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首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选址大鹏湾 大鹏湾将建逾49公顷海上牧场
2022-08-22 08:09
来源: 深圳晚报

深圳首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选址大鹏湾 大鹏湾将建逾49公顷海上牧场

人工智能朗读:

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2年8月22日讯(深圳晚报见习记者 魏羽辰)近日,深圳首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相关建设事项的公告在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官网发布,公告显示项目选址于大鹏湾海域,用海面积逾49公顷,将建设人工鱼礁。

“海洋牧场”这一概念,最早可追溯至20世纪40年代。在众多学者先后提出“水就是生物的牧场”“海洋农牧化”等理念后,结合国内外先进经验,最终形成了“在一定海域内,像在陆地放牧牛羊一样,对鱼、虾、贝、藻等海洋资源进行有计划和有目的的海上放养”的“海洋牧场”建设理念。2021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特别提出,要优化近海绿色养殖布局,建设海洋牧场,发展可持续远洋渔业。

据了解,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创建工作启动以来,已创建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153个,主要包含增殖型、养护型、休闲型三大类。2018年12月27日,深圳市大鹏湾海域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获批为第四批“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

大鹏湾在建设海洋牧场方面,有着天然的渔业资源优势。大鹏湾附近的大鹏半岛坐拥133公里的海岸线,四周水域地处东南亚近海珊瑚礁群黄金区域边缘,平均水温为25℃~27℃,属珊瑚生长的最佳水温范围。依托良好的生态培育条件,大鹏湾国家级海洋牧场作为全国首个以珊瑚为主题的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在发展渔业的同时,更加突出“养护”特色。

近年来,大鹏湾通过投放人工鱼礁、增殖放流等方式,每年汇入大批量鱼虾苗,使得珊瑚、黑鲷、石斑鱼、海鳗、曼氏无针乌贼等水生生物的栖息地和渔场环境得到更高程度的修复,渔业种群资源也有明显增殖趋势。目前,大鹏湾已累计养护人工礁盘28座、珊瑚1万余株,湾内鱼类、甲壳类、头足类、贝类等游泳生物超过190种,藻类等浮游植物超过130种,蜂巢珊瑚、角蜂巢珊瑚、陀螺珊瑚、滨珊瑚等珊瑚超过60种,重点珊瑚分布区活珊瑚覆盖率达到50%,生态资源愈加丰富。

未来,海洋牧场的建设将带动传统渔业转型升级,水产苗种培育、海洋信息电子制造、旅游观光、海工装备研发制造等相关产业发展,为形成渔业资源与海洋生态和谐共生的良好格局提供建设条件,也将为大湾区布局以水域生态牧场为核心的跨界融合产业链条,提供发展的新模式与新机遇。

[编辑:谭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