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图读懂宝安区“十四五”规划纲要
2021-08-18 09:06
来源: 深圳晚报

一图读懂宝安区“十四五”规划纲要

人工智能朗读:

发展目标

●2025年,基本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区先锋样板城区,“一轴四廊五核多节点”发展格局基本形成,“一主、两优、六特色”产业体系纵深推进,湾区核心引擎功能和城区魅力彰显,民生福祉更加丰厚,人居环境更加优美,城市治理更加安全高效。

●2035年,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区典范。

●到本世纪中叶,打造成为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卓著的全球标杆城区。

过去的五年,宝安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国家、省、市各项工作部署,积极应对风险挑战,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接续奋斗,胜利完成“十三五”目标任务,各项事业实现大发展、大提升、大跨越。

“十四五”时期,宝安区将抢抓“双区”驱动、“双区”叠加、实施深圳综合改革试点和前海建设等重大历史机遇,推动宝安在新时代走在前列、新征程中勇当尖兵,以新担当新作为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1

坚持重点突破,打造大湾区融合发展核心引擎

1.构建面向未来的湾区核心城区

·燕罗智造生态城

·茅洲河生态科技走廊

·会展海洋城

·松白路科技创新走廊

·石岩科创城

·空铁门户区

·滨海科技文化走廊

·107发展主轴

·深中产业拓展走廊

·宝安中心区

2.强化大湾区国际门户枢纽地位

·建设联通世界的立体交通枢纽

·宝安区高铁及城际铁路网

·建设与湾区互联的重要通道

·宝安区“八横六纵”高快速路网

2

深化改革开放,融入大湾区深度协同发展格局

积极承担深圳综合改革试点任务,着力深化“放管服”改革、营商环境改革等经济社会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构筑制度型开放新优势,主动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联手港澳共建共赢、合作互利。

·全面深化改革激发新动能

·打造更高水平的开放平台

·加强与市内区域协调联动

·实现珠江口两岸深度协同

·培育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

3

聚焦数字赋能,构筑高端高质新经济产业体系

顺应科技革命、产业变革、消费升级趋势,着力优化供给质量,畅通经济循环,加快构建数据驱动发展新方式,不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构建“1+2+6”产业体系。

“1+2+6”产业体系

一大主导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两大优势产业:智能制造+高端服务

六大特色经济:数字经济、会展经济、海洋经济、临空经济、总部经济、文旅经济

4

主攻产业创新,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支撑区

聚焦科技创新应用环节,以超常规力度补齐重大创新平台短板,强化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综合创新生态体系建设,做强“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深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提供重要支撑。

◆打造湾区科技成果转化首选地

◆建设湾区高技术产业研发重镇

◆进一步优化区域综合创新生态

◆建设有活力的高端人才集聚区

5

提升城市功能,增强现代城区综合发展承载力

1.完善面向未来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实现5G网络高质量全覆盖,5G基站建设密度全市领先

·构建更高标准的供水保障、防洪排涝、能源供给体系

2.构建便捷高效互联的综合交通体系

·完善“九横十纵”干线骨架路网

·轨道运营里程达到107.16公里

·“智慧路段+智慧路面+智慧路口”

三位一体新型道路体系

3.推动国土空间集约利用和提质增效

·力争直接供应用地达235公顷,空间储备用地970公顷

·完成综合整治用地不少于12.1平方公里

·新增更新单元计划规模不少于750公顷

6

崇尚兼容并蓄,彰显滨海现代城市文明新特质

1.涵养宝安“深港文化之源”

·推动沙井·金蚝小镇保护提升工程建设

·筹建宝安博物馆

·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2.推进城市精神文明建设

·开展市民文明教育和文明城市创建

·构建文明有序网络生态环境

·打造志愿服务先行示范城区

3.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新增公共文化设施面积30万平方米以上

·打造公共文化艺术活动品牌

·实施文化“百千万”工程,升级“文化春雨行动”

4.打造湾区知名体育强区

·打造“十大街道健身步道”“十佳社区文体广场”

·推动中国足协足球训练中心入驻宝安

·积极引进帆船、帆板、赛艇等海上项目落户宝安

7

聚焦人民关切,筑造新时代民生幸福共享家园

1.教育提速提质实现善育优教

·公办园和民办普惠园在园儿童占比达85%

·新增18.7万个公办义务教育学位

·新增普通高中学位1.14万个

·构建以城市学院为龙头的“1+10+124+

N”职业训练体系

·推动深圳创新创意设计学院建设

2.健康加快扩容实现病有良医

·社康机构总数达180家

·新增病床4500多张

·基层公立医疗机构全部创建甲等医院,

三甲医院5家以上

·建设全国首家空海救援医院

3.住房量质齐升实现住有宜居

·推动公共住房建设项目

·每年推进一批老旧小区综合整治提升

·全面实施村改居小区物业服务星级评定

4.养老多元优化实现老有颐养

·街道长者服务中心覆盖率达到100%

·每千名户籍老年人口养老床位数达到80张

·加快区级公办养老机构春晖苑等项目建设

5.弘扬社会关爱实现弱有众扶

·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政策

·推动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区

·打造湾区妇儿友好型城区

·完善兜底民生保障体系

8

夯实法治基石,打造社会治理现代化样板城区

坚持依法治理、系统治理、智慧治理,切实推动城市管理向城市治理转型,强化城市公共安全保障能力,营造规范有序、公开公正、和谐高效的法治环境,建设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先进城区

◆打造民主法治示范样板

◆优化基层治理宝安模式

◆加强城市公共安全建设

◆推动“韧性城区”建设

◆树立湾区智慧治理标杆

9

践行绿色低碳,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典范区

1.打造美丽宜居生态宝安 “一核两心三带四廊”生态空间格局

一核:中部山水生态核(铁岗、石岩水库生态保育核心区)

两心:北部罗田中心、东部阳台山中心

三带:西部生态活力海岸带、中部生态城市景观带、东部生态山水景观带

四廊:茅洲河、福永河、西乡河、新圳河4大河流生态廊道

◆新建和提升改造城市公园、社区公园35座

◆建设一批碧道建设重点工程

◆建设海绵城市先行示范区

2.加强环境全面精准治理

3.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4.促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5.完善环境保护体制机制

(孙中春)

手机扫一扫打开当前页面
[编辑:马静欣]
推荐阅读
  • 民生温度取决于落实力度_深圳特区报数字报 

    政府不仅将继续在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保障、优化医疗健康服务供给、加强安居宜居保障、推动基础教育扩优提质等广大市民关心关切的民生问题上兜底保底,还积极呼应民生新需求,加紧补齐民生短板,朝着保底以外更高的民生需求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