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作为中国经济重镇,既防疫情,又谋发展,这是政府和企业均面临的重大课题。市委、市政府推出惠企16条政策措施后,各相关部门立即行动,狠抓落实,通过减免企业税费、增加财政支出、向金融系统注入流动性、减少行政审批事项和流程等措施,全面支持、推动企业依法有序复工复产。其中,税收政策作为惠企16条的重要内容,将为企业带来哪些帮助?记者就此采访了国家税务总局深圳市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张国钧。
企业需要“强心针”
“越是困难关键之际,越需要‘强心针’。财政部和税务总局联合出台的税收优惠政策及深圳惠企16条,就是关键之际为企业打下的‘强心针’。”张国钧介绍,在疫情防控的最关键阶段,财税部门第一时间采取行动,联合出台系列税收优惠政策,涉及企业所得税、个税、增值税、消费税等六税两费,覆盖绝大多数中小企业。而深圳16条更是明确“依法依规延期缴纳和减免税款”等涉税政策措施,对全市企业免征3个月的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用真金白银最大力度减轻疫情对企业的影响。“这些举措,能有效降低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成本负担,切实为企业经营者增添信心与底气,从而为社会经济大局的稳定增添助力。”
疫情期间,深圳税务还不断档地推进极速退税业务,近140亿元退税快速送达企业,其中包括驰援武汉的华为、创维、比亚迪等多家大型企业。
复工复产要以安全为前提
“疫情尚未结束,许多财务人员却已经开始操心手头的纳税申报工作了,困在家乡、无法按时返回深圳该怎么办?办事办税、复工复产,如何防止交叉感染,等等。考虑到企业这些现实情况,我们税务部门会优先考虑企业办事安全,设法创造便利。”张国钧表示,根据税务总局的部署,市税务局围绕“给力”“添力”“尽力”“加力”四个关键词,最大力度服务企业复工复产,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一方面,针对疫情防控的涉税问题,逐项梳理、精准定位,通过主流媒体、公众号、门户网站全渠道开展场景式政策宣导,并根据重点企业情况开展一对一的专项辅导,确保纳税人应享尽享、应享快享。另一方面,针对纳税服务工作可能面临的疫情风险,不断落实完善“五项业务远程办、六大功能新上线”的非接触式办税手段和线下办税的八项措施,尽力让每一名纳税人都能安全办税、便利办税。
复杂业务先收后办
遇到特殊的业务,必须到税务局现场办理,怎么办?张国钧说:“就算非要跑一趟税务局,纳税人也无需担心,全市各办税厅早已采取强力措施。”目前,市税务局已全面实施线下办税“八项措施”,即对疫情防控物资保障企业开辟直办通道,实现“绿色办”;对到厅纳税人提供“卡片式”指引,实现“快速办”;对量大复杂业务实行“先收后办”;推行书面承诺、事后补足,实现“容缺办”;后端下沉窗口、即时指导,实现“集中办”;加大指引、拓宽渠道、加强号量预警分析,实现“预约办”;分析需求、分类疏导,实行非紧急事项“延后办”;个性化辅导、按流量排期,实现“错峰办”。
精准实施惠企政策
据了解,疫情发生后,深圳税务系统党员干部纷纷请战,各区局组成的多支基层疫情防控志愿队下沉到基层检疫点、街道社区,参与联合检疫工作。此外,市税务局还组建业务骨干“精锐部队”,主动联系企业,将疫情防控期间企业关注的政策信息进行细致解读和宣传辅导,推动企业顺利复工复产。
2月11日,位处深汕特别合作区小漠镇的华润电厂决定改造现有装置,援产次氯酸钠消毒液(84消毒液),无偿供应深汕特别合作区和汕尾两地区使用,每天可产消毒液800-1000吨。“像这样有担当的抗疫企业,税务部门更要第一时间把税收优惠政策送到企业手中,让企业应享尽享。”张国钧告诉记者,深汕特别合作区税务局立即与华润电厂联系,主动帮助其享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关税收优惠政策。根据财政部、税务总局公告2020年第9号,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通过公益性社会组织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等国家机关,无偿捐赠用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免征增值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
抗疫期间,深圳税务始终围绕“优惠政策落实要给力、非接触式办税要添力、数据服务大局要尽力、疫情防控工作要加力”的要求,全力做好各项工作,为企业复工复产助力,为深圳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有序复苏、高效运转积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