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如何做到“高效阅读”?是中小学生、阅读与写作爱好者等广泛关注的重点。中学语文高级教师陈冬平从“看”“读”“品”“究”等方面和网友分享了自己的观点。】
高效阅读,该从何处入手
陈冬平
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习得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对于阅读,广大教师、家长大多是持开放态度的,都希望自己的学生、孩子能够多读书、读好书,从阅读中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汲取营养,锻炼思维,学习写作等等。这是十分喜人的现象。
具体到阅读本身,怎样阅读才能做到省时又高效呢。这其中也是有规律可循、有办法可想的。下面,我对如何做到“高效阅读”作一点初浅分析和探讨,以期对中小学生、阅读与写作爱好者、语文教师同行和广大家长有所帮助和启示。
一、“看”文章“外表”
一篇文章在手,阅读之前,不妨先看看她的“外表”,看题目,看结构,看篇幅,看表达。初略感知“外表”,会有一个直观印象。
一看题目。从题目可以推知文章主要内容和作者所持观点,看题目有无新意,观点是否正确。题目与文章内容是否相符,有没有文不对题的现象或者“标题党”的嫌疑。一般情况下,题目是文章内容的浓缩和概括。题目可视为文章的“文眼”。
二看结构。在初步感知文章题目的基础上,再来看看文章的结构。例如,文章分了几个段落,开头怎样写的,结尾有何特点。中间几个部分是如何“瞻前顾后”放射状支撑、衔接前后文的。文章的脉络、顺序如何安排。
三看篇幅。大体感知文章的长短,篇幅如何。常见文章为千字文,小学生习作一般要求三百到五百字,中学生作文一般要求六百到八百字。篇幅长短与学生认知规律和表达能力有关。对于相应篇幅的文章可以多读读,看看人家是怎样布局谋篇的,好的文章可做范文研习。
四看表达。从写作方式方法看,文章有何特点。围绕中心,作者运用何种表达方式来写人记事(记叙类文章),用了哪些方法来说明事物的特征(说明类文章),怎样运用恰当的论据来证明观点(议论类文章)。哪是详写,哪些略写等等。
二、“读”文本内容
在大体把握文章“外表”的基础上,进入文本阅读。根据时间,可以快速浏览,可以慢读细读,也可以先快读后慢读,对文本的初略印象做出扩展和“补充”。明确文章属于哪一类文体,记叙类,说明类,还是议论类。抓住文体特点,反证文章个性。调动知识储备,做好文本探究。
第一、记叙类文本。抓住人物特点: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活动等描写。文本重点写了哪一点或几点;抓事件过程:理清记叙类文章六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看看文本在哪方面笔墨较多,有何特点。通过人物描写和事件叙述,既能够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情感向度,还可以初略把握文章的写作特点。
例如,鲁迅先生《藤野先生》一文中对人物的描写:其时进来的是一位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
这段描写,包括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等,简洁而有表现力,对刻画人物形象很有帮助。
第二、说明类文本。抓住文章是否如实的反映了客观事物,是否把事物的特征、本质和规律性说明得准确明白,给读者正确无误的认识。尤其要注意抓住事物的特征,使得要说明的事物有效区别于别的事物,《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都是分别抓住了我国石拱桥和苏州园林的特征: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副完美的图画。
说明事物或者事理,要注意作者运用了哪一些说明的方法:打比方、分类别、列数字、下定义、引资料、作比较、绘图表等。选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可以将事物或事理说明得更清楚、更准确,使文章更具有科学性。
第三、议论类文本。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看文本属于立论文章还是驳论文章,看作者运用了哪些论据、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看中心论点与分论点、论据与论点之间的关系。
把握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明了作者提出了什么观点,用了哪些论据,论据与论点之间是不是正相关、正合适;或者反驳了什么观点,所举论据能不能有效支撑反驳的理由。
议论类文本,一般都遵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途径来布局谋篇。这是文章的内在脉络,阅读的时候要学会理清,把握文脉气韵的内在走向。
三、“品”关键词句
要做到“高效阅读”,还要留意文章中的重点词句,或者说是关键词句。通过关键词句,把握文本精髓,作者倾向,情感路径。举个例子加以说明。
唐·李白的《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这是一首流传千古、老少妇孺皆耳熟能详的诗歌。阅读这样一首简洁、明快、朴素的诗,从哪里着手,捕捉她的精髓,感受她的妙处呢。
我们可以找一个关键词——“忽”,看看她背后深藏的不尽之意,是不是有助于我们完整理解整首诗。
一个“忽”字,可以说明:李白乘舟离开,是没有跟汪伦特意约定的,至少没有讲清什么时候起碇远行。这符合李白的个性和汪伦的身份。李白放达潇洒,随心所欲,不拘礼节,说走就走;汪伦乃一介村夫,也有说他是“土豪”的,反正非官非士,也是不会讲究迎来送往程式化礼节的。
一个“忽”字,能够包含:李白既有听到汪伦歌声后的“突然”,更有心理感受上的“惊喜”。既然没有约定出发时辰,李白随时离开也就正常。但是,也许汪伦酒醒后,突然想到好友李白要离开了,那我还是应该去送送他。所以,没有事先约定的惊喜更让人感动、难忘。难怪李白一激动,就近取譬,随口吟出了“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千古名句。
一个“忽”字,预示了汪伦踏歌为李白送行,既出于意料之外,又处在情理之中。一个“忽”字,联系了主客双方,贯通了身感心知,实在是需要抓住好好揣摩的。
四、“究”深层意味
要做到“高效阅读”,就要用心留意文本传递的完整信息。不能仅仅停留在感知表面的故事情节——“表层信息”,更要用心捕捉文字背后隐含的言外之旨——“深层意味”。
一要注意作者通过特定景物来巧妙传情达意。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为什么很多作家、诗人在文章和诗词中都爱写到太阳和月亮呢。太阳落山是黄昏。“黄昏”与“夕阳”又是意味着什么呢?它们仅仅是为了表示时间吗?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等等,都写到“夕阳”和“黄昏”。
但是,联系全章、全篇,认真阅读,细细揣摩,你就会发现,“夕阳”和“黄昏”不仅仅只是表示时间,而是包含了“乡愁”、“思念”等更为丰富、深厚的意味。
二要注意透过人物动作、语言等捕捉文本隐含的深层意蕴。
苏轼的《方山子传》中,写了一位“隐士”“方山子”。苏轼与“方山子”早年认识,“方山子”“世有勋阀”、“园宅壮丽,与公侯等”,“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但他“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苏轼因为“谪居于黄,过歧亭,适见焉”。苏轼惊问“方山子”“何为而在此”?“方山子”同样惊奇于苏轼怎么到了这个地方,苏轼“告之故”——是因为贬官而到此。“方山子”听后,“俯而不答,仰而笑”。
细细品味,你会发现,“方山子”这个“俯而不答,仰而笑”的动作描写大有深意:我主动放弃荣华富贵隐居深山老林,没想到你一心报效朝廷,却也因故被贬到了这荒村僻壤,咱们不是殊途同归吗?人世间的事情就是这么奇妙,对人生的体察与感慨,还需要用语言来赘述和表达吗?
“方山子”与苏轼,一个是能得官、可富贵而主动放弃,一个是在官为官而被贬谪。“想法”不同,“结果”一致。所以,“隐者“方山子”在得知了苏轼的遭遇后,不发一言,只是“俯而不答,仰而笑”。这一连串动作,既生动传神,又暗含深意,包含了多少人生感慨。这对刻画人物、突出主题,无疑是极有帮助的。
捕捉到了这一点,我们阅读和理解文本就更进了一步。
关于作者
陈冬平,深圳市桂园中学党总支副书记,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湖北师范大学兼职教授,湖北工程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兼职教师。广东省“点灯人”校园阅读推广人。深圳市作家协会会员,深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深圳市文学学会会员,深圳红学会(发起人)会员。《诗刊》中国诗歌阅读馆“诗歌辅导员”,《好作文》杂志特约编委。“深圳校园十佳文学少年”“优秀辅导老师”,深圳市罗湖区“优秀督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