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闯敢试者 天地为之宽——写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3周年之际
2023-08-26 12:14
来源: 深圳商报

敢闯敢试者 天地为之宽——写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3周年之际

人工智能朗读:

深圳商报编辑部

深圳湾畔,潮水起落如常,人间几度沧桑。

43年前,一座GDP仅有2.7亿元的边陲小镇深圳,在时代召唤中苏醒,从此开始了全力以赴的奋力奔跑——43年间,实现超万倍的增长,崛起成为全球城市GDP排名前十的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

栉风沐雨,春华秋实。今天,深圳经济特区迎来建立43周年的喜庆日子。这个特殊的日子,总引人想起深圳的奋斗历程,总让人升腾起无限的豪情。

深圳走过的发展之路,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借鉴,也没有先行者的经验可以参考。但深圳以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城市精神,一路闯关夺隘,在波澜壮阔的中国改革开放史上写下了壮丽的发展篇章,向世界生动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勃勃生机。

深圳何以能?因为深圳始终勇担国家重大战略使命,充分发挥了改革开放的试验田、窗口、排头兵和先行示范的作用,不断提升营商环境,为企业发展加油赋能。

8月9日,比亚迪第5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并由此成为全球首家达成这一里程碑的车企。从做电池起家到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最大的巨头,比亚迪只用了20年。

企业是最重要的市场主体,是城市发展的活力之源。“不找市长找市场。”深圳经济特区从建立之初起,就率先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打造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只要有利于企业发展的事,深圳就不遗余力地做,创造了许多城市与企业相互成就的佳话。早在2010年,深圳巴士集团与比亚迪合资成立全球首家商业化运作的纯电动出租车公司,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化探路。城市的大力支持推广应用加上以比亚迪为代表的企业的超前布局,深圳实现了“弯道超车”,正朝着“新一代世界一流汽车城”的梦想前进。

在今年的《财富》世界500强榜单上,深企数量再度扩容,15年间增加至11家。除此之外,深圳还有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743家,境内外上市企业逾55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逾2.1万家,市场主体累计超405万户……一个企业发展欣欣向荣的“雨林生态”已在深圳形成。如今深圳的营商环境正朝着“立足于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加快营造一流生态”的目标提升,一流的生态必将催生更多的一流企业。

深圳何以能?因为43年间这座城市不断主动走出“舒适区”、向产业链中高端挺进,坚持大手笔研发投入,以创新驱动实现高质量发展,用仅占全国0.02%的土地面积,创造了全国2.6%的GDP。

今年5月,有外媒记者在体验过深圳的无人机配送后,在文章中发出了“体验奇妙”的感叹。在前不久举行的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闭幕式上,深圳企业优必选自主研发的大型人形机器人惊艳亮相,向世界展现了深圳人形机器人的发展水平。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深圳就主动放弃“三来一补”为主的加工红利,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作为经济转型的战略方向;2008年,全球金融海啸爆发,深圳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推动产业升级,确立了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2022年,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兴起,深圳确立“20+8”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重点与方向。城市的远见卓识,也为企业拓展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推进创新驱动,深圳很拼。高校科研力量薄弱的深圳,通过引进优质资源办学与自办高校并举,走出了一条跨越式发展道路,目前已开办14所普通高等学校,还有一批新高校即将陆续建成;2022年,深圳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5.49%,达到1778亿元,远远高于发达国家3%的比例;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一环,近十年来深圳奋起直追,经过资金投入、平台建设、体制变革的努力,目前已建成国家、省、市重点实验室等“基础设施硬件”2700多个。这座城市正朝着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策源地”奋勇攀登。

深圳何以能?因为包容的城市文化,让逐梦深圳的异乡人找到了归属感;因为这座城市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提升市民的获得感与幸福感,为“来了就是深圳人”这句话注入了沉甸甸的民生福利。

抬头有蓝天、推窗可见绿、出门逛公园……只是深圳人生活中的寻常风景,深圳人的“生态福利”还在不断“上新”。首条山海通廊的建成,让人们可以从塘朗山最高点的极目阁直通深圳湾公园,畅享这座城市山、河、海、城交织共融的美丽风景。

深圳是全国第一个全域范围内消除黑臭水体的城市;空气质量连续多年排名全国重点城市前十,PM2.5稳定达到欧盟标准;1200多个公园遍布全城,绿化覆盖率达50%……这一切,构成了深圳人幸福生活的美好底色。

位于龙华区城中村的微棠公寓,房间整洁明亮、设施一应俱全,成为深圳新市民、新青年群体的理想居所。如今深圳正以此为样本,致力于将城中村改造为品质化租赁社区,让更多深圳人在此安居乐业。

从经济发展的“单项冠军”跃升为多领域“全能冠军”,深圳在不断提升民生幸福指数。深圳持续加码公共服务投入,年均增速近年来远远跑在GDP增速之前,学位数量以每年10万规模不断增加,普通清洁工人、快递小哥也可以申请到政府廉租房,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基本覆盖每一个社区,60岁以上老人不论户籍免费乘坐公交地铁,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全国最高……

近悦远来。深圳经济特区成立之初,人口不多、人才更缺。而今,这里已成为中国人口密度最大的城市之一。2022年深圳全市常住人口1766万,常住人口平均年龄32.5岁,是名副其实的“青春之城”。人才的兴盛,为深圳创新驱动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战略支撑。

城市投之以温度,市民报之以热爱。如今深圳注册志愿者数量已突破351万,每5个深圳人中就有1个志愿者;深圳是全国无偿献血人数最多、献血总量最多的城市;深圳人以更加高涨的创业热情为城市蓄积发展后劲,创业密度已连续8年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

深圳日新月异的变化,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欣欣向荣、蓬勃发展的生动注脚。眼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加速演进,新发展格局加快推进。应对变局、开拓新局,都在召唤深圳向着建设成为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卓著的全球标杆城市和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奋进。

敢闯敢试者,天地为之宽。永葆初心、砥砺前行,深圳必将创造更多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

[编辑:战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