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写 | 25年前的115万元分红款去哪了
2022-01-07 08:41
来源: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特写 | 25年前的115万元分红款去哪了

人工智能朗读:

“当年的那115万可算有个说法了。”见到来回访的纪检监察干部,杭州市萧山区河上镇大桥村的瞿大爷不停感慨,这个盘踞在他心头25年的心结终于解开了。

日前,萧山区纪委监委信访室接到了瞿大爷的实名举报,反映1995年前后,大桥造纸厂法人代表陈某涉嫌通过虚假手段贪污115万余元。“他提供的资料有一定依据。”河上镇纪委副书记陈键介绍说,“不过事隔20多年,取证不是件容易的事。”

“115万可是一笔巨款,既然有依据,就要调查清楚,给举报人一个安心的交代。”在区、镇两级纪检监察组织的联动下,造纸厂“贪污”一案重新进入办理流程。

考虑到瞿大爷如今已经90岁了,工作人员便直接到他家中当场受理业务。

“纪委的同志啊,这件事情虽然过去25年了,我年纪也一大把了,但是我心理上还是过不去,这100多万那会儿可是个大数目,都是我们老百姓辛苦赚来的血汗钱,说没就没了我是要讨个说法的……”瞿大爷说到激动处老泪纵横。

然而,如今被反映人陈某已经72岁了,涉事的其他当事人不是过世,就是年逾古稀,陈年旧案的证据要怎么找?从哪里开始找?

“大家先不要着急,造纸厂既然成立过,一定是有相关材料的。就算厂里没有,村委会也会有记录。我们可以兵分两路,一方面向村里老人、当时在厂职工了解情况,另一方面去村委查下当年的资料……”在镇纪委书记陈军的指导下,调查组渐渐厘清了思路,制定了谈话方案、调查方案以及整体的办信方案。

随后,调查组通过一次次的下村走访,终于辗转找到了当时在造纸厂工作的职工,25年前的“贪污”真相终于揭开了面纱。

原来当时大桥造纸厂在分红时,为了尽可能保障村民股东的利益,对外称将分红款作为乡村款上交大桥村村委,但实际仍算作分红款。这就为接下去的工作指明了方向,只要找到实质性的证据,就可以证明了。

在翻阅了数十箱资料后,调查组终于看到了“1995年大桥造纸厂股金利息、红利支领清单”的字样,上面有大桥村每户村民的领取签章,累计金额正好是115万元,和举报的金额分毫不差。

瞿大爷看到这份陈年清单后也终于安心了,于是有了开头的那一幕。

“只有坚持还原每一个信访的事实,挖掘每一个案件背后的故事,才能和群众更贴心,才能为群众办更多的实事。”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手机扫一扫打开当前页面
[编辑:刘晓宇]
推荐阅读
  • 全市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教育整顿总结会议召开_深圳特区报数字报 

    教育整顿开展以来,在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省纪委监委和市委领导下,市纪委监委坚持高位统筹、系统谋划,坚持淬炼思想、锤炼党性,坚持刀刃向内、自剜腐肉,坚持靶向施治、纠治并举,坚持有机结合、贯通融合,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和纪检监察干部提高了政治站位、砥砺了初心使命、锤炼了党性觉悟,…

  • 罗湖区纪检监察系统“清风讲堂”开讲_罗湖社区家园网 

    据了解,下一步,区纪委监委将用好“清风讲堂”这个崭新平台,陆续推出包括新入职青年干部学习培训、基层纪工委和社区纪委专题培训等多种方式的全员培训,让以讲促学、以学促干、教学相长成为常态,突出党建品牌引领,锻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铁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