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2023年6月13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 戚金城)文化是出版的内容,出版是文化的载体。作为记载、传播、交流、延续文化成果的主要载体,出版承担着人类文明的传承和发展的重任。
从山东科技出版社到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中国出版科研所经济研究室,再到中国文联出版社、中国书法传媒集团,直至如今的中国出版协会……王利明供职的每个单位几乎都带有“出版”的印记。近日,中国出版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利明在首届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数字出版前沿技术发展与应用分论坛发言。他说,从文化建设的角度来看,出版业是文化的基础产业,出版从产生之日起便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担负着传播新知的历史重任。在推动文化传承与发展方面,出版界担负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同样非常重大。
高质量出版推动文化传承发展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我国出版业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文化资源。然而,这些文化资源不是“现成饭”,必须付出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才能发掘、整理、保护和传承这些珍贵遗产。“学如积薪,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王利明举例说,《十三经注疏》和《二十四史》是中国古典学术的基本典籍,是传统文化学术的骨干,整理挖掘好、传承弘扬好基本典籍是古籍整理出版的主要工作、重要使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经济基础薄弱的情况下,于1978年完成《二十四史》和《清史稿》的校勘整理工作,成为正史标准本。萧涤非先生主编《杜甫全集校注》,其间不幸辞世,后由其学生张忠纲领衔重新启动。这部著作由三代师生接力、历经36年完成,最终超越了历史上公认最好的注本——清代仇兆鳌的《杜诗详注》。
“出版工作要有‘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决心,要有‘毕其功于一役’的魄力,才能拿出高质量高水平成果,推动文化的传承发展。”王利明说,“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用出版的力量,与时俱进地助力创造中华民族文化新辉煌。”
人工智能时代出版行业有机遇
近年来,王利明关注到,人工智能的出现对出版行业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但出版行业关于人工智能的应用并没有达到智能化水平。例如,图书有声阅读、图书电子化数字化等都是出版界的初步探索,出版界近年还在智能生成、智能校对、智能检索等三个方向作出点滴尝试。“然而,这不过是初级的数字化文本雏形,离智能还存在一定的距离。”王利明说,智能化应用还需要出版界不断努力。
2022年11月底,聊天机器人程序ChatGPT发布。“ChatGPT的出现对出版界可谓挑战和机遇并存。我觉得这种技术的变革是不可阻挡的,因此出版界更要从中看到机遇。”王利明说。
ChatGPT出现后,出版界便出现“人工操作出版”还是“机器出版”的争论。王利明认为,每一次技术变革都会带来很大的影响。古时候文字刻在石头、甲骨和青铜器上,后来又印在竹简、纸质书上;电子书的出现,给出版业带来了更大的便利。“数字化给出版人带来了内容生产的便利,如出版人可以利用互联网收集、检索相关内容,丰富自己的创作。”王利明表示,“我们把技术用好,驾驭工具的人会更得心应手,出版业可以更上一层楼,而不是被工具驾驭。”
发展数字出版深圳极具优势
“深圳在数字化、网络化等应用领域率先垂范,与数字、网络相关的大型高新技术企业众多,活力竞相迸发,是全国学习的榜样。”王利明关注到,深圳不仅在高新技术应用方面领先,还在全民阅读方面倾城相待,如深圳聚力建设“图书馆之城”“书香之城”,居民人均阅读量走在全国前列。他认为,深圳在数字出版领域大有可为,发展数字出版,深圳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6月2日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这也给深圳带来机遇和命题,即传统文化如何和数字化相结合。”王利明结合自己从事线装书的工作经历说,繁体字、文言文或文白相间的语言对现在的读者来说存在阅读障碍,听书可能并不奏效,深圳可在数字化领域对内文进行释义,即融合多种文本进行智能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