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

龙岗

讲座回顾|何红舟:凝心聚力——国家重大题材美术创作方法谈

2021-09-15 17:44 来源:大芬油画村

人工智能朗读:

9月7日下午大芬美术馆艺术大讲堂在大芬油画村TNT当代艺术空间举行。讲座邀请到中国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院长、教授何红舟讲授“凝心聚力—国家重大题材美术创作方法谈”。大芬油画村文化发展中心主任、大芬美术馆馆长刘亚菁,大芬美术家协会主席尚波,龙岗区人大代表、TNT当代艺术空间创始人冯健梅,法国艺术家Francois Bancon和大芬及深圳的画家、艺术爱好者参加了此讲座。大芬美术馆副馆长张可主持了此讲座。

讲座现场

本讲座中,何红舟教授以自身十多年的国家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实践经验出发,分享对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基本方法的认识与理解。分别从选题内涵的解读,创作主题的探寻,人物形象的塑造,解读重大题材绘画创作的魅力。

主讲人:何红舟

点击下方视频可观看讲座回放

(以下内容根据讲座实录整理)

#选题内涵的解读

何教授以他和黄发祥老师合作的两张画为案例,解读了如何确定表现形式和挖掘选题内涵。在这两张画的创作之初,左边《红船行天下》素描稿运用象征意味的表现形式,右边《启程》初稿把代表们和船的关系转成写实性场景。很多专家评委明确认为,这个主题的油画创作要用写实性的语言来进行展现,绘画语言上的东西才有可能真正发挥出来。表现形式明确过后,接下来是创作主题的寻找,针对这张画,关于它的题材和表现形式,你究竟要表现什么,你的中心思想是什么?究竟要表达什么样的内涵?这一点要很明确,要和题材相匹配。

《红船行天下》素描稿

《启程》初稿

重大题材的创作和个人的主题创作之间会有很大的区别,有些自由艺术家的创作里面,会折射一种时代的印记。而在重大题材的创作里面,一定要融入到某时代里面去,甚至要和国家的或者民族的记忆融合,不再完全是一个绝对个人的、个体的自由创作。所以对于主题的把握,怎么能够很恰当地把大家的记忆真正的呈现出来很重要。

#创作主题的探寻

在主题的把握方面,是基于对中国共产党一大会议的认识,首先要清楚共产党成立的故事,董必武在1956年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参观的时候,提了一个题词“作始也简,将毕也巨”。这个题词有几种解读,其中有一个可能更加契合当时董老的心态。刚开始大家都没有这个事情当成是一个多少大的事情,但是回过头来看,这个事情反而是开天辟地的大事件。中国共产党在1921年成立以后28年就取得了在中国绝对的领导地位,到了这个阶段再来回望的时候,需要历史性的眼光。

浙江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启航》 何红舟、黄发祥

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启航——中共一大会议》 何红舟、黄发祥

加深对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意义的理解之后,觉得呈现“上船”感觉应该更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作为一个开天辟地大事变的形象呈现上,“上船”有登上历史舞台意象寓意。刚开始在尝试以比较少的人物、相对不太大的场面,展现出更多的意义,但总感觉气场与气势不够,后是又将场面开始扩大,将全部13个代表人物与整艘红船全部呈现在画面里。这是慢慢接近呈现中共一大会议真的作为一个开天辟地大事变意象的一个过程。之后开始定稿,将画面视频线压低,为表现宏大叙事时形式构图上应该具有的力量感,给中共一大会议的“启航”主题相匹配的形式构造。

关于历史的真实和真实的历史的问题。要完全还原所谓的历史真实是不大可能,有一句话说任何的历史都是当代史。为什么叫它当代史?我们对于历史的判断往往包含了当代人的价值判断在里面,绝对客观的历史一旦过去就不存在了,是没有办法呈现的,在被人描述的历史当中一定会有价值文本存在。成者王侯败者寇,历史的梳理会由此不同,历史是无情的,能够留存的会有一定的价值,艺术家有责任告诉人们什么是真实的历史、最有价值的东西。

《最美太湖水》 商亚东

关于在主题的寻找、选题把握的时候怎么和要表达的主题之间进行联系,比如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里的“太湖水污染治理”问题。这个主题创作之初的一系列画都是围绕工地挖掘而展开的。选题的时候很多时候没有真正切合到题材当中里面去,只是从简单的感觉上以自己的思路展开对题材的解读。当时各方面的专家人才一起参与这个项目,觉得挖掘工具体现不出来水污染的治理成效,“太湖美”作为文艺的主题才能让画面得到有效的展现。从小稿不断一点一点切进到主题,看起来是一个画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思想轨迹,是一种更恰当的方式来展现主题的关系。前面只是一个挖掘的现场,后面用意境的方式来展现水污染治理后再来重新检测水质量的场景,关于艺术美感的呈现,才开始真正形成一个路径。

#人物形象的塑造

任何画的主题构思、主题选择过程中,最终实现的是人物形象的塑造,不仅是人物相像的问题,还有人物位置与关系的安排。船头是会议组织者的中心,从回望历史来看,毛泽东和董必武两位一定要在画面中心位置出现。其次,逐步让人物出现得更加自然、舒服。最初画成油画稿给时任中国油画学会主席詹建俊先生提建议,他指出缺少现实生活的体验,董必武正在上船的姿态不太对,视觉感觉不小心有可能掉下船。于是,后来增加了一个年轻人伸手扶董先生的姿态,这样人物之间的应和关系可能会更好。画写实会面对很多自身不懂的局限,比如生活经历不足,生活判断不准确,什么样的人物关系是更加舒服合理的,要反复推敲。另外,要拿捏好人物性情的表达和具体形象的传递。比如画毛主席形象,需要读一读他的诗词,就可以理解他的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豪情。画董必武的时候,去了江西南昌,看到雕塑家程允贤先生创作的董必武胸像,扬着头,借鉴了它某些形体特点。一旦把心放到创作里面,就会对所有的人物形象一个个琢磨,一个个观察,这是沉积人物形象的路径。这一切的前提是要具备绘画传统的功夫,重大主题的创作唤醒了学画画时候的初心。

《小平您好》何红舟、黄发祥、江帆、余琛潇

《小平您好》是今年结题的建党百年的一张创作,1984年国庆35周年的时候,我们看着电视中游行的队伍中突然打出这一面旗帜的时候,人群突然产生了躁动,那个印象一直记忆犹新。小平同志,他是很亲民的一个人,包括他的经济改革,都是和人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小平您好”表达的是这个国家领导人和人民之间很亲近的状态。画面中,有意识的安排了完全没有笑、微笑和大笑的不同人物状态。因为在1984年,虽然人民的生活状况已有所改善,但实际上大家对于曾经自主发展历程中所经历的困苦生活还是很难忘记的,或者说参加这个游行的很多人刚刚可以吃饱饭,可以到城市里面来上学,属于刚刚解困的一代人。所以通过他们所穿的衣服和表情之间,让这一群人和以往的时代之间能够有一种联系,他们也需要有一种历史的回望,同时通过欢腾的人群展现对未来的展望。

关于光线,因为游行时游行队伍是上午11点经过天安门广场,在东西长安街,太阳只能是在画面左上方,当时立即对之前的人物光线全部做了调整。类似这种因素,会让艺术表现受限,但这种主题性绘画创作就像一个戴上脚镣跳舞的人,舞蹈能打动人,恰恰就是因为缺少自由,能在有限的状态里营造出艺术表现的种种可能性,这种矛盾的张力所产生的价值感,使得画面才能够真正被人愿意去阅读。

所以说一幅画里面并不仅仅是故事本身,还包含着艺术创作的态度、方法与视角的转变。从最早,林风眠先生的《摸索》、《人类的痛苦》,他关心的是人类的大使命、大未来、大痛苦,从这种角度来展现历史的意义。像经典的创作集体,尽管大家在那个时代各自为政,但实际上相互之间有一种默默的交流,靠观看的交流相互激发,生发出很多的艺术想象,这变成了一种很重要的创作方式。大家在同一个时代形成了一个创作集体,以不同的形式,不同的面貌,又应对一个时代总的要求。无论从技艺还是从思想方面,是可以实现有效的传承的。重大题材的美术创作要经历重要方法的锻炼,更多的是一种思想认识上的提升,才能够达到艺术表现的良好效果。

讲座现场嘉宾观众合影

整理:佳依

摄影:政涛

大芬美术馆

大芬油画村文化发展中心

唯一官方公众号

- E N D -

欢迎转发至您的朋友圈

长按识别二维码可以关注我们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