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广东省教育厅公示了2024年高等教育“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提升计划工作资金安排方案,拟安排42.5亿元支持35所本科高校“冲补强”。35所本科高校中,超过半数是来自珠三角。
最近几个月,珠三角的“大学们”频频进入人们视野:大湾区大学(滨海湾校区)一期计划9月底进场动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即更名为“佛山大学”,广州交通大学可研报告获批……一大批大学即将“上新”,开启人们对于珠三角高等教育的新想象。
为什么这么“拼”?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珠三角这片经济发展的热土常被网络舆论贴上“缺大学”的标签。无论是大学数量还是质量,都与国内其他经济发达的区域存在着差距。
撕掉“缺大学”的标签,刻不容缓。兴办高水平大学,加快推动高等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为区域经济提供人才、创新支撑,珠三角城市正在展开一场“大学竞速”。
从“质”到“量”
珠三角有多缺大学?
“为什么那么富有的广东省,却没有几所985或211大学?”知乎上的一则提问,获得了超400个回答。其中在一些网友的印象中,广东是“高等教育的荒漠”。珠三角作为广东核心区域,这种反差尤为突出。
珠三角真的缺大学吗?
从数量上看,根据教育部官网发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名单》,广东省的高等学校数量为162所,其中69所为本科院校,占比约为42.6%,高于全国水平(41.5%)。
从质量上看,广东省与陕西省、四川省并列在“双一流”高校数量上排名全国第四,拥有八所“双一流”建设高校。似乎珠三角并不缺大学。
但需注意到的是,2022年,广东省的GDP超12.9万亿元,常住人口规模已经达到1.27亿人,均排名全国第一,远高于陕西省(3.28万亿元,3956万人)、四川省(5.67万亿元,8374万人),广东高等教育资源与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不相匹配,短板明显。
再从分布上看,广州是国内在校大学生数量“第一城”,以165.09万名在校大学生独占鳌头。与1800多万的常住人口相比,几乎是平均每万人在校大学生881人,平均每11个人中就有一个在校大学生。超过了北京、上海、武汉等国内高校重镇。
与广州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其他GDP过万亿的城市在高等教育等方面的不足。
佛山,共有普通高校(含省属驻佛山高校校区、民办高校)13所、15万在校大学生;东莞,常住人口超1000万、2022年GDP超1.1万亿元,仅有8所普通高等院校。而集聚大量人才资源与科创资源的深圳,2022年GDP达3.24万亿元,现有高校15所,截至2023年6月,全市高校全日制在校学生16.2万人。
虽然广州作为省会城市,科技教育文化中心,承担了向全省输送人才的重任,但是总体而言,整个珠三角高校培养的毕业生,依然难以满足城市群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澳门科技大学副校长庞川曾在2021年的一场演讲中做过这样的对比:彼时长三角有35所“双一流”高等院校,而珠三角仅有5所,是长三角的七分之一。
同时庞川也强调,“中山大学也好、华南理工也好,乃至深圳大学、暨南大学,加上香港、澳门的几所高校,珠三角、大湾区总的高等教育的水平以及国际化的程度还是相当高的。所以跟长三角相比,(珠三角)在这方面也是各有千秋。”
长期以来,高等教育被视作人力资本形成的核心路径,而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也已在全球范围内达成共识。在经济发达的珠三角,会出现高等教育资源普遍较少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历史的原因。
首先,新中国成立初期,高校院系调整时奠定了广东高等教育的基本布局,沿袭至今;改革开放之后,因为经济高速发展,正是用人之际,而高等教育的发展需要长时间的投入、钻研与沉淀,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所以广东采取了“拿来主义”,珠三角各地大量引进外地培养的人才为我所用,创造了今日的辉煌。
从经济总量、工业总产值、到人口总量,广东在国内拥有许多个第一,但在高等教育上,只能称得上教育大省,难言教育强省。
经济第一的大省在科教上也应该有与之相称的影响力,国内一流的城市群应该也有一流的人才培养能力、输出能力。撕掉“缺大学”的标签,对于珠三角来说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因地制宜
撕掉标签的三种路径
新建大学往往需要一座城市投入大规模的人力、物力、财力完成主体建设,还需要一系列基础设施和规划作为配套,是一场“接力赛”也是一场“持久战”。
一方面,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深入,对于高水平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另一方面,大学建设的高成本、长时间投入,往往也会令不少城市“望而却步”。
如何“破题”?粤港澳大湾区的政策优势、区位优势,叠加上产业优势,形成了高等教育天然的“试验田”,带来了新的解决方案。珠三角各地因地制宜,采用各种方式,补上高等教育的短板。
第一种路径是利用政策、区位优势,联手港澳,共建大学。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要支持粤港澳高校合作办学,鼓励联合共建优势学科、实验室和研究中心;支持大湾区建设国际教育示范区,引进世界知名大学和特色学院,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内大学间的学术交流、合作氛围日益浓厚,一大批高校建设项目在珠三角城市落地。
2014年,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区设立;2022年,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在广州正式开学;今年8月,香港城市大学(东莞)项目(一期)正式竣工,力争明年招生;香港都会大学(肇庆)、香港大学(深圳)等“后备军”也将陆续上马。
在2023年的世界大学QS排名榜上,香港有5所大学进入了全球100强,其中香港大学排名最高位列第21。香港高等教育资源的优势比较突出,引入香港的科教资源,与珠三角城市的产业对接,对于大湾区的产业升级具有巨大的推动力。
第二种路径是根据城市发展需要,原地升级。
今年8月7日,广东省教育厅对拟向教育部申报的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更名佛山大学、以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为基础设置肇庆健康医学院2个事项予以公示,这意味着时隔28年“佛山大学”又将重回人们视野;今年7月,以广州航海学院为基础筹建的广州交通大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获批。
9月8日,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为基础整合资源设立的深圳职业技术大学正式成立,这也是教育部发布《本科层次职业学校设置标准(试行)》实施以来,全国第一所以优质“双高”学校为基础,设立的职业本科高校。
“原地升级”的方式有迹可循。《教育部关于“十四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指出,有条件的地区可通过新建、分立、资源整合等方式,设置质量高、特色强、规模适度的普通本科高校。
从“学院”到“大学”,一字之差的背后,象征着高校办学规模、学科与专业、师资力量、科研水平等维度的全方面提升。这也是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需求,是城市升级的必由之路。
第三条路径是“从零起步”,新建大学。
从目前已公开的最新动态来看,选择这条路径的城市并不占多数。其中,东莞的大湾区大学定位为新型研究型大学,以理工科为主,突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服务于提升大湾区科创竞争力和打造国际一流湾区。9月25日,大湾区大学松山湖校区迎来了第二标段封顶,滨海湾校区开工在即;深圳的海洋大学对标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等国际一流高校,将建设为一所国际化、高水平的新型研究型海洋大学,承载着推动深圳成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增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功能、服务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使命。目前一期项目已于6月底动工,预计2025年7月,部分建成投入使用。
“兴办大学,不能只是为地方培养人才。如果要办成高水平的大学,就需要面向全国。而且办学是‘百年大计’,要秉持长期主义。”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认为,兴办大学对于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意义,不是增加一所大学、扩大高等教育资源,而是探索高等教育改革,促进高等教育质量提升。
因此,在熊丙奇看来,评价一地的高等教育发展,不在于是否有新建大学,而在于高等教育是否有新的改革、突破与作为,这是地方政府应该有的“新”观念,“没有改革的理念,新建大学依旧采取传统的管理方式,既耗费资金,也难以起到推进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的作用。”
对标世界
打造大湾区的“斯坦福”
从更广阔的视角来看,粤港澳大湾区大力发展高等教育,是竞逐世界级湾区的必由之路。
纵观全球四大湾区,无不是凭借得天独厚的海港优势、开放的经济结构和高效的资源配置能力,汇聚全球高端生产要素和创新要素,是全球人才聚集和交流互动的高地,引领着全球经济发展。
世界级的湾区,应有世界级的大学。2021年,四大湾区中,粤港澳大湾区世界100强大学的数量为2所,而东京湾区、旧金山湾区和纽约湾区分别为1所、7所、15所,2023年大湾区上榜数量提升到5所,但与纽约湾区仍有明显的差距。
高等教育不仅通过培养人才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助力科技创新,更在全球产业互促领域扮演着示范作用。
人们经常说“没有斯坦福大学就没有硅谷,没有硅谷就没有一流水平的斯坦福大学”,正是因为大学为硅谷科技创新提供理论和技术的研发基地,培育众多的高科技公司的人才。同样的,硅谷为斯坦福大学提供了基础研究的显示平台,能够让学生老师深入了解世界科技创新的环境。
大湾区不少高校也提出,要打造成为大湾区的“斯坦福”,在大学与产业的频繁交往中,加快促进更具市场价值的科创成果落地,根本上推动企业创新的专注力和灵活性。
珠三角在过去40多年发展起来的供应链体系,也正在成为高等教育实现质量跃升的基础。目前珠三角正在兴建的大学,大多都将办学定位瞄准了当地的产业转型升级需要,着力打造成为以理工科起步的新型研究型大学。
例如香港城市大学(东莞)项目(一期)就邻近散裂中子源、南方光源、材料实验室等大型研发机构,周边还涵盖华为终端总部、中集智谷、中以研发基地、华为实验室等高新企业,有利于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和创新链条的完善,加强人才“造血”能力。
华南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副教授、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发展高等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卓泽林认为,针对高等教育赋能区域发展方面,各地应根据区域人力资本要素禀赋,制定与要素禀赋相适应的人才与产业结构策略,并建立与产业动态变化相适应的人才预警机制,提升人才结构的自我调节能力。
展望2035年,广东省要全面实现开放包容、协同创新、共建共享、运转高效的教育现代化,全省教育综合实力、整体竞争力、国际影响力居于国内领先水平,建成教育强省和粤港澳大湾区国际教育示范区。
过去从大湾区的大学校园里,走出了马化腾、汪滔、何小鹏等人物,他们创办的腾讯、大疆、小鹏汽车,展现了珠三角的创新能力。随着本土高等教育的升级,我们有理由期待大湾区的大学校园里能走出本土的马斯克、乔布斯、黄仁勋。让大湾区“硅谷”的梦想照进现实。(南方+记者 黄舒旻 王一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