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录内容:
主持人王楚宏(深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并感谢大家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也是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全面铺开、纵深推进的关键之年。深圳大力推进新基建,紧紧抓住人工智能、机器人、无接触消费、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业态、新模式和新产业发展机遇,启动高质量发展引擎,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近日,深圳市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2020-2025年)》。今天,市政府新闻办在这里举行新闻发布会,向大家介绍新基建相关情况。
首先,介绍出席今天发布会的嘉宾,他们是:
市政府副秘书长吴优先生;
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曾坚朋先生;
市科技创新委副主任钟海先生;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徐志斌先生。
下面,请市政府吴优副秘书长介绍深圳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总体情况和发展优势。
吴优:各位新闻界的媒体朋友们,大家好!当前,全球主要经济体正朝着数字化社会加速转型,一场改变现有产业组织形态、重塑全球技术经济格局的重大变革正加速到来。但传统基础设施已难以支撑经济社会的数字化转型,亟需构建现代化新型基础设施体系,为未来数字时代提供坚实支撑。
今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多次提到要加快“新基建”部署步伐。发力“新基建”,既是对冲疫情给经济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助力短期逆周期调节的有力手段,又有利于经济的中长期高质量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粤港澳大湾区的“双区叠加”的形势下,深圳作为一座以“科技”和“创新”著称的城市,必须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率先发力,走在全国前列。要实现这个目标,我们的底气主要来自于一个较好基础,三个可率先的优势。
第一,深圳已经在新基建的部分领域取得一系列傲人成就。5G商用进程建设成效显著,今年8月将实现5G网络全市覆盖;宽带普及和光纤入户建设处于国际先行梯队,固定宽带人口普及率51.5%,光纤接入用户占比达94.2%。除此之外,深圳在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智能网联汽车、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领域的建设和发展水平也保持国内领先。
第二,深圳具有全球最完备、响应速度最快的电子信息产业链,可率先形成“新基建”系统解决方案。深圳是我国电子信息产业重镇,电子信息产业总产值长期以来占到全国的1/6以上,依托完备的产业链配套,本地企业如腾讯、比亚迪等已在“新基建”多个领域建立领先优势,可率先完成“新基建”系统解决方案,有效服务全国“新基建”布局建设。
第三,深圳具有“基础研究+企业研发”的“双引擎”创新格局”,可率先攻克一批“新基建”的关键核心技术。大家知道长期以来深圳民营经济领军企业多创新能力强,自主创新呈现出颇具特色的“四个90%”,即90%以上研发机构在企业,90%以上研发人员在企业,90%以上研发资金源于企业,90%以上专利发明出自企业。随着深圳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获批和建设,可以尽快补齐原始创新能力短板,不断巩固“双引擎”的优势。
第四,深圳具有高度市场化的体制优势,可率先探索“新基建”新型投运营模式。“新基建”相比传统基建的特点之一,便是更多依靠市场化力量。深圳市场化程度高,民营经济商事主体占比超过95%,7家世界500强企业中有6家是民营企业,另外,中小板、创业板上市企业数量连续13年居全国首位,其中90%以上均为民营企业,通过完善“新基建”顶层设计和政策供给,将有效激发社会资本参与“新基建”的活力,率先探索出“新基建”新型投运营模式。
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发挥好这些优势,认认真真落实好《深圳市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2020-2025年)》,在新基建建设方面率先探索出深圳特色之路。我就介绍这些,谢谢各位。
主持人王楚宏:谢谢吴优副秘书长。下面,请深圳市发展改革委曾坚朋副主任介绍《深圳市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2020-2025年)》的主要内容。
曾坚朋: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下面我代表市发展改革委就《深圳市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2020-2025年)》(以下简称《实施意见》)的主要内容从五个方面向大家作一个简要的介绍。
第一,新基建概念内涵。今年4月20日,国家发改委召开新闻发布会,首次从国家层面明确了新基建的内涵和外延。在此基础上,结合深圳的实际情况,《实施意见》明确了深圳新型基础设施的定义为: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具有数字驱动、技术迭代、产业赋能等特点,主要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和创新基础设施三大类。
第二,总体要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新基建,伟中书记、如桂市长多次专题研究,《实施意见》明确了深圳的新基建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抢抓机遇,坚持科技引领、应用驱动、协同建设、数字赋能、开放共享为原则,以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和创新基础设施为载体,构筑数字时代的关键基石。并且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营造有利于新基建发展的制度环境,带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消费发展,着力培育壮大数字经济,有力支撑深圳高质量发展。
第三,发展目标。《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力争到2025年,深圳新基建的建设规模和创新水平居全球前列,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智能范在、融合高效、科产协同的城市发展格局基本形成,为带动信息产业升级提供崭新机遇,并且为拉动新一轮经济增长提供强大动力,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第四,任务支撑。《实施意见》明确提出了6大重点任务,20项主要工作,36项具体事项。
一是超前部署信息基础设施。主要是建设五张通信网络、四类算力设施、三大数字技术设施,形成“泛在连接、高效计算、智能融合”的信息基础设施体系,包括要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领先的5G之都,打造“双千兆城市”,并且以鹏城云脑和深圳超算中心为依托打造全球智能计算和通用超算高地等。大家最近应该关注到,7月9日晚,亚太6D卫星成功发射。这颗卫星还被命名为“深圳星”,这是我国第一颗采用Ku/Ka体系的地球静止轨道高通量卫星,也是世界上首颗为卫星移动通信业务定制的高通量卫星,标志着深圳布局卫星互联网迈出了关键的步伐。
二是全面升级融合基础设施。围绕传统的制造、交通、能源和市政这四大领域,加快老基建的转型升级,并且突出工业互联网对制造业的引领作用,打造全国领先的工业互联网名城。还提出要加快构建智能化现代交通体系,营造互联互通的智慧能源生态体系,打造国家新型智慧城市的标杆等。
三是统筹布局创新基础设施。聚焦深圳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以源头创新突破和产业创新能力提升为方向,战略性布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产业基础设施集群,争创国家实验室,加快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基础设施体系。到2025年,预计有不少于5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成投入使用。
四是高效配置关键要素资源。《实施意见》从资本、数据、技术和人才等四大要素出发,强调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通过PPP、REITs、专项债、贷款贴息等方式激发社会投资活力;并且贯彻落实中央最新提出的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的意见要求,突出数据要素的这个关键,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
五是构筑数字经济生态体系。据牛津研究院和华为的研究指出,数字技术投资回报率是传统的6.7倍。对此,《实施意见》提出要以应用为牵引,促进新基建与各垂直应用场景的深度融合,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经济产业集群。
六是强化保障安排。《实施意见》从加强统筹协调、建立项目库、优化发展环境和强化安全保障四个方面,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措施,例如推动公共设施向5G基站、管线、机房等开放,支持免收基站租赁、资源占用等费用。
第五,项目支撑。伟中书记、如桂市长等市领导多次强调,深圳的新基建项目宁缺毋滥,不搞贪多凑数,不能“新瓶装旧酒”,更不搞一哄而上重复建设。为加快我市新基建建设进度,市区两级联动谋划梳理出了首批新基建项目总计95个,总投资4119亿元,预计本年度可完成投资1006亿元。其中,社会投资项目34个,总投资2447亿元,投资占比是60%;政府投资项目61个,总投资1672亿元,占比40%。从项目的类型看,5G网络、卫星通讯、算力设施等信息基础设施28个,总投资2452亿元;集成电路、8K超高清、生物医药等创新基础设施42个,总投资1016亿元;智能制造、智慧能源、智能交通等融合基础设施25个,总投资651亿元。
各位媒体界的朋友,下一步,我们将全面深入落实《实施意见》,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和疫情常态化防控,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新机遇,以优先布局信息基础设施为主线,构筑数字时代“硬核”环境;以全面升级融合基础设施为牵引,推动数字时代“融合”创新;以超前部署创新基础设施为支撑,构筑数字时代技术“底座”,不断培育壮大深圳新经济发展的新动能。谢谢大家。
主持人王楚宏:谢谢曾坚朋副主任的介绍。接下来,有请市科技创新委钟海副主任介绍深圳市科研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钟海: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媒体朋友,上午好!深圳科技创新委根据深圳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聚焦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深圳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以源头创新突破和产业创新能力提升为抓手,加快布局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基础设施体系,积极发挥基础性、公益性、先导性作用,着力支撑科技产业协同发展。
我们紧紧围绕深圳具备比较优势的电子信息和生物医药等领域,着力强化前沿技术研究的同时,坚持打基础、利长远,首批布局了鹏城实验室石壁龙园区一期建设、鹏城云脑Ⅱ拓展型项目、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升级换代工程、深圳湾实验室、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广东省实验室、第三代半导体基础设施、量子信息科学研究平台、国际科技信息中心等重大创新基础设施。
其中,鹏城实验室石壁龙园区一期建设和鹏城云脑Ⅱ拓展型项目是我市首批列入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鹏城实验室作为首批启动建设的广东省实验室及深圳重大创新基础设施平台,是深圳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科技支撑,是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重大科技部署。鹏城实验室石壁龙园区建设位于西丽湖国际科教城重点规划片区内,其中,一期工程预计2022年底竣工并投入使用。鹏城云脑Ⅱ拓展型项目建成后可提供不低于1000P ops的AI算力,将有力支撑我国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和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培育创新基础设施支撑的人工智能技术创新生态体系,预计今年8月份可投入试运行。
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升级换代工程目标是建设一台持续计算能力达每秒200亿亿次以上的超级计算机系统,用新一代E级超级计算机更换现有超级计算机系统,存储可扩展容量达1000PB以上,充分发挥深圳超算信息基础设施能力。
深圳湾实验室,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广东省实验室是继鹏城实验室后,我市获批的广东省实验室。深圳湾实验室主要围绕生命信息、创新药物、医学工程等方向开展科学研究,建设系统生物学、细胞分析、分子生理学等科学研究所,打造单细胞技术、药物筛选等技术、辅助支撑平台,创新生物医药转移转化机制和构建转移转化基地。
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广东省实验室着力打造数字资产与金融科技、数字经济与社会治理、智慧医疗与健康产业、智能系统与智能制造、智联网与智慧物流、智能空间与可持续性发展、区块链与智能监管等“七大”研究平台,努力培养一批创新人才,产生一批科技成果,力争进入国际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研究前列,最终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研机构。
第三代半导体基础设施主要是围绕第三代半导体领域建设全链条、开放的研发、检测和服务平台,为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推动第三代半导体产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发挥重点产业领域技术创新支撑和引领作用。
量子信息科学研究平台项目主要是面向量子信息科学发展和国家科技创新重大专项建设的研究平台,重点围绕量子物态理论、新兴量子材料与器件、硅量子点量子计算、超导量子计算、固态量子存储等领域,开展前沿科技研究而建设的大型基础设施和研究平台。
国际科技信息中心主要是建设国际科技信息大数据平台和科技产业发展战略研究平台,建立面向深圳科技产业发展的开放型科技文献信息资源体系,强化面向科技创新主体的立体化科技信息服务,面向国际科技体验、重点产业开展创新成果溯源,提供面向未来需求的创新战略决策支撑服务,打造覆盖大湾区乃至全国重要产业全链条的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国际一流科技期刊,形成科技创新信息集聚与服务高地。
首批列入的重大科技新型基础设施不仅是科技基础设施的建设,也是科技创新能力的建设;不仅面向科技领域发展需求,也面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求。建成后,将有力促进科技资源集聚、开放共建共享,提升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深圳科技创新也将进入源头创新突破和产业创新能力提升同时发力,不断健全完善“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科技人才”全过程创新生态链。谢谢。
主持人王楚宏:谢谢钟海副主任。接下来,请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徐志斌副局长介绍深圳市5G和工业互联网工作推进情况。
徐志斌: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很高兴今天有机会向大家介绍我市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新基建建设的有关情况。
在市委市政府的统筹安排下,我局重点抓好5G和工业互联网发展建设工作。
首先跟大家介绍一下5G建设方面的有关情况。
2020年是5G基础设施建设的攻关年。我市计划于8月底累计建成5G基站4.5万个,实现我市5G网络高质量全覆盖。根据建设进度安排,有望提前完成该项目标。这里我用6个关键词给大家介绍我们5G网络建设的工作情况:
一是成立专班进行统筹。由分管副市长牵头成立了5G基础设施建设专班,已经多次召开专班例会,统筹协调解决了5G建设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难点。
二是细化方案。进一步细化了加快5G建设的具体措施,印发了《深圳市2020年加快推进5G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方案》,调动政府、企业、运营商、高校等各方面力量,推动5G建设、发展和应用。
三是规划建设。编制印发了《深圳市5G基站和多功能智能杆近期建设规划(2019-2025)》,梳理规划了近4.5万个5G基站建设任务清单,由各区、各街道具体跟进落实。
四是政企同力。通过专班会议,推动全市各相关部门倾全力投入5G建设,与运营商签署了《5G基站建设合作备忘录》,从政策引导、资源配置、服务功能等方面深入合作。
五是市区联动。建立了市、区、街道三级联动机制,由区主要领导作为负责人推进5G建设。市区积极协调解决10个批次共5673个难点清单。
六是资源开放。印发了两批《公共场所资源开放目录》,共计开放公共场所资源8847个,推动我市免费开放政府机关物业、市政公园等公共设施为5G建设提供场所和便利。
第二个方面介绍一下工业互联网发展情况:在政策引领上,2018年,我市出台了《深圳市关于加快工业互联网发展的若干措施》和《深圳市工业互联网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以构建核心支撑、融合应用、生态体系三大体系为总体布局,提高关键技术支撑能力,面向重点行业开展创新应用,打造工业互联网产业示范基地。
在生态培育上,一方面建立了“深圳市工业互联网专家委员会”,为工业互联网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另一方面积极推动华为、腾讯、富士康等龙头企业联合成立“深圳市工业互联网联盟”,合力促进行业资源对接和应用推广。与此同时还开展“工业互联网大会”“工业互联网巡回大讲堂”等活动,大力推广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经验做法。形成了以专家智库为支撑、以产业联盟为载体、以产业集群为依托的“体系作战”的强大优势。
在应用模式上,不断推进工业互联网创新探索,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呈现出融合应用逐渐丰富,应用生态日趋成熟的良好发展态势。速加网、衣全球等一批“网络工厂”,创新了“总部(深圳)+工厂(珠三角)”进行跨地域生产制造的新模式、新业态。
我局积极推动工业互联网融合创新应用、支撑平台建设、服务体系构建,支持宝安区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工业互联网)建设,支持龙华区加快省级示范基地建设,加快建设工业互联网制造业创新中心,由我局和工信部电子标准研究院共同建设的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创新体验中心即将建成并投入运营,将打造成集应用体验、成果展示和测评孵化为一体的公共服务载体。强化行业的推广应用,在电子信息、机械装备、精密制造、生物医药、服装等领域推广一批典型应用案例。我局还发布了工业互联网相关产业扶持政策,在广东政务服务网接收企业申请,支持建设跨行业跨领域和面向特色行业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对符合条件的平台项目,最高资助不超过1000万元;支持工业互联网融合创新应用,对符合条件的应用,最高资助不超过300万元;支持举办工业互联网重大活动等,最高资助不超过200万元。
此外,我局还从物联网、人工智能、多功能智能杆、数据中心等方面助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2019年我市获批建设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和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我市物联网核心企业数量超过2500家。截至今年6月底,我市已累计新建和改造多功能智能杆近5478根(包含在建和已建成的)。我局在2020年新兴产业扶持计划中将人工智能、物联网纳入专项支持领域,支持开展产业链关键环节提升、产业服务体系建设等项目。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奋力推动我市新基建大发展大繁荣,以优异成绩庆祝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谢谢大家。
主持人王楚宏:谢谢徐志斌副局长。下面进入提问环节,各位记者朋友可以就今天的发布主题向台上的嘉宾提问,提问前请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名称。下面开始提问。
记者:我是凤凰卫视的记者,想请问工信局的徐局长,您刚才介绍深圳5G建设情况,想请您再介绍一下在这样的推进速度之下,5G到底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改变,政府在5G应用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徐志斌: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我们大家都知道5G是以“高速率、低时延、海量连接”三大关键能力作为代表。:高速率:举个例子,5G高速率峰值可以达到10Gbps,相比于4G提升了10-100倍,5G速率最高达到1Gbps,相当于下载一部1小时的电影只需要1秒钟,可实现移动高清、AR/VR的极致体验;低时延:网络时延低于1毫秒,相对于4G来说提升了10-50倍,满足车联网、工业互联网和远程医疗的严苛要求;海量连接:100万连接/平方公里的连接密度,相对于4G来说提升了100倍,实现了千亿量级的容量连接。
在应用方面,目前我市在智慧警务、智慧医疗、智慧码头、5G+工业互联网等场景方面都有应用项目落地,比较典型的包括中国电信联合宝安区公安分局在宝安区塘头派出所开展智慧派出所应用场景实验,打造了全国首个5G智慧派出所。南方电网联合中国移动、华为公司合作开展了5G智慧电网项目,共同完成了5G智慧电网的外场测试,验证了5G低时延及端到端切片的安全隔离能力。另外我局和招商局港口集团近期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共同推动5G智慧港口建设,深圳移动联合华为在深圳机场航站楼建设5G示范基站,首次将5G通信技术和“视频+AI”技术相结合,在航站楼内进行航空器、跑道起降落和到达旅客4K超高清视频直播。深圳地铁11号线试运行5G车地无线通信,通过部署在列车和车站的5G车地设备完成信号的自动传输。
今年4月,我局向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公开征集5G应用项目,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思路,目前我们共确定了20个5G重点应用示范项目场景,包括10个5G政府应用重点项目和10个5G行业应用示范项目予以重点推进。其中包括交通、警务、城市管理、电力、水务、健康医疗、教育、港口、安防等领域,和工业互联网、智能网联汽车、AR/VR、超高清视频、智慧能源、智慧工厂、智慧园区等。
记者:我是总台大湾区之声的记者,我想请问钟海局长一个问题,我们比较关注深圳湾实验室的建设,上个月落户在光明,我们想了解一下实验室的建设对深圳的基础科研建设,还有光明科学城的建设有什么样的意义?
钟海:深圳湾实验室聚焦生命健康与生物医药领域,既是光明科学城的主攻方向,更是深圳为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科技新基建布局。特别是面临新冠肺炎疫情的世界性挑战和常态化防控,希望加大生命领域创新基础设施建设。深圳湾实验室成立一年多来,已经组建了包括肿瘤研究所、百瑞创新中心等15个直属研究机构,并与多家科研机构合作共建。作为创新基础设施平台,实验室的建设已聚集一批高端人才,将聚集培育更多生物医药领域人才,促进国际学术交流,致力解决生命健康的重大国际共性科学问题,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实验室也将以经济社会需求为导向,构建生物医药产业化高地,为深圳乃至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产业与临床医学发展提供可持续科技基础能力。
记者:我是南方都市报的记者,我想请问一下市发改委的曾副主任,您刚刚提到在制定本次新基建的政策时提到首批的新基建项目总共95个,其中社会投资和政府投资的占比是六四开,在形成政府和社会投资方面怎么样进一步加强和保障这一点?
曾坚朋: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首先不管是老基建还是新基建,政府、社会的协同投资都是必不可少的,对于老基建大家可能都比较熟悉,也就是传统的类似“铁公基”这样的项目,基本上是以政府或国企主导建设的。但是新基建的情况跟老基建不太一样,主要是以新产业、新业态、新产品紧密相连,而且直接服务于制造业这样的垂直行业,市场化运作的程度更高,投资主体和投资模式更加多元,并且是以市场和企业作为主体,但同样也离不开政府的培育、引导和参与。具体到深圳的新基建建设,在政府、社会协同方面,首先从投资主体上,深圳将充分尊重经济规律、科技规律,明确市场、政府和社会不同角色的定位,平衡好全社会的成本和收益。对于公益性比较强、投资回报低、周期长的新基建领域,比如创新基础设施主要是以政府投资为主,同时发挥有序的调控作用,避免重复建设。对有良好投资回报的新基建领域,比如5G、数据中心,这些企业的积极性非常高,所以主要还是以市场主体来发挥作用,保证社会投资能够获得合理的回报,政府在这块主要是做好规划,提供合理的制度和简化审批流程,并且确保这些设施在建设过程中能够符合能耗、安全和规划建设标准。总的来看,首批新基建项目清单中社会投资和政府投资的投资占比是六四开,社会投资占到大头。
另外从投融资的方式来看我们明确提出要充分激活社会资本的多元供给,统筹政府各类资金的支持力度,灵活运用专项债、贷款贴息、基金、企业债券、融资租赁等多种财政和金融工具,推进PPP、REITs,同时也要调动国企的力量,鼓励国企能够带头和更多承担新基建的建设任务,并且加大深圳已经有的基础设施投资基金对新基建项目的倾斜,并且支持开发性、政策性金融机构为新基建项目提供中长期的贷款和融资担保,鼓励商业银行能够面向新基建设立专项的优惠贷款项目。
记者:我是晶报的记者,想问一下工信局的徐局长,您刚才聊到深圳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情况,能否请您介绍一下深圳在发展工业互联网方面的优势,以及未来新基建浪潮下深圳将如何继续在工业互联网上发力?
徐志斌:深圳市在工业互联网发展方面的优势是比较突出的,根据统计,2018年和2019年深圳市的工业增加值都突破了9000亿,制造业规模在全国是居于前列的。另外工业企业的信息化水平也是在全国位居前列,位居全国大中城市的前列。工业互联网平台解决方案在深圳发展非常迅速,2019年我市华为和富士康两家工业互联网平台入选了国家工信部跨行业跨领域的工业互联网双跨平台,目前这个平台全国只评了10家,深圳就有2家入围,像欣旺达、华龙迅达、大数点等一批行业级平台应用效果非常好,携客互联、工作家、蘑菇物联等一批中小企业解决方案商发展迅速。在工业互联网应用方面案例也非常突出,我市涌现出了一大批像大疆、华星光电、赢领智尚等一批工业互联网应用标杆企业。其中富士康重点引进了工业互联网技术,令生产效率提高了30%,库存周期降低了15%。2019年被世界经济论坛评为制造业领域的“灯塔工厂”。
2020年是全面落实《深圳工业互联网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和《深圳市关于加快工业互联网发展若干措施》的收官之年,我局将充分利用新基建的契机,进一步加快推进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构建完整的工业互联网生态体系。一是支持工业互联网平台的优化升级,重点推进电子信息、智能装备、生物医药等细分行业级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二是推进规上企业上网,中小微企业上云,出台了相关政策措施,对中小微企业在定点云平台首次购买云服务产生的费用给予资助。三是推动省市区共建产业互联网产业基地,支持宝安区腾讯云工业云基地,欣旺达柔性化生产数字孪生系统等工业互联网重大项目建设,支持龙华区富士康产学研跨界合作,引入国内外优秀的解决方案商。四是积极搭建对接平台,充分利用行业协会的力量,促进平台商、服务商与工业企业的交流合作,遴选应用效果好、效益高的标杆企业应用案例,推广工业互联网应用实施路径,宣传云工厂、虚拟工厂、个性化定制等典型业态和模式。五是加速培养工业互联网人才,鼓励企业设立工业互联网实训基地,鼓励院校开设相关专业,支持企业、行业协会等与院校、研究机构加强合作,促进工业互联网人才培养。
记者:我是中国日报的记者,想问一下吴优秘书长,我们知道深圳正在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其中重要的抓手是创新基础设施,想请问深圳在这方面的发展情况如何,下一步将如何提升?
吴优:关于这个问题,刚才钟海副主任已经作了全面的介绍,我再补充几点。
深圳很荣幸成为第4个国家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这是我们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重头戏和重要抓手。下一步建好创新基础设施主要还是着力于两大基础设施集群,第一个集群是科技基础设施,接下来要建设的实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首批有12个,总投资达到了472亿元。在这个集群里面,我们要高标准建设光明科学城,推进材料基因组、精准医学影像、国家超算中心二期等基础设施建设,还要谋划建设具有标志性、稀缺性的综合粒子设施,构建世界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和前沿交叉研究高地,加快建设鹏城实验室、深圳湾实验室、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等省级实验室,还要争取国家实验室的落地。到2025年我们争取不少于5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成并投入运营,不少于3个前沿交叉平台建成并投入运营,推动跨学科、大协同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合成生物学、脑科学等技术实现重大突破。另外还要建立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概念验证中心,为重大原始创新成果提供试验基地。
第二个是产业基础设施集群。我们首批实施的项目有30个,总投资是544亿元。主要是围绕集成电路、8K、超高清视频、智能网联汽车等前沿领域,加快布局建设一批实验中试、应用验证、材料检测等重大功能性的产业创新平台。还要加快布局建设一批制造业创新中心以及一批产业集群公共服务平台,比如说像国际科技信息平台和国际科技产业信息平台这样的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开展全球科技产业扫描和溯源,及时获取国际科技产业的资讯提供便捷。
记者:我是法治日报的记者,我想请问一下市发改委的曾主任,我们知道新基建的建设在推进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实施意见》是否有提出一些针对性的政策举措来促进深圳新基建的建设呢?
曾坚朋:新基建、老基建建设过程中都会有不少问题,但因为新基建是一个新事物,它必然要一些体制机制的创新来保障在建设过程中能够顺利进行。针对新基建发现的问题,还有可能要出现的问题,《实施意见》在以下五个方面进行探索和突破。
第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市委市政府及时出台了《实施意见》,就是要发挥政府在整个新基建过程中发挥统筹规划、整体布局的作用,从全市一盘棋的高度着眼,明确了深圳的总体要求、发展目标、建设任务、空间布局、保障措施,有利于政府、市场、社会和企业能够形成正确的预期,形成合力加快深圳新基建建设。
第二是加快数据立法。大家都知道数据要素是新型的生产要素,其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但是目前国内数据立法比较落后,数据的确权、标准、交易、定价机制还是比较缺乏,要素市场也都还没有培育起来,所以《实施意见》在这方面也是有明确的指向。大家最近可能关注到《深圳经济特区数据条例》正在征求公众意见,这也是国内首个正式启动立法的城市,希望大家能够多提宝贵意见。
第三是拓宽融资渠道。因为整个新基建技术更新迭代非常快,而且投资规模也比较大,回收周期又比较长,社会资本进入的意愿相对差一些。对此《实施意见》提出了激活资本要素多元供给,从财政、国企、银行、基金多个方面共同发力,不断加大新基建投资的供给渠道和保障力度,为未来提前布局。
第四是提高设施共享水平。目前三大运营商实际管理的全市接近80%的通信管道资源,但是因为历史原因,三大运营商内部对这些通信管道都没有形成共享,所以尽管总量是够的,但是面临新新基建的需求无法满足。因此我们在《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实现这方面的共享开放,整合这些管道资源,探索实行资管分离的模式来破解这些难题。面对创新基础设施共享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我们专门提出要在这些方面做一些动作,建立中立性、专业化、市场化的机制,促进整个设施能够共享开放,为企业和相关科研机构提供更多的机会。
第五是推进场景示范应用。深圳的产业能够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离不开整个市场和需求的牵引,同样深圳的新基建建设也离不开需求的牵引、应用场景的牵引。所以实施意见明确提出我们的新基建要跟各个垂直应用场景深度融合,并且依托龙头企业加快打造自动驾驶、智慧零售等各种各样的应用场景,加快推进整个城市的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不断赋能各行各业。谢谢。
主持人王楚宏:感谢大家参加今天的发布会,也感谢台上的各位嘉宾,今天发布会图文实录将在深圳政府在线网站和深圳发布微信公众号发布。欢迎大家将感兴趣的问题发到市政府新闻办的电子邮箱,我们将会邀请有关部门及时回应。谢谢各位记者朋友,谢谢各位发布人。
Copyright© sznews.com, Shenzhen Press Group.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