论是在国内销售的进口食盐还是国外超市,以及外国购物网站销售的洋品牌食盐,大都含有亚铁氰化钾、亚铁氰化钠这样的抗结剂。而且,美国、欧盟、日本、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均允许使用亚铁氰化钾作为食盐抗结剂。

而对于“奥运会、世博会特供食盐及出口食盐均不含亚铁氰化钾”这种说法,中国盐业总公司盐品营销中心副主任崔静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特供盐的概念不存在。在国家一些大型活动上,比如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G20峰会、“一带一路”高峰论坛等,使用的盐都是市面上随处可见的含有亚铁氰化钾的普通食盐。(记者 操秀英)

[责任编辑:苏晓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