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

南山

中科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公布!南山这些学者入围

2021-08-03 18:31 来源:创新南山

人工智能朗读:

8月1日

中国科学院发布公告

公布了202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

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共191人

南方科技大学夏克青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郑海荣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康飞宇

等多位南山学者入围

快来看看有你认识的吗?

●夏克青:南方科技大学讲席教授,美国物理学会会士,入围数学物理学部候选人;

●郑海荣: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医工所所长,入围信息技术科学部候选人;

●康飞宇: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副院长,入围技术科学部增补候选人。

夏克青

数学物理学部的夏克青是南方科技大学讲席教授。夏教授于2001年获得中国高校科学技术二等奖;2005年获香港裘槎基金会优秀科研者奖;2009年度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第一完成人)。夏克青教授在湍流领域中已形成鲜明的学术特色,在国际上产生了重要影响。

他以热湍流系统为对象,利用创造性的实验技术和统计分析方法揭示了热湍流中重要的本质规律。去年,夏克青课题组在与同济大学教授钟锦强课题组的合作研究中揭示涡旋运动规律的奥秘,发现热对流系统中泰勒涡的运动符合郎之万模型描述的惯性粒子布朗运动。这项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著名期刊Science Advances。

郑海荣

在此次公布的191人名单中,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的郑海荣是最年轻的候选人之一。年仅43岁的他现任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党委委员、副院长 、医工所所长、Paul Lauterbur生物医学成像中心主任、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主任、中科院健康信息学重点实验室主任。他带领团队联合上海联影公司历时近10年攻关研制出我国首台3T超导磁共振快速成像系统,自主创新攻克“卡脖子”技术,打破了高端医疗设备市场长期受国际垄断的局面,目前已在国内百余家大型三甲医院装机使用。

康飞宇

此次入选的还有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院长康飞宇。康飞宇主要从事新型碳材料和能源与环境材料研究,包括石墨层间化合物,石墨深加工技术,多孔炭材料的制备,空气净化技术,储能材料与器件,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电动车,低碳技术等,在新能源材料领域取得了突出成就。他是国家纳米研究重大计划(973)首席科学家,广东省委省政府引进的“能源与环境材料国际创新团队”学术带头人。2017年,康飞宇以第一发明人完成的“高性能锂离子电池用石墨和石墨烯材料”项目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此次中国科学院共确定了191名初步候选人。其中,数学物理学部35人,化学部29人,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36人,地学部27人,信息技术科学部26人,技术科学部38人。今年随着候选人的公布,中科院还首次公布了每个候选人的推荐人姓名或推荐渠道。此次院士增选工作于1月1日启动,院士增选总名额为73名。

202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

(共191人,分学部按姓氏拼音为序)

数学物理学部(35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1

陈松蹊

59

数学地球物理、数学

北京大学

2

戴子高

56

天体物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3

樊菁

55

稀薄气体动力学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4

封东来

48

实验凝聚态物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5

黑东炜

51

实验核物理学

西北核技术研究所

6

胡江平

49

凝聚态理论物理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7

金奎娟(女)

56

光物理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8

李存标

58

流体力学

北京大学

9

李嘉禹

58

基础数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0

李骏

60

数学

复旦大学

11

梁作堂

56

理论物理

山东大学

12

刘仓理

59

武器物理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13

马琰铭

48

高压物理

吉林大学

14

马余强

56

软物质物理

南京大学

15

彭联刚

63

基础数学

四川大学

16

阮勇斌

58

基础数学

浙江大学

17

沈健

53

凝聚态物理和磁学

复旦大学

18

史生才

56

天体物理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

19

苏刚

55

凝聚态理论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

唐梓洲

58

基础数学

南开大学

21

田野

49

数学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22

万宝年

59

磁约束等离子体物理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23

王楠林

57

凝聚态物理

北京大学

24

王雪华

57

光学

中山大学

25

王亚愚

46

凝聚态物理

清华大学

26

王玉鹏

56

凝聚态理论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27

魏苏淮

63

凝聚态物理、半导体物理

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

28

夏克青

63

流体力学

南方科技大学

29

杨彤

55

数学

香港城市大学

30

尤建功

58

数学

南开大学

31

张平

51

数学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32

张旭

52

数学

四川大学

33

周兴江

55

凝聚态物理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34

朱小华

52

基础数学

北京大学

35

邹冰松

57

理论物理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

化学部(29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1

卜显和

56

无机化学

南开大学

2

曹荣

54

无机化学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3

陈春英(女)

52

分析化学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4

陈永胜

58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南开大学

5

迟力峰(女)

63

物理化学

苏州大学

6

方晓红(女)

52

分析化学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7

房喻

64

物理化学

陕西师范大学

8

郭林

56

无机化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9

李隽

59

物理化学

清华大学

10

李峻柏

56

物理化学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11

刘买利

62

分析化学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12

刘育

67

有机化学

南开大学

13

路建美(女)

60

化工(分离工程)

苏州大学

14

马光辉(女)

56

生物化工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15

马於光

57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华南理工大学

16

毛兰群

54

分析化学

北京师范大学

17

乔金樑

62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18

帅志刚

58

物理化学

清华大学

19

田阳(女)

52

分析化学

华东师范大学

20

王梅祥

60

有机化学

清华大学

21

谢素原

53

无机化学

厦门大学

22

邢献然

57

无机化学

北京科技大学

23

杨震

61

有机化学

北京大学

24

俞飚

53

有机化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25

元英进

57

生物化工(合成生物学)

天津大学

26

张德清

55

有机化学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27

张万斌

56

有机化学

上海交通大学

28

周鸣飞

52

物理化学

复旦大学

29

周翔

58

化学生物学

武汉大学

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36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1

蔡秀军

57

外科学(腹腔镜外科)

浙江大学

2

曹务春

57

生物安全与传染病流行病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

3

陈玲玲(女)

43

核糖核酸生物学

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

4

窦科峰

65

器官移植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5

高彩霞(女)

52

作物遗传学与生物技术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6

何光存

65

作物抗虫

武汉大学

7

胡海岚(女)

47

神经生物学

浙江大学

8

黄三文

49

蔬菜遗传育种与植物基因组学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基因组研究所

9

霍勇

62

心血管内科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10

贾建平

66

神经病学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11

李劲松

49

干细胞与胚胎发育

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

12

李亦学

65

生物信息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

13

李毅

59

植物病毒学

北京大学

14

林圣彩

57

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

厦门大学

15

鲁友明

58

神经科学

华中科技大学

16

马克平

62

生态学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17

戚益军

48

植物遗传学

清华大学

18

瞿佳

65

眼视光学、眼科学

温州医科大学

19

瞿礼嘉

53

植物发育分子生物学

北京大学

20

宋保亮

46

生物化学

武汉大学

21

滕皋军

58

介入放射学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22

汪道文

64

内科心血管病学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23

王以政

63

神经生物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

24

王拥军

58

神经病学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25

吴皓

57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26

薛勇彪

58

植物分子遗传学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

27

杨瑞馥

57

军事预防医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

28

杨仕明

55

耳鼻咽喉科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29

杨维才

57

植物发育生物学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30

杨正林

55

临床检验诊断学

四川省人民医院、电子科技大学

31

张克勤

62

植物保护、生物防治

云南大学

32

张先恩

66

生命科学与化学(分析微生物学与纳米生物学)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33

张旭

58

泌尿外科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34

张知彬

57

动物生态学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35

朱冰

50

表观遗传学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36

朱兰(女)

57

妇产科学

北京协和医院

地学部(27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1

曹晋滨

56

空间物理学和空间探测技术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

陈汉林

56

陆内变形与盆山构造

浙江大学

3

陈衍景

59

矿床学

北京大学

4

邓军

63

矿床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5

底青云(女)

56

应用地球物理学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6

方小敏

57

地貌与环境演化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7

符力耘

56

地球物理学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8

葛全胜

58

自然地理学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9

宫鹏

56

环境遥感

清华大学、香港大学

10

何宏平

53

矿物学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11

胡瑞忠

62

矿床学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12

黄建平

58

大气科学

兰州大学

13

孟庆任

63

沉积学与盆地分析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14

倪四道

50

固体地球物理学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15

朴世龙

45

自然地理学

北京大学

16

史培军

62

自然地理学

北京师范大学、青海师范大学

17

孙卫东

54

海洋地质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18

谈哲敏

56

气象学

南京大学

19

王汝成

58

矿物学

南京大学

20

王艳芬(女)

52

土壤生态学

中国科学院大学

21

谢树成

53

地质微生物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22

张兵

52

高光谱遥感科学与应用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23

张立飞

58

变质岩石学

北京大学

24

张水昌

59

石油地质学与地球化学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25

赵俊猛

64

固体地球物理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26

朱敏

55

古生物学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27

朱彤

58

环境科学(大气化学与环境健康)

北京大学

信息技术科学部(26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1

曹 江

61

体系工程与计算机应用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战争研究院

2

陈武凡

71

医学成像与影像分析

南方医科大学

3

邓少芝(女)

57

微纳电子光子

中山大学

4

丁赤飚

51

信号与信息处理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5

胡 斌

56

物理电子学(医学电子)

兰州大学、北京理工大学

6

胡事民

52

计算机应用技术

清华大学

7

黎 湘

53

信号与信息处理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8

李晋闽

64

半导体光电子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9

李 陟

59

导航、制导与控制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

10

刘益春

58

光电功能材料与器件

东北师范大学

11

吕金虎

46

系统理论与控制工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12

马 林

55

雷达系统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

13

莫则尧

49

高性能计算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14

钱德沛

68

计算机系统结构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15

乔 红(女)

56

机器人理论与应用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16

孙洪波

52

光学工程

清华大学

17

孙胜利

50

光学工程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18

许 进

62

理论计算机科学

北京大学

19

于登云

59

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动力学与控制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20

张 荣

57

半导体器件和材料

厦门大学

21

张化光

62

智能检测与协同控制

东北大学

22

郑海荣

43

医学成像技术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23

郑婉华(女)

55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24

周志华

47

计算机(人工智能)

南京大学

25

朱鲁华

56

网络空间安全逆向分析

中国人民解放军61212部队

26

祝宁华

61

微波光子学

雄安创新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技术科学部(38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1

陈光

59

金属材料加工工程

南京理工大学

2

陈立东

61

无机非金属材料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3

陈延峰

58

功能材料

南京大学

4

范瑞祥

56

运载火箭总体设计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

5

顾宁

57

纳米医学材料

东南大学

6

郭旭

50

计算力学

大连理工大学

7

华林

58

机械成形制造

武汉理工大学

8

贾金锋

55

量子材料

上海交通大学

9

江涌

58

飞行器总体与制导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

10

姜澜

48

机械工程

北京理工大学

11

姜培学

56

热质传递理论与技术

清华大学

12

靳常青

56

极端条件材料科学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13

康飞宇

58

材料科学与工程

清华大学

14

冷劲松

52

智能结构力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15

李惠(女)

54

土木工程

哈尔滨工业大学

16

李杰

63

土木工程(工程防灾)

同济大学

17

廖良生

64

有机光电材料与器件

苏州大学

18

刘胜

58

机械电子工程

武汉大学

19

卢天健

56

固体力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

梅生伟

56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清华大学、青海大学

21

宋永华

57

电力系统

澳门大学

22

孙军

62

金属材料

西安交通大学

23

汤涌

61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24

唐春安

63

岩土工程

大连理工大学

25

唐志共

56

空气动力学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

26

吴崇建

60

潜艇减振降噪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〇一研究所

27

辛万青

56

大型运载火箭水下发射及总体技术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

28

徐世烺

67

结构工程

浙江大学

29

严建华

59

能源动力工程、燃烧与环境

浙江大学

30

杨绍普

58

交通运输工程

石家庄铁道大学

31

张荻

64

材料科学与工程

上海交通大学

32

张合

63

引信技术

南京理工大学

33

张怀武

61

磁性材料与器件

电子科技大学

34

张卫红

56

机械设计理论与制造技术

西北工业大学

35

周又和

64

非线性力学

兰州大学

36

周仲荣

55

机械工程

西南交通大学

37

朱俊强

56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38

朱向阳

55

机械电子工程

上海交通大学

来源 | 南山人才 蛇口消息报 深圳商报

编辑 | 李蔓铃 杨渝嘉

责编 | 王婷婷

转载请注明以上信息

往期精彩推荐

“筑巢引凤”打造创新高地,南山重磅推出惠企“大礼包”!

为“老兵”拍照:一生戎马,归来少年

泪目!跨越七十年,七旬老人终于完成父亲嘱托!等来四代人的“重逢”……

本条微信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