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粤港澳大湾区专利授权量(单位:件)
2018年粤港澳大湾区PCT国际专利申请公开量(单位:件)
2015年大湾区内部创新网络
2005年大湾区内部创新网络
原标题:粤港澳大湾区构筑全球最大创新市场正当时
该报告在国内首次系统提出“创新市场”理论体系,具有很高学术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深圳晚报2019年12月23日讯 近日,由国务院参事室指导,国务院参事、国务院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协调小组专家组成员王京生领衔的课题组发布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研究(2019)——粤港澳大湾区创新报告》,该报告在国内首次系统提出“创新市场”理论体系,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报告指出,粤港澳大湾区因“一国两制、三关税区”的独特性,使其在区域创新市场构建上具有两个重大意义:区域性创新市场的结构升级路径探索,以及国际创新市场一体化的区域性探索。前者为全国其他城市群的创新演进路径提供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的经验,后者则为中国与其他国家(地区)共同构建创新市场提供了区域性创新市场构建的实践。
本报今起推出系列报道,分享报告研究成果,以飨读者。
深圳晚报记者 杜婷
1
大湾区企业全球化竞争力提升 深圳位列创新指数首位
今年研究的对象粤港澳大湾区,是世界公认的创新集群。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19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披露,中国深圳-香港蝉联全球第二大创新集群,超过了美国硅谷的圣何塞-旧金山创新集群,排名在日本东京-横滨之后。2019《财富》世界500强榜单公布,129家中国企业入围,其中20家来自粤港澳大湾区。大湾区企业排名整体提升,共15家企业排名上升,其中7家企业排名比去年提升30位以上。从榜单可以看到,从世界级的规模到世界级的影响力,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全球化竞争力在提升。报告指出,粤港澳大湾区整体已进入初等发达经济体水平。如此高发展水平的创新活动,是由以民营企业为主力的“塔型双创体系”驱动的。民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活动构建了试验发展创新市场为主的创新市场体系,与全国的创新市场体系高度一致。
报告对粤港澳大湾区创新进行了评估,综合指数显示,深圳位列粤港澳大湾区创新指数首位,深圳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和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在自主创新方面起着显著的引领作用。
基于联合国的(环境)支撑——(资源)能力——(绩效)价值三元评价系统框架,该报告深入解构粤港澳大湾区创新趋势,发现粤港澳大湾区在创新市场体系建设上,正在逐步构建多层次创新市场,形成多市场驱动模式;在创新市场空间范围上,中心-外围融合互动趋于强化;在创新市场制度构建上,创新的所有制改革不断深化;在创新市场的产业领域上,数字经济持续推动创新变革;在创新市场交易模式上,网上创新交易市场日渐兴起。
2
三大抓手破解创新市场“割裂”难题
报告提出,粤港澳大湾区是以试验发展创新市场为主体,基础研究创新市场和应用研究创新市场为辅的创新市场体系。在这方面,基础研究创新市场是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市场的短板,乃至缺环。而在整体之前的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市场方面,还存在种种市场“割裂”。一种是单一创新市场在空间上的“割裂”,粤港澳大湾区内部各城市创新要素配置存在分割,这种市场分割,或者由于港澳的“一国两制”的制度性因素引致,或者由于地方政府对本地高校等创新资源的限制外流引致,无论是哪一种原因,这种市场分割都影响了粤港澳大湾区内部创新市场的最优配置。另一种是三大创新市场之间的“割裂”,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市场体系的内部分割,或者是由于高校院所知识产权转移转化的体制障碍,或者是由于本地缺乏拥有创新能力的高新技术企业集群引致的需求不足,无论是供给障碍还是需求不足,都影响了三大创新市场的有效和高效运转,抑制了创新的绩效。
目前,粤港澳大湾区通过在广州、深圳、香港、东莞、广州、澳门、惠州、江门等布局大科学装置和国家实验室,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引进建设大学,增加基础研究创新市场的主体,完善区域创新市场体系。同时,通过三个抓手破解创新市场的“割裂”。
首先是持续强化创新市场的中心集聚趋势。从创新市场的角度来看,这种创新的“虹吸效应”并非“坏事”,正是存在市场的规模经济,才能在核心城市形成特定创新市场的低成本优势和边际效益递增的优势。在创新市场构建初期,创新主体的集聚将推动创新市场的中心化。目前深圳和广州已经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基础研究创新市场和试验发展创新市场的中心,两城之间合作的发明专利有292件/年。深圳PCT国际专利申请公开量为20259件,排名第一,体现了在国际创新层面的集聚效应。
其次是逐步消融核心城市联动的外延边界。2008年,粤港澳大湾区内部和合作创新,主要集中在广深(13件)、广佛(41件)、深莞(23件)、广莞(17件)、深港(10件)。2018年,不仅合作规模增加,深港(480件)、广深(462件)、深莞(407件)、广莞(166件)、广佛(92件),而且新增了城市之间的创新合作,如深惠(327件)、广珠(87件)、深珠(78件)、莞佛(40件)、珠中(20件)等,不仅粤港澳大湾区内部创新网络的密度持续增强,小城市群之间的联动距离也在拉长。以地理邻近形成的“叠合、共生”的小型城市群合作圈层为基础,圈层之间的交叉合作逐步深化,城市创新之间的共生共赢态势逐步增强,“多核、多圈、叠合、共生”的模式正在形成,粤港澳大湾区明显的创新中心与创新腹地的区域分工模式,正在形成国际创新网络-区域创新网络-地方创新网络三者相互嵌套的耦合网络模式。
最后是粤港澳大湾区共建创新市场支撑体系。通过在购买房屋、移动支付、银行账户、教育、跨境理财、永居、医疗器械使用、联营法律事务所、建筑职业资格互认、内地执业、保险监管、保险公估机构设立、生物材料通关、人类遗传资源过境等方面的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同城化趋势加快。
3
大湾区创新市场喜提三大突破
首先是产权先行。理清产权是激励的前提,产权变革先行体现为“三个分离”,即: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发明人与权利人的分离,投资人与受益人的分离。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已经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市场所有制改革的典型特征。从2018年主要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技术流向情况来看,深圳吸纳技术17490项,输出技术9777项,是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中吸纳技术项目最多的城市。制度设计推动发明人与权利人地理位置的分离,从专利权人来看,东京汇聚了日本52%的专利,首尔汇聚了韩国36%的专利,深圳汇聚了中国内地29%的专利,通过合作研发、并购、购买等方式获得专利使用权和收益权,有力地激发了创新的活力。投资人与收益人的分离,广州探索放弃研发投资人收益权,广州市开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区域试点,列入试点区域的各高校科研机构可将科技成果转移所得全部用于奖励科技人员,最大限度地保证了科技人员的奖励和报酬等收益。
其次是结构转型,重点指向创新市场的主体结构的转型,以及由此引致的创新市场在产业布局的结构上实现新旧转换。以深圳为例,近年来5G通信技术领域创新投入持续增长,涌现一批以华为为代表的企业,2018年,深圳的5G国内专利公开量163件,在全国各大城市中居第一位,累计专利量476件,超越北京,在全国各大城市中位居第一位。此外,深圳在石墨烯技术、机器人技术、区块链技术等累计PCT国际专利申请公开量方面,均为全国各大城市第一位。大量新兴的技术进入市场,促进了新兴行业的繁荣,加快了创新市场的产业结构转换。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内持续引进高校、实验室、大科学装置等,基础研究创新市场的结构也将从空白或垄断趋于寡头竞争结构,甚至垄断竞争结构,激发了创新市场的活力。
第三是模式创新,重点指向创新市场交易环节上的模式创新,最新的发展趋势集中表现为数据驱动的、无界交易模式创新。模式创新是为了提高技术在创新市场之间的交易和转化,数据显示,广东技术吸纳与输出能力较好,但科技成果转化率仅略高于10%,远低于发达国家和地区40%的水平。因此加快创新市场建设,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需要模式创新。网上技术市场就是一种新兴的模式。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动能的增强,知识产权数量和质量都在持续提升,网上创新市场真正成为配置创新资源的重要平台。
依据主导主体不同,网上技术交易市场分为政府主导型网上交易市场和企业主导型网上交易市场。深圳市南方国际技术交易市场、深圳联合产权交易所等是政府主导型技术交易市场的典型代表,中国(南方)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则是企业主导型技术交易市场的新案例。(南方)知识产权运营中心通过“知识产权大数据+金融+创新+产业”的发展模式,致力于让知识产权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创新成果的流通转化,实现知识产权的价值。
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市场的构建,让我们看到,大湾区的创新战略已经不再割裂地看创新市场的每个部分,而是系统地对待基础研究创新市场、应用研究创新市场和试验发展创新市场的互动关系。这种系统性考量,不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多元参与的共建共享的市场构建模式。基础研究创新市场的产出被视为其他两类市场的投入,其他两类市场将有效需求转化为拉动基础研究的内生动力,每个市场的竞争结构都会影响到其他市场的效率。
2018年主要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技术流向情况(单位:项、亿元)
大湾区各市发明专利联合申请数量构成(2018年)
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的数字化程度
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国内发明专利授权量的情况。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占从业人员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