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
爱心之城:志愿红成为最靓丽色彩
▲志愿者在大鹏官湖沙滩开展保护环境净滩行动。
深圳志愿服务一直走在全国前列。30多年来,这里诞生了第一批国际志愿者、第一个“义工服务市长奖”、第一张电子志愿者证、第一批地方性志愿服务法规……“志愿红”,可以说是深圳最靓丽的色彩,也是志愿者心中指引方向的一道光。
在深圳,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志愿者群体,找到了自己的价值,也让这个群体逐渐成为深圳的一张闪光名片。当前,在这个常住人口不到1800万人的城市里,已有志愿者283.9万人,志愿服务组织1.5万多个,每天在线可供市民参与的志愿服务项目达1657项。今年春节以来,全市累计20.6万名志愿者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贡献志愿服务时长超697万小时,其中“90后”“00后”青年志愿者占六成以上;1400余支青年突击队、3.8万人成建制奔赴疫情防控一线;成立220个临时党支部、325个临时团支部向驻地社区党组织报到……在疫情防控的道路上,深圳“党旗红”“志愿红”交织,释放出勃勃生机。
经过30多年的发展,深圳的“志愿者之城”建设目前已经进入了4.0时代,全面启动深圳志愿服务立法工作;构建新型基层治理体系,同时立足福田、罗湖、南山、龙华等4个区试点推进社区(小区)志愿者联合会建设;系统性实施志愿者礼遇计划;推动市志愿者联合会探索建设新型法定机构……走过30多年的风雨,“志愿者之城”正在绘就崭新的画卷。
【绿色】
低碳之城:留住“绿水青山”挖掘“金山银山”
单位GDP能耗、碳排放强度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3、1/5,空气质量居全国特大城市之首,绿色建筑超1.4亿平方米,全市上路行驶的新能源汽车总量超过54.4万辆,全国首个开市的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市场,首个可以科学衡量“绿水青山”价值的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制度体系,国家首批低碳试点城市,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一串串绿色成果,仿佛深圳身上的“低碳勋章”。
目前,核电、气电等清洁电源装机占全市电源总装机容量比重达77%,工业领域高耗能、高污染落后产能淘汰力度持续加码,率先实现公交车、出租车纯电动化,绿色建筑规模位居全国前列。
截至今年8月17日,深圳碳市场碳配额累计成交量6788万吨,成交金额15.57亿元,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累计成交2892万吨,碳市场活跃程度居全国前列。
今年1—6月,深圳PM2.5平均值为15.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3.8微克/立方米,是我国特大及以上城市中,首个达到世界卫生组织第三阶段指导值区间的城市。
全国首个碳普惠授权运营平台“低碳星球”上线半年间已吸引近100万名市民参与减碳行为,累计减少碳排放130吨,相当于260亩森林半年的减碳量。
▲深圳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