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十大观念民间故事有奖征集
     当“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口号唱响全国时,你在哪里?走过崎岖长路,看过沧海桑田,你应该把那些沉甸甸的故事写下来。
    当“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理念感动海内外时,你在哪里?伴着时代一起成长,你应该把年青人的故事写下来。
    你是创业者?肯定是有个故事给了你决绝的信心和努力的方向。写下来,证明自己。
    你是建设者?拼搏的峥嵘岁月一定给你留下很多感慨,何妨写下来,让历史更敞亮,使后人更明白。
    来过就是深圳人,留下的无论是辉煌还是感伤,都不必介怀,英雄不以成败论,那些故事就是你的财富。或者,你根本没到过深圳,而产生于深圳的那些激动人心的观念与你的奋斗历程相互激荡,扣人心弦。那么,欢迎你写下自己的故事。
    在邓小平南方谈话20周年之际,深圳新闻网发起此次主题为“说出你的故事——深圳十大观念的个人体验”民间故事有奖征集活动,欢迎各界人士踊跃参与。
投 稿 要 求
    1、所投稿件,必须原创!
    2、来稿紧扣主题,事实准确,情节生动,语言精炼;
    3、故事感情真挚,文明健康,积极向上,有时代特征;
    4、单篇稿件在2000字以内,并请尽量提供相关音像、图片材料;
    5、投稿时请附真实姓名和联系方式,如不愿公开,可发送到zhengwen@sznews.com,也可在论坛内发短消息给“深圳新闻网”(发表时将署网名)。
    6、所有来稿将公开展示,接受评议。
时 间 流 程
    2012年6月15日24时,截止投稿。
    2012年6月下旬,深圳网协、驻深记协等各合作单位及社会知名人士组成30人左右的评选委员会。
    2012年7月中旬,优秀作品将结集成册出版(不另付稿酬),暂定名为《说出你的故事》。
    2012年8月中旬,举行“说出你的故事——深圳十大观念个人体验”民间故事征集活动颁奖典礼暨《说出你的故事》新书发布会。
 
深圳十大观念民间故事有奖征集
 
投稿方式
点击上面“我要投稿”按钮提交,或进入深圳新闻网——深圳论坛——文化阅读——书香艺趣,发布新帖(选“十大观念”前缀分类)。
 
奖项设置
一等奖3位,各奖励人民币10000元(税前);
二等奖6位,各奖励人民币8000元(税前);
三等奖10位,各奖励人民币5000元(税前);
四等奖30位,各奖励人民币2000元(税前);
优秀奖100位,各奖励人民币500元。
投稿截止后,将从所有参与投稿的网友中,随机抽取300名,每位奖励价值100元的礼品。
所有参与者都将在专题页面内有一个形象展示,评选揭晓后,也将按名次展示获奖者形象。
 
相关声明
(一)所有应征作品不得侵犯他人权益,侵权作品一经发现将被取消资格,所有因此而引发的法律责任由投稿者承担。
(二)主办方有权将提交的参赛作品免费用于活动的相关宣传和推介。
(三)本次征集活动的最终解释权归深圳新闻网。
咨询电话:83518877
投诉邮箱:zhengwen@sznews.com。
作品展示
null
深圳十大观念官方微博
媒体报道
 
null
 
null
深圳十大观念
深圳十大观念简介
一、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30年前,从深圳蛇口工业区喊响的这句口号,像一记春雷滚过共和国的天空。它直率而果断地揭示出时间、效率观念决定个人、企业乃至国家的经济和命运,为开放之初的中国播下市场经济的精神种子,激励了一代人、一代改革家、企业家。
二、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堵饶舌者之利口,壮实干家之声色”。在20年前围绕“姓社姓资”问题的呶呶不休的争辩中,深圳特区人以务实的姿态挺身而出,明确主张超脱意识形态论争的困扰,少争论、多干事,直接呼应了邓小平南方谈话提出的“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时代主题。
三、敢为天下先
    在社会主义国家创建经济特区,学习和引进世界发展的先进经验与模式,本身就是“破天荒”的伟大试验。深圳特区一开始就站在了“敢为天下先”的位置上。1990年代初,社会主义能否引入市场经济尚被视为畏途。受邓小平南方谈话鼓励,深圳发扬敢闯精神,自觉担当了探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开路先锋。
四、改革创新是深圳的根、深圳的魂
    没有改革就没有深圳,没有创新也没有深圳。改革创新是特区建立、发展和壮大的根本之道。2005年3月,中共深圳市委工作会议上提出“改革创新是深圳的根、深圳的魂”,指出未来发展仍然要向改革创新要发展动力,向改革创新要发展优势,向改革创新要发展资源和发展空间,凝聚了城市的核心发展观,激励了改革创新型城市文化的形成。
五、让城市因热爱读书而受人尊重
    一个城市、一个地区、一个国家,其兴衰荣枯的命运最终取决于文化,其魅力、影响力得自文化,其有尊严、有品质的生活源自文化。而文化生于化育,化育则自读书始。自2000年始,深圳每年举办“读书月”,鼓励读书,力倡营造书香社会,体现出文化自觉与自尊。这既是为城市持续发展培养根基,也是提振人文,致力构建理想的城市文明新模式。
六、鼓励创新,宽容失败
    鼓励创新易,宽容失败难。2005年,深圳提出“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口号,并制定和颁布了《深圳经济特区改革创新促进条例》,在社会意识和政府政策层面都给旨在创新的尝试以明确的支持。这种意识导向与制度安排是对创新的最真诚的呼唤,也是人本主义精神的理性体现。
七、实现市民文化权利
    2000年首届深圳读书月期间,深圳在全国率先提出“实现市民文化权利是文化发展根本目的”的理念,并从此开始大力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市民共享文化成果、参与文化创造等各项文化权的实现。在普遍看重和追求GDP增长的大背景下,深圳倡导这个观念不仅繁荣了市民文化、城市文化,也推动了城市发展模式转型。
八、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这句话源于古印度谚语,却在几十万深圳义工中得到最深刻的体认和最广泛的传播,成为深圳社会最流行的民间话语之一。这个观念多年来不但激励深圳义工队伍的迅速壮大,也使得社会关爱的公共道德理念日益深入人心。
九、深圳,与世界没有距离
    深圳申办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一句口号,成为深圳人高度认可的一个观念。它既描述了深圳与世界水乳交融的关系,也表达了深圳愿与世界共命运、同进步的国际主义情怀。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深圳特区自诞生之日起就向世界敞开怀抱,就一直努力追赶世界潮流,深圳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深圳与世界没有距离。
十、来了,就是深圳人
    不论你来自北国、来自中原、来自西疆还是来自海外,无论你来自哪里,来了,就是深圳人。这句简单质朴又亲切的民间话语,在移民之城深圳成了人们的口头语。深圳没有城市方言,只有带着各地口音的普通话。深圳胸怀宽广、文化多元,接受和认同每一个人。深圳相信:普天之下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四海之内皆兄弟。
那个放飞梦想的年代

深圳十大观念诗
王飞跃

时间就是金钱 效率就是生命
把踩在脚下的
铜臭
潇洒地
挂在嘴上
向历史决裂
向传统决裂

不再贫穷地活着
不再艰难地奋斗
人生苦短
只争朝夕

空谈误国 实干兴邦
因为不想空谈
我们背井离乡
因为太想实干
我们别爹辞娘

找一个
没有束缚的地方
把梦想放飞
把理想深埋

终于
在南海边的鹏城
人模人样地
甩开膀子

青春
就像拔地而起的
参天大厦
生机勃勃

敢为天下先
把刀箭枪炮放下
把暴力残忍放下
把阶级斗争放下
把尔虞我诈放下

用智慧谋求新的出路
用胆略开辟新的航程
用勇敢拥抱新的世界
用朝气蓬勃迎接新的明天

从无中求有
从有中求新
从新中求异
从异中求特

创新是深圳的根、深圳的魂
一棵树
如果能参天而立
一定有深深的根

一棵树
如果能长出茂密的叶
一定有遮天蔽日的魂

靠一条改革的根
靠一个创新的魂
深圳
屹立世界之林
让城市因热爱读书而受人尊重
我们不欣赏
拜金主义
但深谙
书中自有黄金屋

读书使人精神焕发
读书使人斗志昂扬
读书使人激情燃烧
读书使人勇于攀登

我们读书
就读出了摩天大厦
我们读书
就读出了深圳速度

我们读书
让一个小渔村
变成了大都市

我们读书
让一盏盏渔火
闪烁成了霓虹

鼓励创新 宽容失败
失败乃成功之母
这个人所共知的道理
只有您——深圳
悟得最透
所以 用最高的姿态
宽容

创新乃进步之梯
这条改革的命脉
只有您——深圳
握得最紧
所以 用最火的热情
鼓励

实现市民文化权利
坐地铁
跨轻轨
在高楼大厦之间
我们自由自在地穿行

自助借阅
沉醉书城
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
在智慧的峰巅上揽胜

出没花香鸟语的公园
信步绿叶成荫的街巷
鹏城的大鹏随我们飞翔
凤凰山的凤凰伴我们歌唱
弘法寺的钟声
迎来新的曙光

送人玫瑰 手有余香
玫瑰
一种美好的花朵
不仅艳丽迷人
而且芳香馥郁
送恋人是爱的表达
送朋友是情的流露

玫瑰
在深圳
还有另一种含义
那就是雷锋精神
在闪烁光辉
无数的义工
只知奉献
不求索取

在深圳盛开的
玫瑰
不分季节
铺天盖地

深圳与世界没有距离
敢为天下先
时间就是金钱
效率就是生命
我们懂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深圳与世界没有距离

温暖在人间
送人玫瑰一朵
手有余香无限
我们要宽容失败鼓励创新
深圳与世界没有距离

改革是根
创新是魂
实现市民的文化权利
让书香弥漫鹏城
深圳与世界没有距离

来了 就是深圳人
不是为了躲避战火
不是为了逃离灾荒
咱们来了
是为了建设和繁荣
一个曾经叫
小渔村的地方

端起东北饺子
盛满兰州拉面
爆香湖南辣椒
就着重庆火锅
从天南地北而来
品着金鹏城
喝着工夫茶
过着好日子
我们是深圳人

讲述井冈故事
唱响陕西民谣
敲起河南梆子
拉开民间皮影
从五湖四海而来
漫步深南路
我们是深圳人

 
Copyright© 2012 sznews.com, Shenzhen Press Group.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