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技术“破局” 国产猕猴桃“熟”得刚刚好
△央视财经《经济信息联播》栏目视频
我国猕猴桃种植已经有1300多年的历史,但产业化、商品化发展只有不过40年的时间。近年来,随着我国猕猴桃产业种植和保鲜技术的不断突破,国产猕猴桃的经济价值正在不断提升。
记者了解到,猕猴桃属于典型的后熟水果,采收时果实较硬,存放较长时间才能食用,而变软达到食用标准后保质期又很短,运输过程中的损耗也会大幅提高。这两年催熟技术的新突破,使得采收后的猕猴桃能够实现分级储存,调节温度就能达到即食状态。
相比普通猕猴桃,即食猕猴桃的生产成本提高了大约20%,但销售价格能提高30%。随着各项技术不断推广并逐步实现商业化应用,我国猕猴桃产业的经济价值还有更大的提升空间。
陕西省宝鸡市眉县县委书记 王继萍:我们目前正在增加猕猴桃的附加值,把猕猴桃做成猕猴桃果酒、果汁、果脯。另外,我们也在提升储存能力、效率和质量,4700多座猕猴桃冷库正在改良改制,使猕猴桃的品质能够更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