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深圳某车尾箱集市人头攒动,烟火气十足。 深圳晚报记者 严文婷 摄
▲近日,在深圳某流动摊贩集中摆卖点,商户们在摊位上忙着招待顾客。 深圳晚报记者 陆颖 摄
深圳新闻网2023年9月15日讯(深圳晚报记者方壮芳 曾虹 李其聪 易芬 叶洋特 李娴 伊宵鸿 实习生 李小连 黄玲)地摊经济这一概念往往让人联想到草根、廉价,然而它也往往体现着一座城市的烟火气,更是考验城市综合治理能力与治理水平的一个刻度与窗口。9月1日,《深圳经济特区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正式施行,明确表示深圳今后不再全面禁止“路边摊”,换言之,在允许的范围内,路边摊这种街头烟火气开始回归人们的生活。对此,市民是怎么看的?深晚记者走访聆听市民心声。
烟火气越来越浓 不少市民想体验“当老板”
“鲜榨橙汁,现榨现卖!”“好吃的锅盔看一看!”夜幕降临,大街小巷开始热闹起来。晚饭后,家住盐田区的市民唐先生和妻子在明珠大道散步,“晚上出门逛一逛,感觉蛮热闹。”对于“摆地摊”不再被全面禁止,喜欢逛街的龙岗居民廖小姐同样倍感兴奋,“烟火气越来越浓了,这就是生活该有的样子!”
居住在龙华区民治街道北站社区的王阿姨在深圳生活多年,采访王阿姨时,她正在小区门前的“路边摊”挑选水果,“这里的水果很新鲜,品种也很全。”王阿姨说,自己经过楼下“路边摊”时总会逗留一会,和邻居拉拉家常,还会顺便捎带买些菜回家,很方便。
听到允许“摆摊”的消息,王阿姨表示很期待,她认为这座城市需要这种“烟火气”。“从小吃、水果、蔬菜到手工艺品,地摊上的商品种类繁多,价格实惠,满足了大家多样化的消费需求。”王阿姨对记者说,“地摊经济”为市民提供了便利,大家在家门口就能购买到所需的商品,节省了时间和精力。
“深圳是有人情味的城市,不再全面禁止摆摊,带来了不少烟火气,我们买东西吃宵夜也更加方便,晚上逛一圈还能体验到不少新的消费感受,这对市民来说是好事。”家住福田区的赵女士说,方便大家的同时也让生活的片区更有活力,增进了人们之间的交流互动,充分体现了深圳这座城市的包容性。
在部分市民看来,“地摊经济”能带来多方面的意义,除了丰富市民的日常生活,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利于促进就业和刺激经济发展,相比于传统的商业模式,摆摊创业成本和风险都较低,这对想要创业的人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我和朋友最近在研究摆摊卖些饰品,已经在网上看了不少攻略并团购了一些必要设备,还去考察了几个适合摆摊的区域。”家住福田区的小吴来深圳时间不长,她告诉深晚记者,希望利用业余时间摆摆摊,既能增加收入又能锻炼个人能力,还可以通过摆摊走进大街小巷,更好地了解深圳。
不少市民也跃跃欲试,想体验一把当老板的快乐。“我想摆摊,但首先要做好市调。”市民小邹笑言,未来期望见到这样一幅场景:有小年轻下了班赚外快,有大学生放假体验生活,有实体店夜间分店,也有夫妻档合力“出摊”改善生活;市民出门散步,吃吃烧烤,逛逛小摊,人群往来,热闹非凡,让浓浓的烟火气,将整座城市灌得温暖而盈满。
期待同步加强监管 共同努力护航地摊经济
“‘路边摊’可以摆,但后续的管理是否有保障呢?”面对“摆地摊”不再被全面禁止的消息,家住龙华区的张女士有一些担忧,她认为开放“路边摊”的确可以让生活更加方便,然而随之而来还有不少问题,亟须重视。
张女士向记者坦言,自家楼下的街巷被流动摊贩占据,他们每天下午出摊,占据小区门口两边的非机动车道,有时难免造成堵车,尤其学生“放学流”与市民“下班流”一汇合,道路显得更加拥挤。“有时候一堵就半个多小时,希望能赶紧规范管理。”张女士说。
除了占道经营影响交通外,张女士也格外担心“路边摊”的卫生安全情况。她的小孩刚上初一,放学回家时总要和同学在“路边摊”逗留,“售卖的食物是否有保障?吃坏了肚子怎么办,能找谁?”面对这些问题,张女士建议摊主以后能够“持证上岗”,相关部门要有严格的监管制度,确保消费者能吃得放心。
同样,在罗湖区东门步行街“路边摊”买烤鱿鱼的市民左先生说,作为一位“路边摊”小吃热爱者,他最担心的是食品安全问题。买得安心、吃得放心是他对“路边摊”的期许。“喜欢烟火气,但也希望同步加强监管。”在他看来,如果“路边摊”放开,相信将会有更多的“路边摊”食品进入消费者视线,期望相关部门重视食品安全问题。
在福田区工作的曾先生坦言,“个人认为这次《条例》出台会带来一波摆摊热潮,既要让城市升腾起温馨的烟火气,又要优化管理让摆摊成为城市风景线,这背后有不小难度。”他说,希望可摆摊范围的设置等更加明确,具体细则要结合实际情况优化调整以便更好地执行,避免出现乱摆卖或者带来环境脏乱等情况,相信深圳会进一步评估城市管理精细化,把握好度,从而达到很好的平衡点,个人十分期待接下来的进展。
在市民廖小姐看来,发展“地摊经济”对基层治理而言,提出了新的考验,面临不少实际管理问题。“交通问题、食品安全问题等都要考虑进去,其实还是需要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去探索和实践,也需要政府、摊主、消费者等多方共同的努力。”廖小姐向记者表示,自己所畅想的“地摊经济”,除了有人间烟火气,也要体现城市文明、人文秩序,此外希望能有一些个性化的地摊主题,为市民带来更丰富的生活体验。
专家说法
不再全面禁止“摆地摊” 听听法学专家怎么说
深晚记者采访了法学专家,请他们从法学角度点评新旧条例的变化,详细释义“摊贩经营”“门店外摆”等市民关心的条文,并运用法学观点针对“地摊经济”实施给出预警或者建议。
“‘地摊经济’为城市中的一些个体、家庭提供了可以通过自食其力获取收入来源的方式,也为消费者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商品和服务。”深圳市法学会证券法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深圳大学法学院教授蔡元庆表示,“地摊经济”其实由来已久,只因经营方式对城市的市容环境产生很多负面影响,加之一些经营者存在着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等问题,导致早些年“地摊经济”一直是政府部门取缔的对象。再加上一直以来法律不承认流动商贩、地摊经营者的商事主体资格,摊贩很难有相对固定的经营场所,所从事的经营活动面临随时被取缔的风险,这反过来可能成为摊贩追求短期利益,不注意环境维护的一种原因,一旦发生损害消费者利益的情形,也很难追究这些摊贩的法律责任。
蔡元庆认为,对于“地摊经济”中的经营者而言,很多人是为了生计,国家可以考虑对他们的收入豁免征税。他认为在城市中划定一些固定区域允许这些摊贩合法从事经营活动,不仅赋予经营者合法的身份,为他们建立自己的品牌和声誉提供了很好的条件,也有利于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城市管理部门实现对摊贩监督、管理的职能,经营过程中发生问题,也便于消费者及时维权。
“新修正的《条例》规定了原则性的摆设标准,解禁过往遭限制的街边摆摊行为,摊贩经营合法化无疑为深圳的就业环境与社会经济注入更多活水与新动力,也提供市民生活更多元化的选择。”深圳大学法学院助理教授、法学博士魏启证表示,结合深圳的实际情况,可知《条例》实施过程中可能面临一定的挑战与问题,比如摊贩经济涉及消费者权益保障,通常为食品安全及不诚信交易的问题。前者涉及侵害消费者生命权及健康权,或可能产生医药费、营养费、误工费等侵权损害,后者是对合同履行精神的破坏,他建议相关机关除划定区域外,研议以摊位分区出租、摊贩登记认租的方式进行摊位分配,并要求摊贩须具有营业执照及食品经营许可证,以利监管及消费者事后维权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