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江水电站是建国后中国自行设计、自制设备、自主建设的第一座大型水力发电站,水电站位于杭州建德市新安江镇以西6公里的桐官峡谷中,一江碧水逶迤东去,宛如一个巨大的天然空调。
新安江水电站
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就有她
新中国成立之初,上海的电厂是被敌人袭击的重要目标。1950年2月6日,来自国民党的敌机空袭,杨树浦火电厂与闸北火电厂损失惨重,市区大面积停电。2月21日,闸北电厂再度遭到轰炸,一个月后才修复发电,给上海市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严重损失。
当时,华东军区司令员、上海市市长陈毅曾亲自视察被轰炸的杨树浦发电厂。如此困境,让人意识到,单靠火电厂无法保障华东地区电力供应,必须发展水电才能在上海的电厂被破坏时顶上去。
然而,在以平原为主的长三角地区,适合开发水电的选择不多。于是,解放前就被水利专家关注的新安江水利资源,成为开发选项。
新安江水电站建设初期进场施工的场景
新安江水电站兴建前,浙江省只建设过两个规模不大的水电站,一个是1950年开工兴建的装机容量为200千瓦的金华湖海塘水电站,一个是1951年开工兴建的装机容量为3万千瓦的黄坛口水电站。
装机容量66.25万千瓦的新安江水电站,其规模不仅大大超过当时我国已建、在建的水电站,也超过了被誉为苏联水电里程碑的第聂伯水电站。
中国人能否以自己的勘测、设计、施工、制造力量来完成这座大型水电站?被视为新中国水电开发试金石的大型水电站落户新安江,并不是轻率的决定。
1957年,新安江水电站的建设者们
1952年,新中国再度启动新安江水电站的勘测研究和开发论证。几经讨论,装机66.25万千瓦量级水电站方案被最终确定。1956年6月20日,应电力工业部请求,国务院批复同意将原为国家第二个五年计划建设项目的新安江水电站工程,提前列入第一个五年计划和1956年计划,工期五年。
3年建成“三自电站”
从1956年下半年起,全国各地的建设者赶赴新安江加入这场位于浙西峡谷间的伟大建设。1958年末,新安江水电工程局达到最高职工数20050人。
当时国民经济基础十分薄弱,电站建设经验也极其匮乏,建设者充分发扬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创造了一项又一项的建设奇迹。
“基础开挖时期,采用昼夜三班作业,高峰时投入手风钻180余台、开挖工人3500余人,最高日开挖强度7571立方米,仅用了22个月便完成全部开挖工程。”项传发说。
成为国家主人的劳动人民,希望改变国家落后面貌的心情是迫切的。原本计划5年工期,建设者们提出争取3年完成。为实现1960年发电,在1958年的建设高潮中,响应工程局党委的号召,干部和工人“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商量”,三分之一的机关干部分赴生产第一线。被分配到电站机要处的项传发自告奋勇地上了工地浇捣队。
周总理题字鼓舞斗志
“新安江水电站建设开工后,遇到的困难特别多。”项传发说。
风钻不够,工人们就挥动18磅榔头,将钢钎扎进岩石,打出一个个炮眼;没有挖土机、汽车,就用簸箕装渣,肩挑背扛;没公路,就发明了滚轮的方法运送设备;缺少大马力吊机,就加粗钢丝绳来吊。
用铁丝做铁芯,用铝线代替铜线做电焊机。为了不错失第一个枯水期,在机械化、自动化混凝土生产系统建成前,工人们“创造条件,土法上马,先土后洋,两条腿走路”,采用人工采挖砂石料、小型拌和机拌和混凝土、汽车和手推车运输等办法,将浇捣拦河大坝的时间提前了半年。
施工环境的恶劣没有吓住建设者,但贫乏的施工资源倒是常常困扰着建设者,特别是在1959年上半年,连续降雨,洪水冲击施工中的围堰及坝段,左岸坝头突然塌方,20多万立方米碎石填满了施工中的左岸基坑。
周恩来总理到新安江水电站工地工棚视察
在工程党委会同技术专家向省委领导递交了一份情况报告后,4月9日,周恩来总理亲临工地视察,解决了水泥短缺问题,并写下了激动人心的题词:“为我国第一座自己设计和自制设备的大型水力发电站的胜利建设而欢呼!”
这幅题字,至今还悬挂在电厂的首台水轮发电机(4号机)旁,几十年来鼓舞着建设者和水利工作者的斗志。
周恩来总理为新安江水电站的题词
来源:钱江晚报
编辑整理:胡洁贞
校审:姜媛媛 朱斌
本文由前海控股编辑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来源
▼
更多精彩推荐,请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