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个生态日 深圳生境故事多盎然
2023-08-15 15:48
来源: 深圳晚报

全国首个生态日 深圳生境故事多盎然

人工智能朗读:

深圳湾畔,鱼翔浅底,鸥鹭齐飞。有这样一个人,他在20余年间身背望远镜,用双脚丈量这片海湾,记录深圳野生鸟类;内伶仃岛,树木葱茏,这里猕猴身姿矫健,穿梭山林。有这样一个人,他为猕猴戴上GPS项圈,开展追踪调查;七娘山,层峦叠嶂,密林中隐藏着无数生灵。有这样一个人,她坚持物种监测,摸清生物家底,为健全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铺路。

深圳一直书写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故事。从郊野山林到城市湿地、海湾河畔,背后是谁在默默守护?8月15日是首个全国生态日,值此之际,深晚记者探寻深圳生境守护人,挖掘他们与城市生态保护的故事。  

▲2018年5月5日,田穗兴在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凤塘河口和鱼塘进行观测时,拍摄到了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黄嘴白鹭。田穗兴 摄

拍摄野生鸟类超1000种

镜头发现自然界美丽精灵

雨后的莲花山公园,清风阵阵,绿意盎然。园中不远处,一只上背为暗石板灰色,尾上覆羽棕褐色的鸟儿停驻在草坪上。“快看,那是白胸苦恶鸟。”8月10日,田穗兴从背包里拿出单反相机,缓缓地靠近它,按下快门,捕捉这一刻。

田穗兴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从事鸟类观测工作20余年。他有着多重身份标签:福田中学生物教师、深圳观鸟协会常务副会长、鸟类监测调查员、生态摄影师……二十余年间,他身背望远镜,用脚步丈量城市,用镜头发现自然界的美丽精灵。在进行基础生物教学工作的同时,他将自己的观鸟经验倾囊相授,向学生普及观鸟知识。

▲田穗兴。深圳晚报记者严文婷 摄

2002年,他在福田中学教学时,在学校开设了《深圳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与观赏鸟类》课程,这项由他主导的校本课程开展了17年。2015年,该课入选“深圳好课程”评比。

令他颇有感触的是,他时常带着学生开展课程野外研习,并在课程野外研习中,发现深圳鸟类的新记录。“其中,棕尾褐鹟、乌雕、剑鸻这几种鸟类正是在野外研习中,首次在深圳被记录。”田穗兴说,令他印象深刻的是,黄嘴白鹭的发现经历。

▲黄嘴白鹭,拍摄于2018.5.5。田穗兴 摄

2018年5月5日,他在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凤塘河口和鱼塘进行观测时,拍摄到了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黄嘴白鹭。这是深圳10多年来的首次黄嘴白鹭影像记录。

黄色嘴喙,通体修长,全身白羽,黄嘴白鹭在波光粼粼的海面上飞翔……田穗兴透过单筒望远镜望去,一眼就辨出这只令他魂牵梦绕的鸟儿。他不敢置信地看着黄嘴白鹭从左侧走入岛屿,随后又从后侧走出。2020年4至5月,他先后三次在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鱼塘拍摄到黄嘴白鹭美丽的姿态。“黄嘴白鹭对于生存环境要求较高,它的现身是对深圳生态环境治理的认可。”田穗兴说。

▲黄嘴白鹭,拍摄于2018.5.5。田穗兴 摄

对被誉为深圳湾“明星鸟”的黑脸琵鹭,田穗兴同样有着别样感情。2007年11月,田穗兴在深圳湾附近拍摄到一只环志编号为“K74”的黑脸琵鹭。他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得知这只黑脸琵鹭是当年在韩国繁殖并佩戴环志。环志是指戴在候鸟身上的金属或塑料环形标志,可以作为研究候鸟迁徙规律的依据。他的照片首次记录到这只黑脸琵鹭环志后,表明它第一次离开了它的出生地到达了越冬地。

▲2007年11月,田穗兴在深圳湾附近拍摄到一只环志编号为“K74”的黑脸琵鹭。田穗兴 摄

根据2023年4月14日公布的深圳市鸟类名录,深圳市自然分布的鸟类共有421种,占全国鸟类种数约1/3。20余年间,他拍摄到了1000多种中国有分布的野生鸟类,众多摄影作品收录在《中国鸟类图鉴》《中国鸟类图志》《中国鸟类识别手册》等书籍中。

▲田穗兴。深圳晚报记者严文婷 摄

在田穗兴看来,深圳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令市民可以享受在城市中心区观测鸟类,这是其他城市所不具备的。在全国生态日来临之际,田穗兴说,未来,他将继续致力自然教育工作,向公众推广普及鸟类知识,以鸟为媒,做城市自然生态的倡导者。

守护猿猴21年

创新设计GPS调查技术  

夏日午后,广东内伶仃岛-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万籁俱寂,偶有几声鸟鸣穿透林间,海风吹拂,掀起朵朵浪花拍打在礁石上。浅滩边,几只猕猴在树荫下嬉戏打闹,时而钻入灌木丛中,时而躺在岩石上休息理毛。不远处,范朋飞带领他的学生坐在礁石上,透过早已架设好的摄像机,屏息凝神地观察着猕猴的一举一动。

今年42岁的范朋飞是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教授,长期从事我国珍稀濒危灵长类动物的行为生态学和保护生物学研究。2002年至今,范朋飞对我国主要的四种长臂猿进行了系统性研究,为长臂猿的保护提出了可行性建议,还命名了分布在西藏的白颊猕猴和分布在云南高黎贡山的天行长臂猿。

▲范朋飞。受访对象供图

从空中俯瞰,内伶仃岛宛如汪洋碧波中的一颗绿宝石。这里栖息着猕猴、水獭、蟒蛇、虎纹蛙等国家级重点保护动物。自保护区建立以来,猕猴数量稳定增长。范朋飞敏锐地意识到,在没有猕猴天敌的内伶仃岛,如此高的猕猴种群密度是否已接近环境容纳量?生态系统将会如何演替?会不会影响猕猴种群的未来发展?带着这些担忧,范朋飞将野外研究的足迹从西南高山上转移到了内伶仃岛,探寻猕猴与其栖息地之间的关系。

2019年,范朋飞首次踏上内伶仃岛,“开展调查的第一步是估算猴群数量。”这成了横在他面前的一道难题。传统的调查方法有样线法、全面普查法这两种。使用样线法,需在调查区拉出一条条样线,在走样线的过程中记录下遇到的目标物。全面普查法则更为直接,由研究人员在调查区内逐个记录目标物。但在内伶仃岛茂密的森林中,树木遮挡、地形复杂、气候炎热,这两种方法均不适用。

▲内伶仃岛上的猕猴 。深圳晚报记者李晶川 摄

根据猕猴活泼好动的天性特点,范朋飞设计了一套基于GPS定位的新型计数方法。每逢清晨,天光微亮,范朋飞便带着团队开始爬山寻猴。野外作业经常一走就是一整天,乘着晨光出发,披着夕阳归来,一路上,树枝拦路、蚊虫叮咬、与毒蛇斗智斗勇成为了家常便饭。

8月14日,范朋飞在接受深晚记者采访时回忆,当时身上衣服常被汗水浸湿,反复干湿交替好几回。科研人员背着GPS项圈、望远镜、红外相机行走在深山密林中,给不同的猴群带上GPS项圈,安装红外相机记录猕猴的活动。科研人员还通过GPS项圈收集的数据,确定每个猴群的活动范围。基于活动范围面积大小,成功估算出岛上约有39个猴群,超过1000只猕猴。

“利用GPS项圈追踪猕猴具有精确、省时省力、可重复性高等优点。”范朋飞说。有了GPS项圈对猕猴进行定位和编号,就不会出现错数、漏数的情况,计数结果不受科研人员主观判断的影响,也无需其蹲守在调查区等待猕猴出现。范朋飞希望将GPS调查技术推广到猕猴保护的应用层面。于是,2023年初,他在塘朗山郊野公园开展了猕猴活动行为研究,探索野生猴群的科学管理方式,就人猴共存向公园管理处提供了建议。

▲塘朗山上的猕猴。 深圳晚报记者罗明 摄

周末的塘朗山郊野公园,游人如织。走在山林步道上,微风拂面,举目远眺,无尽翠绿尽收眼底。塘朗山上的野生猕猴常常出没于步道,或打闹玩耍,或林中觅食,或休憩养神,吸引众多游客与之互动。然而,人猴接触也存在传播人畜共患病的风险,过度投喂也可能使猕猴丧失野外生存能力,导致肥胖,引发健康问题。

2023年新春一过,范朋飞便带领团队来到塘朗山郊野公园。在广州动物园兽医的帮助下,他们成功为两只猕猴带上GPS项圈,每隔一个小时,项圈会把猕猴的位置信息发送到监控系统,一旦猕猴靠近步道,公园管理处便可及时采取措施,提醒游客文明赏猴。此外,通过分析GPS项圈反馈的长期数据,科研人员还可以得知猕猴被游客吸引的程度、靠近步道的频率和时间规律,以此制定长期应对措施,努力实现既不人为干扰猴群的栖息生活,又能充分满足市民游客欣赏美景、拥抱大自然的精神需求。

猕猴保护非一朝一夕之事。在全国首个生态日来临之际,范朋飞憧憬着,未来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助力深圳建设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城市。范朋飞表示,要做好野生猕猴保护和管理,长期的科研监测是基础。市民应养成不投喂、不接触的文明观猴习惯。“与野生动物相处的最好方式是保护栖息地,让它们在自然界中繁衍生息。”范朋飞说。

监测800多个物种

参与制作1.5万个标本

8月8日清晨,广东省深圳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树影婆娑,微风习习。余欣繁身穿迷彩裤,套上防滑鞋,戴上防护帽,将测距仪、红外相机、枝剪、尺子等工具装进麻袋,准备驱车前往莲花山公园野外监测点,开始她一天的监测工作。

▲余欣繁。受访对象供图

余欣繁是一名“90后”,却已拥有近十年的野生动植物监测经验。2014年,热爱大自然、学习生态相关专业的她来到深圳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工作。从业九年来,余欣繁共监测了800多个物种,与团队成员制作了1.5万个标本。。

余欣繁最常进行野外监测的地方是位于七娘山的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七娘山山高谷深,溪涧蜿蜒,山中奇峰异石、岩洞、山泉、密林交相辉映。天然、丰富、多样的栖息环境,吸引了许多野生精灵在此栖居。余欣繁就亲历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首次记录到小灵猫和豹猫的故事。

▲2022年12月2日,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红外相机拍摄到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小灵猫的活动画面。受访对象供图

2022年12月2日,天气微凉,七娘山层峦叠嶂,树影斑驳。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及相关单位科研监测人员发现,七娘山的红外相机拍摄到了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小灵猫的活动画面,这是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首次在研究站捕捉到小灵猫的影像记录。

8月14日,余欣繁在接受深晚记者采访时回忆,当天,她和同事如往常一样收取相机储蓄卡并查看所拍摄的资料。资料图像中显示,野猪、豪猪等较常见的野生动物。科研监测人员突然看到一个往日从没有出现过的动物,大家顿时激动起来。

影像画面显示,夜幕下,一只体长约90厘米的成年小灵猫在草丛中,警惕地东张西望,俯身前行,蹦蹦跳跳,行动灵活。“这是研究站首次记录到行踪的小灵猫。”余欣繁表示,当时的心情又惊又喜。科研监测人员还在当天同一红外相机拍摄到画眉、小鸦鹃、黑脸噪鹛等野生动物。

2023年5月12日,余欣繁和监测人员在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发现了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豹猫。“一般来说,豹猫多在夜间活动。这次发现豹猫在白天,且在有人类活动的地方出现罕见。”余欣繁回忆,当时,他们在研究站绿地上发现“猫屎”,里面含有毛发物和动物爪子,便猜测可能是豹猫的排泄物,于是立马布设红外相机。果不其然,红外相机分别在次日下午和凌晨拍摄到了豹猫在院子里活动的影像。

近年来,在日常监测工作的过程中,她还参与并创立深圳市生态监测自然学校,组织环保志愿者教师培训,参与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环保科普小课堂百余场,开展河水水质检测活动20余场,被评为2023年广东省最美生态环保志愿者。 

▲余欣繁。受访对象供图

深圳在创造经济发展奇迹的同时,保有了丰富的区域生物多样性,亲身参与深圳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近十年的余欣繁表示,野生动植物监测是一项“摸清家底”的工作,也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前提工作。

她提及,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新发现4种昆虫新物种,都是以深圳命名,分别为深圳四齿隐翅虫、七娘山安蚁甲、深圳突眼隐翅虫、深圳盘螱隐翅虫。“这些作为区域的特有物种,具有独一无二的遗传多样性保护和研究价值。在水生态调查中,我们还发现了在野外灭绝的唐鱼。”在余欣繁看来,越来越多野生动植物出现,充分展示了深圳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成效。在全国生态日来临之际,她期待着,深圳生物家底日益丰厚。

深圳晚报记者吴洁实习生陈思颐谭佳

[编辑:孙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