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年沧海桑田,恰是风华正茂。影像是对历史最真实的回眸,也是对时代变迁最朴素的再现。南方日报、南方+联合广东省档案馆策划推出系列报道《百年红图·百年伟业》,用影像重温百年风云,用故事讲述初心使命。今天推出第一期《父亲镜头里的抗战》,带大家一起去寻访《地道战》《毛泽东与小八路》等经典红色影像背后的故事。
△1944年,冀中,侦查员活动在津浦线铁路沿线。石少华 摄
一列火车越开越近,上面满载着来势汹汹的日本兵。两名八路军侦察员与他们狭路相逢,却临危不乱,把驳壳枪别在身后,从容地冲火车招了招手。日本兵以为是老百姓在欢迎他们,也兴奋地冲他们挥手。
这张拍摄于1944年的黑白照片,定格了抗战时期冀中平原津浦铁路沿线一个危急瞬间。冒着生命危险拍下这张照片的是红色摄影师石少华。
石少华是广东番禺人。1938年1月,年仅20岁的他带着一台相机和四五十个胶卷,从香港奔赴延安,投身时代洪流之中。
△在香港读书时期和在前线的石少华。
近15年来,石少华的长子石志民的大部分精力,都在搜集整理父亲当年在抗战前线拍下的照片。一幅幅黑白照片,让当年的战地生活,穿越历史烟尘,真切地呈现在今人面前。
这些照片背后有着什么样的真实故事?在建党百年之际,南方日报记者寻找百年红图,倾听石志民讲述父亲镜头里的抗战。
△2021年4月,石少华长子石志民接受南方日报、南方+记者专访,讲述父亲照片里的红色故事。张梓望 许舒智 曾强 摄
▼石少华的代表作之一《毛主席与小八路》,记录了毛泽东在延安时亲切率真的珍贵瞬间。
△1939年,毛泽东在延安和小八路谈话。石少华 摄
1939年中,毛泽东到抗大参加生产运动初步总结大会。刚下车,两个小八路立刻迎上前,高喊“毛主席好!”
毛泽东问:“你们知道我叫什么名字吗?”“知道,你叫毛主席。”小八路异口同声。毛泽东笑了:“不对,我叫毛泽东。”他边说边在手心一笔一画写下了“毛泽东”3个字。一旁的石少华眼疾手快,拍下了这一动人瞬间。
▼石少华的另一组代表作《地道战》,则系统记录了地道战的真实历史细节。
△1943年,冀中,游击队员在地道里穿梭。石少华 摄
这组照片中,有几幅看起来平淡无奇的作品,例如2幅有2个洞孔的民宅土墙特写。当时,摄影材料稀缺,大部分都是靠从日本兵手中缴获,有的摄影师一年只能拍两三个胶卷,他为什么拍下这些“难登大雅之堂”的墙面特写?
经过整理,石志民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正是这些不起眼的细节,完整复原了地道战的全貌,留下了珍贵历史记录。
△1943年,冀中,村民通过年画后的地道口把物品藏到地道里。石少华 摄
这组照片中,有一张经典名作。一位高鼻梁大眼睛的外国人,猫身躲在地道里,紧张地倾听着地道外的一举一动。他是受命到晋察冀来考察地道战的美军观察组成员杜伦上尉。这张照片背后,是抗战中最为残酷的一面。
△1944年,冀中培里村,美军观察组成员杜伦上尉在冀中平原遭到日本军队追袭,被当地老百姓藏到地道中。石少华 摄
1945年1月22日,杜伦上尉刚刚抵达冀中平原上的培里村,行踪就被日本人侦知。凌晨时分,村庄被日本军队围困。危急之际,杜伦随抗日军民转移进地道。
房东老大娘没来得及躲进地道,被日本兵抓住了。因拒不透露地道口,她被剁掉了4个手指。
地道里,有当时冀中军区第九分区司令员魏洪亮的妻子肖哲和8月大的孩子。孩子吓得大哭起来,肖哲紧抱住孩子,用乳房堵住孩子的嘴,防止日本人听见。当天下午,他们脱困后才发现,肖哲怀中的小孩早已憋死。
△1943年,冀中,游击队员从地道转入房上战斗工事。石少华 摄
黑白影像直接地呈现战争,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民族危亡之际,石少华将相机作为武器,以照片作为载体,为救亡图存而呼唤和抗争。
“当年的摄影师常常跟着战士们甚至是突击队一起冲在第一线。”石志民说,每次出去采访前,父亲和战友们都会互相认真告别。父亲是这么解释的:“这种告别不仅是对友谊的珍视,还有一种决心。无论发生什么事,这条路希望活着的人能继续走下去。”
△1941年,冀中,正在站岗放哨的儿童团员。石少华 摄
1962年7月24日,石少华应邀到毛泽东主席家中作客。吕厚民 摄
【摄像】张梓望 许舒智 曾强
【剪辑】许舒智
【文字】张迪仇 敏业
【视觉设计】谭唯 吴颖岚 潘洁
【执行】张梓望 罗斌豪
【统筹】曾强 曹斯 王辉 王良珏
【策划】罗彦军 罗文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