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将近,广州大大小小的河涌早已龙船景盛,阵阵鼓声响起,健儿们在宽阔的水面劈波斩浪,积极训练备战龙舟赛事。近日,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走访广东最古老的龙舟制造基地上漖村看到,今年开始复苏的龙舟活动也带火了龙舟制作,在上漖村的百年船厂,一个月就接满了整年订单。
为能下到订单有的村提前起龙
上漖村是广东最古老的龙舟制造基地,手工造船历史已有140多年,历经六代龙舟匠人的薪火相传,以精湛技艺闻名遐迩。每年端午节前后,广州各村社间争流竞渡的传统龙舟多数出自这里。经过多年发展,上漖龙船厂不仅成为珠三角地区龙舟制作的行业龙头,龙舟制作的订单更是远销至湖南、浙江、港澳及东南亚地区,上漖龙舟制作技艺也被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沿着洛溪岛北侧靠近珠江的江岸寻找,看到一连串用木头和石棉瓦搭建的低矮厂房,其中一间挂着“龙船世家”的牌匾,这里就是广州市番禺区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黄剑挺的船厂了。黄剑挺出生在造船世家,自幼在船厂旁边长大,从小耳濡目染父辈制作龙舟,从父辈那里接手船厂,如今的他,已是上漖龙舟制作技艺第五代传承人。
“今年的新龙船订单有12艘,旧船翻新的有四五十艘。”黄剑挺介绍,早在年初,广州各村就陆续发来龙舟订单,一个月左右就把船厂今年所有的订单接满了。广州地区一般是农历四月初八以后起龙,有的村为了能下到订单,就提前起龙送到船厂翻新。“因为我们是手工制作,产能十分有限,现在加班加点也增加不了多少产量。”
造龙舟一般选用坤甸木和杉木,整个过程分为八大工序,包括扎底骨、制脚旁、上大旁、扎彩盘、钉花旁、钉夹旁、扎龙缆、上油打磨等,再细分则差不多有100道小工序。目前,黄剑挺的船厂有12个工人,他介绍,“即使在现代设备的帮助下,传统40米长的龙舟,10个工人大概需要20天才能做好一条,一些20米长的短龙舟,大概需要10来天。翻新一条龙舟也要10天左右,快的可能一个星期。”
爷孙续力为同一个村制作龙舟
在黄剑挺心目中,今年制作的十几条新舟里,目前还停在船厂的这条40米长的“土华号”最有意义。这条龙舟属于海珠区土华村,黄剑挺介绍,“他们村里的第一条龙舟是我爷爷做的,也在广州各龙舟赛得过奖。经过这么多年,有机会帮他们再制作一条龙舟,我认为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如今,制作龙舟的行业和诸多濒临失传的技艺类似,手工造船耗时长、效率低,市场竞争大、技艺人员青黄不接的现象严重。上漖村最鼎盛的时候,做龙舟的手艺人有三百多人,现在就只剩下六七十人了。黄剑挺家船厂最鼎盛的时候,手下有三十多个工人,后来工人的年纪慢慢大了,好多都退休了,后继无人接班,大部分的工人都是50岁以上的老工人。
船厂的工作环境艰苦也许是这个行业年轻人越来越少的原因之一。在船厂里,工人们的工作时间一般是从上午八点到下午六点,中午可以稍作休息。虽然工作时间不是很长,但是记者现场体验发现,厂房里闷热且潮湿,灰尘多,噪声也较大。
目前,“龙船世家”还有两个年轻人在做龙舟,他们是黄剑挺堂哥的儿子,说是年轻人,其实也超过40岁了。厂里的订单多了,黄剑挺也会叫退休的老工人回来帮忙,他们也很乐意回到厂里继续做龙舟。黄剑挺看着眼前忙碌的他们,对记者感叹道:“所以呢,我们这行眼睁睁地看着工人慢慢老去,没有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入行,是这个行业发展最大的困难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