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哈韩的粉丝来说
这个冬天格外冷
#崔雪莉自杀#
带来的震惊还没消化
又传出了噩耗
#具荷拉自杀#
《银魂》里面有一句台词:
有的人活着
就已经竭尽全力了
的确
成年人的世界
没有“容易”二字
但你可能想像不到
#儿童青少年的抑郁情况#
丝毫不比成年人“逊色”
在阳光没照到的地方
他们也在努力寻找光明
“快进来啊!都到门口了,让医生看看啊”
在爸妈的催促声中,12岁的小丁(化名)低着头,一脸不情愿地走进了深圳市儿童医院的心理科诊室。
进了诊室,她默默在墙角位置坐了下来。虽然爸妈多次叫她坐到医生旁边,但她一声不吭,还把身体扭到另一边。很明显,她带着情绪。
眼看气氛有些尴尬,小丁父母忙解释道:
“孩子是被我们骗过来的。她到这里候诊,发现是要带她看心理科,脸色就变了。”
为此,进诊室前,她们刚刚吵了一架。
“她说自己没有问题,不用看心理科。但我们担心呀!”
小丁妈妈发愁地说,孩子平时总是闷闷不乐,回家后就把自己锁在房间,不愿和家人多说一句。
她的饭量也很小,无论什么饭菜,她都是草草扒几口了事。很少听到她喊饿。
最近还出现了新问题:失眠。
每天晚上,小丁在床上翻来覆去,可就是睡不着,一刷手机就到深夜。但是,无论晚上几点钟入睡,她都起得很早。每天凌晨4点左右,她就醒了,之后再也睡不着了。
这样下来,不要说专心听讲了,她整天都晕晕乎乎的,记忆力差了不少。老师也发现了异常,找她谈过几次心,但效果不大。最近她还经常请假,有时连着一个星期都不去学校。
更让人担心的是——前几天,小丁妈妈发现孩子手臂上很多道划过的伤痕。
又惊又怕的妈妈耐心询问下,小丁才吞吞吐吐地说,是自己划的。
“她说了好几次——‘活着没有意义,要自杀’。”
吐完苦水,小丁妈妈带着哭腔说问医生:
“医生,她这样子我们能不担心吗?求求你,帮帮我们”。
一旁默不作声的小丁爸爸,此时也是眼圈发红。
与父母的焦急相反,小丁一脸若无其事,彷佛在听别人的故事。
经过医生诊断,小丁确实患有抑郁症,而且还是重度抑郁症。得知这一结果,夫妻俩并没有太意外,只是皱紧了眉头。
儿童期的抑郁症常常合并焦虑,在临床上,医生会把这些症状称为——
就像是感冒发烧会让身体难受,“情绪感冒”会让孩子心理非常难受。可能会有人以为,像小丁这样的抑郁症孩子只是极少数。
错了!这很常见。
根据心理学界已达成的共识,情绪问题主要高发于青春期及更年期。
来看一组触目惊心的数据——
来源:人民日报官方微博
既然“情绪感冒”这么高发, 为啥我们平时感觉不到?
这是因为——
很多人压根不知道或不相信“情绪感冒”已经缠上自己;
有些孩子清楚自己的境况,但不想让别人(包括父母)知道;
还有些孩子担心,自己的“情绪问题”被公开后,会受到歧视、伤害。
也有些“情绪感冒”的孩子担心,如果去心理科就诊,会被绑起来,送去精神病院;
更有些孩子,感觉自己病入膏肩,谁也帮不了自己等等。
因此,很多孩子虽然有“情绪感冒”,但大多选择默默忍受,从来没有去就诊过。他们的家人或者根本不知道,即使知道,也大多数讳莫如深。
心理科医生为Ta们画了一幅“像”——
性别因素:女性易发
年龄因素:青春期、更年期
遗传因素:父母有情绪问题,孩子更容易出现
个性因素:不良生活习惯和嗜好
精神伤害:受到重大事件打击,精神上受到伤害
成瘾行为:目前孩子的成瘾行为较多,黑白颠倒,饮食不规律,宅在家中不出门等等,都可能导致情绪问题出现。
有些家长可能会问,为什么用“感冒”这个词,难道“情绪感冒”会传染吗?
确实会传染,举个例子,门诊经常会有孩子诉说:
“医生,我的两个好朋友都抑郁症了,我也觉得我情绪低落,想来看看我有没有抑郁症?”。
小丁私下也对医生说过,她的姐姐近1年来有情绪问题,对她的影响很大。小丁妈妈也回忆起来,小丁的两个“闺蜜”,也被医生诊断患有抑郁症。
无论是健康的行为还是不健康的习惯,都具有“传染性”。如果你的朋友都暴饮暴食,那你也很难控制体重。如果你身边的朋友都在戒烟,你也会更容易戒掉。
同样的道理,情绪、思维方式也是可以“传染”的。如果孩子身边的闺蜜、同学经常有消极情绪甚至抑郁症,那孩子也很容易受到影响。
医生提醒,如果孩子有以下情况,可能是抑郁症的危险信号——
① 大部分时间情绪低落,易悲伤,感觉空虚,无望等
② 情绪缺失,对平时喜欢做的事,不愿意再去做
③ 在没有节食情况下,体重减轻明显
④ 经常失眠或睡眠过多
⑤ 易发脾气或反应迟钝
⑥ 易疲劳或精力不足
⑦ 感觉人生没价值,过分的、不适当的内疚
⑧ 难以集中注意力或思考迟钝、犹豫不决
⑨ 有消极想法及行为
⑩ 不愿与他人交往
▽
如果孩子出现的上述症状越多,做父母的就越要提高警惕。如果感觉不对劲,要及时带孩子就医。
按照严重程度,抑郁症可以分为3级——
▽
来源:人民日报官方微博
第一次接触这种病,有些家长虽然心疼孩子,却不知道怎么才可以帮到他。
坦率地说,当孩子出现“情绪感冒”时,家长会比较难做。
这是因为——
出现情绪问题的孩子,其家长一般情绪调控能力欠佳;
而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往往叛逆,经常怼父母,有时家长可能还没有说上一句话,孩子就冷眼相对或大发雷霆,甚至摔门而去。
这个时候,家长能做到的是:接受孩子的情绪。尽量平和,耐得住性子,少说话多做事,尽量活好自己,慢慢影响孩子。
如果孩子配合,多带孩子户外活动;
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多做运动的同时,还要尽量给予适中的挫折,帮孩子慢慢适应;
早期表现内向乖巧的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
多和孩子聊聊天,让Ta尽可能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选择孩子感兴趣的事情,比如读书、画画等,转移孩子注意力,适当宣泄情绪;
帮助孩子找朋友,积极的孩子往往能够更好地带动同伴。
▽
如果孩子的心理疾病症状明显,那一定要带去看心理医生。
很多人觉得,看心理科医生就是默认孩子有“精神病”。更怕这事被别人知道后,孩子会受到歧视。上文中的小丁的父母,也是实在没辙,才带孩子来看心理医生。
其实,就像身体有病要治一样,有了“心病”也并非什么羞于见人的事情。心理问题如果不及时关注,会越来越严重,正所谓“小洞不补,大洞二尺五”。
深圳市儿童医院设有心理保健门诊,如果孩子有“心病”,家长就应该及时带孩子来咨询、治疗。医生会根据孩子的情况,决定具体的治疗方案。
这世界上
并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
即使你是Ta的妈妈
最好的发小、最爱的人
你也没走过Ta走过的路
做完Ta做过的事
如果你身边有这样的孩子
请多听几句多陪伴几次
也许就帮Ta走过最艰难的时候了
来源:“深圳市儿童医院”微信公众号
科普指导:深圳市儿童医院 心理科主治医生 周甄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