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2年10月14日讯(深圳特区报首席记者 戴晓蓉)历经4年建设,国内首次大规模采用地铁车站、桥梁、隧道一体化建设的黄木岗综合交通枢纽工程,于近日正式通过验收。该枢纽将于10月底与地铁14号线同步投入运营。日前,记者走进了黄木岗枢纽工程现场,提前一睹这一超级交通工程的“芳容”。
黄木岗枢纽位于福田中心区,华富路、泥岗西路和笋岗西路五叉路口,是地铁7、14、24三线换乘枢纽,地下三线交会、地上桥贯南北。枢纽永久桥和既有7号线改造工程分别为国内首座站桥合一大跨度钢箱拱桥和当前国内最大体量既有线改造工程。
记者在这里看到,黄木岗枢纽共有4层地下空间,是一个集轨道交通、道路交通、地下公共空间于一体的城市交通综合体。该枢纽利用“一桥一隧”的组织形式,优化了黄木岗片区的市政交通接驳,实现交通的快慢分离,释放了大量地上空间,很大程度上改善了该片区从前区域割裂、景观差、缺乏慢行系统等一系列问题。
承建单位中国中铁有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黄木岗枢纽工程具有‘一紧、两高、三难’的特点。‘一紧’,确保14号线如期开通,工期十分紧迫,在规定期限内完成了常规工期需要5年以上的工程建造任务。‘两高’,施工工序衔接复杂、结构体系转换频繁,综合难度高;在保障既有线正常运营下实施改造,安全风险高;‘三难’,工程体量大、多个国内首次、多次交通疏解和复杂地下管线迁改,且周边高楼林立、交通繁忙,既要确保既有道路正常通行,又要保障市民正常生活。尤其,要在平均占地9万平方米的场地内完成总建筑面积达19.4万平方米的上下七层结构,施工组织难、协调难、技术难。”
黄木岗枢纽建筑理念中“绿色”理念尤为彰显,在光照环境方面,以“从树叶的空隙中倾泻而下的阳光”为设计指引,结合14号线全线设计主题“阳光+”通过天窗、中庭引入自然光,将地下空间地上化,致力为市民营造悠然惬意的生活氛围。记者观察到,在枢纽核心区V型柱体系所营造出的大跨中庭,与带状天窗、下沉广场、生态廊道和立体绿化等相结合,实现了“引景入城”,创新室内灯光系统,置身其中,仿佛日光照射,实现了地下空间地上生活化。
“投入运营后,市民可以通过黄木岗枢纽便捷的地下交通回廊,在枢纽周边随意切换体育、医疗、教育、商业办公、生活等城市生活功能,实现都市生活再生。”该负责人表示。
推荐阅读
黄木岗枢纽绿色建造亮相世界隧道大会 2024-04-24 22:13黄木岗枢纽首次将站、桥、隧作为一个整体设计,构成了国内第一座站桥隧一体化建设枢纽,通过工程立体的竖向七层结构布局,将轨道交通、慢行交通、地下公共空间、地下商业空间完美整合,建立城市片区有机联系,推动了城市功能高效利用,激发城市发展活力,为世界城市枢纽建设及发展起到积极推进作用。
黄木岗枢纽全面投入使用 福田中心区再添一处地下综合商业休闲空间 2024-02-19 08:51记者看到,投入使用的黄木岗枢纽新增了14个出入口,负一楼地下空间全面贯通后,扩大了7号线、14号线站厅层核心区使用范围,联通了枢纽四个象限的下沉广场,使枢纽向东西北三个方向延伸,地下交通回廊外观及效果全面展露,空间开阔性、舒适性和便捷性也一目了然。
深物协获“2023 年度深圳最具网络传播力行业卓越贡献奖” 2023-12-14 22:07获奖证书图片2023年,深物协在依托一网(深物协网站)一微(深物协公众号)一刊(《深圳物业管理》会刊)一视频(深物协视频号)四大媒体平台做好行业宣传工作的同时,主动加强与《南方日报》《深圳特区报》《深圳新闻网》《深圳商报》《深圳晚报》《晶报》,以及深圳新闻网、…
在深圳,看世界——深圳新闻网推出全新“2+9”多语种版本 2023-06-10 19:27…此次优化升级和“2+9”多语种版本建设,能够进一步为居住在大湾区乃至海外的国际友人提供更加贴心、周到的多语种信息资讯服务,更能够聚合深圳的国际传播资源,构建全域全民国际传播大格局,更好地讲述、传播深圳故事。
深新早点|黄木岗枢纽、深江铁路、妈湾通道、地铁8号线2期…… 2023-03-08 07:58● 当地时间6日,巴黎圣母院举办展览介绍修复工作进展。工作人员称,修复工作正在加速进行,力争在2024年年底之前重新向公众开放巴黎圣母院。
黄木岗枢纽获隧道“奥斯卡奖” 2022-12-14 07:40日前,2022年第八届国际隧道协会(ITA)大奖公布获奖名单,深铁集团报送的“深圳市黄木岗交通枢纽V柱空间”荣获“ITA地下空间创新贡献奖”。
地铁14号线开通 福田40分钟可达坪山 2022-10-29 09:14最后一项政府专项验收顺利完成 好消息!“两线三枢纽”即将开通 2022-10-11 07:55岗厦北枢纽位于福田区市民中心东侧,其地下空间以10号线、11号线二期(在建)、14号线(在建)与2号线地铁换乘、集散及市政过街功能为主,兼顾商业,总共地下三层结构,总建筑面积约22.49万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