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从物理学科中的蒸发理论,到学生教育,你以为相差很远,肖朋生却饶有兴趣,引发了自己关于教育的思考。(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立场。)】
由“蒸发理论”引发的教育思考
肖朋生
自然现象中,发生在液体表面的汽化现象,叫蒸发,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发生,蒸发过程液体需要从外界吸收能量。
从物理微观解释来说,蒸发现象就是液体分子从液面离去的过程,因为组成液体的大量分子都在不停地作无规则运动,每个分子的运动能量都不相同,那些动能大的分子就有可能克服液面引力,脱颖而出,成为空中自由的分子。物理研究表明,液体蒸发得快慢与液体的温度、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性和液体表面的面积有关,液体温度越高,空气流动越快和表面面积越大,蒸发就越快。
用类比思维,如果我们把液体蒸发过程当做是教育过程,把一盆液体视作为一个学校,液体内的每一个分子比作学校内的每一个学生,那么,每一个分子的脱颖而出,就是学生的成才和成功。我们让学生成长和成功的教育就是要像让液体蒸发一样,尽量越多越好,越快越好。怎么做到呢?可以类比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即,提高温度就是激发内驱力和兴趣;增强流动性就是创设优良的外部条件;增大面积就是拓展学生的特长和出路。
如果学校和学生具备了这三个因素,脱颖而出的成才成功就水到渠成了。
一、提高温度就是激发内驱力和兴趣
液体分子之所以能够被蒸发,就是因为每个分子都在运动,有动能,动能大的就先出来,
也就是先成才先成功,提高温度,是增加了所有分子的动能,出来得更快更多,温度低的液体里面的分子也是在运动的,也有动能,稍大动能的也会先出来,先成才成功,但是要慢些少些。说明只要分子在运动,有动能,就会有蒸发,就会有改变,我们当然希望液体的温度高些,这样,蒸发得快和多,也就是学生成才成功得越快和越多。学校和教师如果研究探素出如何激发学生内驱力、提高学习的兴趣和给予好的思维方法及锻造持久的意志品质,就能够让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其内生动能就会增大,并助其快速成才成功。
二、增强流动性就是创设优良的外部条件
有了内部的动能,就有了脱颖而出的基础,如果外部条件优良,又能使其更快更多的分子被蒸发。对学校和学生也是一样,同样的学生,同样具有了内驱力和兴趣及方法,如果学校和班级及家庭的外部环境更加优良,其成才成功当然也就更快更多了。
而这个外部条件包括办学理念是否适合可操,学校管理是否规范严谨,家庭成员是否和睦亲近,学校环境是否优美舒适,教学设施是否齐全适用,班级集体是否团结向上,教师教学是否敬业精业,德育引领是否具体正向,学业评价是否多元鼓励,等等,值得校长、班主任、教师和家长一起思考、研究和努力。
三、增大面积就是拓展学生的特长和出路
液体表面面积增大,是为了给更多的液体分子脱颖而出的机会和出路。作为教育,也要创造类似的条件,给更多学生成才成功的机会和出路。而这些条件是什么呢?我认为,就是要拓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增多技能特长,探素适合不同基础不同特长和不同层次孩子的求学和职业需求,让他们在升学、就业和创业的方向有更多的选择和向往。
所以,学校真的要开好社团活动,每个教师都有义务和责任开设适合学生成长和成才的社团拓展课程,真正让学生在学有余力时还学有特长,也为学习上力不从心或习性不良的学生提供时空,在感兴趣的领域有所特长和突破及向往,为将来的就业及职业的选择与发展增添信心和资本。社会、政府、企业和图书馆及博物馆等也要为学校和学生提供更多的参观和学习实践的便利与优惠,让孩子们有机会有条件充分与社会和自然亲近和交流,走出校园,增长见识,拓宽眼界,促进其更有自主性和创造性。
当然,对于高、初中学生,学校可以适当进行生涯规划引领,通过家长创业和打拼的现身说法,通过成功人士的讲座启发,通过学生自己的自我认识和规划,激发孩子们“心中有目标,眼中有榜样,手中有任务,做中有思维”。
总之,学校教育或者学校的教研课题应该聚焦在如何保障和优化学生成才成功的外部条件、内生动力和出路拓展,当学校把三者有主次的有研究的整体融合得好的时候,一个快速而全面“蒸发”的教育效果就自然显现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