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改革开放40多年来,深圳不但创造了经济发展的奇迹,也创造了文化发展的奇迹。一批批文艺人才扎根特区建设发展、挺立改革开放潮头,结下深圳文艺事业的丰硕果实,持续推动着深圳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
我们特此开设专题文艺品牌栏目《深圳文艺家》,从深圳文艺家的成长、奋斗历程和艺术成就等角度,深入探索、挖掘背后故事,展现深圳文艺家精湛的艺术素养和精彩的艺术心路,让艺术之光闪耀在城市的星空。
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2年9月29日讯(记者 钟亚萍 实习生 徐樱耘 魏如玉)古色古香的金色屏风前,一桌、一扇、一醒木,相声、评书,《三侠五义》《隋唐英雄》《岳飞传》……每周六、日晚上8点,只要人在深圳,刘昭便会准时出现在罗湖桂园街道“笑笑吧”的舞台上。合辙押韵的台词,搭配跌宕起伏的剧定,惹得台下观众笑声不断。
扎根深圳30年,刘昭的北京口音依旧浓厚,生活中的他虽未着长衫,举手投足谈笑间仍是十足的说书人模样,曲艺于他已然融入血液中。
刘昭。(受访者供图)
出身世家 倔强说书人逆流南下
“爸爸唱武生,妈妈弹琵琶,从小在山东省京剧院大院长大。”刘昭是在济南长大的北京人,出身戏曲世家,到他这儿已经是第五代。自幼生活在剧团,白天看排练,晚上看演出,耳濡目染之下,曲艺文化便早早地在刘昭心中扎下了根。
“七岁时,我被选入电台少儿广播剧培训班,当时有电视的不多,家家都听广播剧、相声、京剧;我九岁开始录广播剧,相当于正式进入文艺工作。”七岁学艺,九岁登台,这些经历为刘昭奠定了良好的曲艺功底,也让他最终走上了曲艺之路。
刘昭。(受访者供图)
1986年,16岁的刘昭考入有着中国曲艺界“黄埔军校”之称的中国北方曲艺学校(后改名为“天津艺术职业学院”),成为该校第一届学员,主修评书、副修相声、快板和小品。经过四年专业学习,刘昭成为第一批国家颁发学历的说书人,被分配到山东省曲艺团,正式开启了自己的曲艺生涯。
“北方的曲艺人才太多了,而南方曲艺市场是一片有待开垦的土壤。”1992年,恰逢深圳的老舍茶馆开业,经父亲的一位旧友介绍,刘昭看到了这个改革开放前沿城市的曲艺发展空间,毅然南下寻梦。
师承名门 找寻北方“包袱”水土不服的南方“解药”
“初到深圳,我介绍自己是说相声的,竟被本地人误以为是‘相面’的,因为当时他们没有接触过,所以不懂。”刘昭为深圳带来了曲艺的种子,但北方曲艺能否在这找到落脚之地仍要打个问号。摆在他面前的,是文化差异所带来的考验。
刘昭。(受访者供图)
起初,刘昭表演的是字正腔圆的京味儿曲艺,加上语速偏快,不少深圳观众表示“听不懂”。为了解决“水土不服”,刘昭就经常到菜市场、茶楼去听、去观察,琢磨广东话的语言特点,融合进当下流行的北方曲艺,形成深圳观众喜欢的风格。
“那时候,很多广东人不知道马三立、侯宝林,却知道马季的‘宇宙牌香烟’,这说明改革后的新相声更易于理解。”“周星驰的‘无厘头’为什么所有人看了都会笑?所以并不是南方不懂幽默。”刘昭也从香港电影中汲取了不少灵感,又在表演中融入丰富的肢体动作,将现实的笑点加入作品中,获得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
在起初的几年,刘昭大多在歌舞厅里表演曲艺,随着名气的打响,陆续得到了一些庆典、晚会的邀约,在电视上也经常露脸。1997年,著名相声艺术家姜昆来深圳演出,在一位热爱曲艺的老板引荐下,刘昭过硬的业务能力和精彩的表演引得姜昆连连叫好,当即便收了这个徒弟。每逢姜昆来深圳,刘昭都会在后台把自己最近排的节目表演一遍,请老师点评指教。
“我7点多去给老师行礼,一进门就看见桌上两张A4纸,正反两面写满了密密麻麻的英文单词,原来老师早上4点半就起来学英语,7点吃完早饭,8点开始一天的工作,中间还要插空锻炼。”谈起姜昆老师,刘昭总是带着敬畏之情,老师虽已功成名就,但未曾懈怠,仍勤奋好学。刘昭也因此保持着每天看书不低于3小时的习惯;在家打扫卫生、做饭时嘴上也不闲着,背词、讲故事、绕口令……几碟饭菜上桌,一段故事也就讲完了。
刘昭与师父姜昆合影。(受访者供图)
2012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刘昭与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刘兰芳在一次座谈会上结识,并同台表演。刘昭的演出给刘兰芳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晚聚会结束后,刘兰芳专门让刘昭来到宾馆房间,对刘昭进行评书创作指导,并留下名片。此后,刘昭多次到北京拜访刘兰芳,两人由此结下了师徒情谊。“我在刘兰芳老师身上看到的是责任、是传承,我也一定会把曲艺发扬光大。”
扎根社区 用评书讲好人民故事
“评书讲的是人情世故,20出头的小伙子说评书,不服人,没人听。”最初为了生存,刘昭主要表演短小轻快的相声和快板,几乎没有说过评书,随着生活好起来,便开始投入评书的创作表演。
在罗湖区文联的支持下,依托罗湖区桂园街道提供的免费场地,2012年,刘昭创办了“笑笑吧”公益曲艺室内小剧场。没有任何宣传,每周两场演出就这么静静开演。刚开始没人看,刘昭照演不误,“只有上了台才知道哪里要改进”,慢慢地一传十十传百,大家都知道罗湖区“有个说书的”。每场演出结束后,刘昭自己再将桌椅板凳复位、清理现场,在传播曲艺的道路上走得“痛并快乐着”。
刘昭在“聚艺堂”舞台上表演。(受访者供图)
2014年6月,罗湖区曲艺家协会成立,刘昭担任协会主席,有了更好的展示平台,也有了更大的责任。“曲艺”这颗种子也在深圳悄悄发芽。在快节奏的都市,传统曲艺如何走进人们的生活?在刘昭看来,将曲艺与城市生活话题结合起来,为枯燥的政策文件重新编造一套市民喜闻乐见的话语表达方式, 让普通人也能理解和接受城市的公共政策,这是一种很好的探索。
社会热点、政策动向、全民抗疫、道德模范、文明城市创建…… 刘昭习惯将生活中、工作中的所见所感 通过快板、相声等曲艺方式演绎出来,朗朗上口、易于传播,取材于民、服务于民。2021年,刘昭又发起创作了50集党史评书,讲述党的伟大百年历程中筚路蓝缕的红色印记。
“深圳作为一座新兴城市,常常被称为‘文化荒漠’。”刘昭并不认同这种说法,“小到罗湖的一座桥,它都有自己的历史和文化,只是需要人们去挖掘。”刘昭正在策划短视频曲艺栏目《罗湖知多少?》,讲好罗湖历史故事、深圳发展故事。
变革创新 探索曲艺在深圳的无限可能
2020年,刘昭带着评书作品《为民服务》,夺得了“第十一届中国曲艺牡丹奖文学奖”,从艺四十余年,参评四届中国曲艺牡丹奖,最终获得中国曲艺界文学奖的最高奖。刘昭坦言,“获奖更大的意义在于,让更多人认识曲艺、学习这门传统表演艺术。”
第十一届中国曲艺牡丹江颁奖仪式,第一排左三为刘昭。(受访者供图)
对于“深圳最后一个‘说书人’”的称号,刘昭显得有些无奈和担忧,自己已年过半百,从师父身上学到的技艺也不足五成,评书的传承并非易事。不同于相声、快板,今天创作明天就能上台表演,评书艺术不仅需要强大的知识储备,还需要深厚的文化修养增加作品的深度和力度。一部书里几百上千个人名,不仅要记清楚,还要讲出人物特色。往往一段书说上20分钟才能到高潮,能接受这种节奏表演的场地也并不好找。
近两年,凭借着互联网和各种综艺节目的播出,相声、评书等曲艺形式这一传统的艺术形式也频繁出圈,这让传统曲艺人看到了希望。但伴随着短视频的指数级传播,各种“包袱”和“梗”也在短时间传遍大江南北,往往是观众比表演者的词都熟。
“观众逼着我们创新,现在的观众见多识广、笑点高,这就需要我们对生活有更深厚的洞察力和参与度,创作出抖得响的包袱。”刘昭坦言,深圳曲艺的传统底子薄是客观存在的现实,氛围、市场与北方城市相比仍有差异,但创新力是深圳曲艺的强项,要出精品、要弘扬主流价值观、要贴近当地,这样才能让人们关注、喜欢、接纳它,才能让这份传统文化不在百年后变成博物馆里的展览品。
“深圳给予了我很多,我只能在我熟悉并且擅长的领域里做点微不足道的事情,哪怕只是在深圳文艺发展史上添一铲水泥、砌一块砖。一年前我把党史改成评书,这件事情不是我独创的,但我做了,这就是一点点努力和进步。”刘昭在深圳成家立业, 一个籍籍无名的青年在年过半百时成为广东省曲艺家协会副主席,深圳和曲艺都已是他生命中不可割舍的一部分。
“笑笑吧”公益曲艺展演。(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