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的老年性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不断加剧,其发病率也在同步增长。目前我国60岁以上人群中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约为40%~50%,全国骨质疏松症病人超过1亿,男女之比为3:7,其中,80%为老年患者。
但是随着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等改变,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被“骨质疏松”盯上了。
骨质疏松症是什么?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降低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脆性增加和易于骨折的代谢性骨病,临床上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型。
骨质疏松格外“青睐”哪些人?
骨质疏松症的症状及危害
骨质疏松会导致脊柱变形、骨折,可致残,使患者活动受限、生活不能自理,增加肺部感染、褥疮发生率,影响患者生命质量和增加死亡率,也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如何诊断“骨质疏松症”?
很多体检机构采用的是超声骨密度检查,测量部位是双手指或是足跟,这样的检查结果只能作为筛查,不能作为骨质疏松症的最终诊断。如果筛查有问题,建议再到医院做双能X线骨密度检查明确诊断。
骨质疏松应该这样防治
生活方式的调整
多运动:足量的运动可以获得更高的骨量储备,并能有效避免年老后骨量丢失速度过快。
饮食调整:提高维生素D(可增加机体对钙的吸收)、钙的摄入、保持低钠和适合的蛋白质膳食。
多晒太阳:人体90%的维生素D是依靠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后,通过自身皮肤合成的,它们可以促进钙在人体中的吸收,从而起到强壮骨骼的效果。所以即使工作再忙,也最好在上午10点之前、下午4点以后出去晒晒太阳,有益骨骼健康。
其他:避免烟酒、慎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和补充钙剂。
药物防治
口服双磷酸盐类药物。此类药物是目前有效防治骨质疏松的一线药物,可以将骨折风险降低90%,其中临床一线药物便是阿伦磷酸钠,这也是唯一拥有10年循证医学证据的抗骨质疏松药物。
坚持规律复查,长期治疗
骨质疏松是一种慢性病,如果出现了骨质疏松,这时候应该理性对待,坚持长期诊治,力求达到理性的防治效果。
科普指导:龙华区人民医院内分泌科 刘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