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声拍岸激发文艺创作新活力
2023-10-10 08:22
来源: 深圳特区报

潮声拍岸激发文艺创作新活力

人工智能朗读:

深圳新闻网2023年10月10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锐 郑铭/文 胡蕾/图

胡经之

●北京大学原教授、现深圳大学荣誉资深教授胡经之:

以文艺之力塑造美丽中国新形象

“只有生态好,人民生活才能真正好。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已成为新时代我们大家的共同追求。”论坛中,北京大学原教授,现深圳大学荣誉资深教授胡经之聚焦中国生态保护与当代文艺创作,发表了题为《美丽中国境象新》的主旨演讲。他坚定地表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现代化。”而如何通过文学艺术将美丽中国的崭新面貌向世界展现出来?胡经之说:“依照实践的辩证法,文学艺术作为意识形态,应该而且可以比现实生活更真、更善、更美,但并非必然和一定,这关键就在作家、艺术家能不能按照真的规律、善的规律和美的规律来构思,创作出可信、可爱、可敬的形象。”胡经之格外关注“美丽中国”建设的三大维度,即人、物、心,且不忘三个“结合”,即是要“以人观物”和“以物观物”相结合,自然环境和人文传统相结合,以及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相结合。

如今已过鲐背之年的胡经之在谈起深圳时充满深情。他说,自己1984年来到深圳,虽然从事的是文化教育事业,但始终密切关注着这里的自然生态,见证了深圳在环境治理等方面所做出的努力与成绩。他认为,在生态优先的价值观念倡导下,深圳人正在群策群力建设绿美深圳。“深圳如今正在向现代化、国际性、创新型的大都市方向迈进。城市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艺术精神正不断得到发扬。这个新兴城市,正在鲜明地标示出自己的价值追求:真、善、美。近几年,更在加快建设新十大文化设施,发扬艺术精神的空间正在扩展。我相信,建设绿美深圳的宏大愿景一定会实现。我已九十,也曾想过回故乡苏州、无锡或回北京养老,但我已深深爱上了深圳,终于下定决心,将在此地终老,不再离开了。祝愿深圳青春长在,不断创新。”胡经之说。

冯双白

●中国文联主席团委员、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冯双白:

在文艺创作中追求人类共同价值

中国文联主席团委员、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冯双白以《新时代中国舞蹈创作中的人类共同价值》为题发表主旨演讲,他表示,文学艺术的审美作用不同于科学认知和道德实践,它凭借想象创造超越现实的虚拟时空,在审美经验中建立起主体与客体的体验性关系,以独特的文艺形式表现、阐发、传达、凝聚着人类的共同价值。

“所有的逻辑推演一定有个起点,这个起点就是每一个生命都有自己的价值,这才是共同价值所在的起点。”冯双白认为人类共同价值需要首先从个体生命价值中找到逻辑起点,他通过多个案例的讲解,反映出新时代的中国舞蹈艺术创作在对个体生命价值的探讨方向中,显现了高度活跃的态度。冯双白留意到,在其编剧的舞剧《咏春》中,当舞者完成舞段后做出“抱拳”姿势之时,往往能获得观众更为热烈的掌声。他认为,这种源自蕴含着中华民族精神品格的“拱手礼”实则是对突破和克制的文化思想的一种个体生命表达。“中华文明自古就以开放包容闻名于世,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以和为贵、和而不同、化干戈为玉帛、天下大同等理念在中国世代相传。”冯双白认为,文明交流互鉴是人类共同价值成长的历史主线,而这也理应成为当代文艺创作所应秉持的共同追求。

冉平

●作家、国家一级编剧冉平:

背靠传统立足当下面对青年

今年7月上映的电影《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深受广大青年观众欢迎,目前已斩获26亿票房。在论坛主旨演讲中,《封神三部曲》电影编剧,作家、国家一级编剧冉平以《古典艺术形象的现代诠释与重塑——由电影<封神三部曲>的改编所想到的》为题,分享了自己在电影创作中的体会和思考。

冉平称,如果将诸多的艺术形象以影视的形式呈现给现代观众,首先要从内容入手,让传统人物形象焕发出新的生命力,电影《封神》则向世界提供了一个古典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符合中国现代价值观的艺术形象。“讲好中国故事,不仅要找好题材,更重要的是叙事策略的选择和应用,熟悉掌握类型叙事,有时是决定电影产品走向世界,走向市场,扩大传播力的关键要素。”

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契合与兼容也是影片成功的重要因素。冉平认为,现在或将来,大众的观片量会远大于阅读量。而中国古典文艺作品从文字到视觉形象转变不再只依赖技术,还将面临当代性、国际性的重新阐述,这对每一个创作者和制作方都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现实挑战。“眼下我们所要做的是,背靠传统,立足当下,面对青年,放眼世界。”冉平说。

刘国瑛

●香港演艺学院戏曲学院院长刘国瑛:

探索文艺海外传播新路径

香港演艺学院戏曲学院院长刘国瑛以自己的海外成长经历和视角解读中国文化艺术传播。刘国瑛在美国出生长大,其父刘月峰是20世纪60年代有名的粤剧小生。有感于越来越多海外华人子女在国外失去汉语学习的能力,刘月峰带领刘国瑛从小便去粤剧社学习中文,接受中国文化的熏陶。如今,刘国瑛在香港从事粤剧教育。“我们带了很多学生去海外交流,也在纽约华人社区做了很多工作。我们希望让更多人了解中国的艺术和文化,也在努力提高华人学生的民族文化意识。”

为了进一步提升中国文化艺术在海外的传播,刘国瑛认为要首先增强海外中华文化艺术基地的发展。“在海外很多民间艺术团队教授书法、粤剧等,我们应该跟海外民间团体合作搭建交流平台。”同时,他认为可以通过流行曲、电影等多元形式增强中华文化艺术及影视娱乐的软实力。

语言是中国文化的根基。刘国瑛强调要增强中华文化艺术在世界各地的教育足迹,他建议尝试多与海外教育团体进行沟通连接,让海外华人子女享有学习中国文化和中国语言的平台和条件。他表示,未来将进一步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海外传播力和国际影响力,让中华文化艺术的精神得到传承发扬。

朱寿桐

●澳门大学教授朱寿桐:

“偶然艺术”有助于创作之妙

“在我们的自然观察和艺术观察当中,你会发现有一种是偶然的艺术,它不是我们的创作体,不出自艺术家、文学家的创作,而是有利于我们的发现。”澳门大学教授朱寿桐在对“偶然艺术”的解读中这样谈到。

他在演讲中阐释称,无论是相对宏观的山水文化所赋予人的艺术感性,还是如观赏石一般的相对微观画面,都可以将其理解为一种来自大自然的馈赠——人们可以欣赏,也可以加以理论阐述,这便称之为一种偶然艺术。

朱寿桐表示,一直以来,各种各样的偶然艺术为艺术和文学领域所关注,并启迪着人们的创造。在他看来,现今的艺术创作者还需借鉴先人对自然的观察力、想象力,并从中汲取文艺创作的能量。他以庄子“耕云种月”的艺术阐释,李贺对于“羲和敲日玻璃声”的想象,乃至苏东坡对“高处不胜寒”的体悟为例,提出了自古以来文人墨客的艺术创作或源自于这种“把偶然的现象进行艺术化的提炼”的观点。而将视野投向现代,他又举郭沫若《天狗》中对于天象的艺术性再创,徐志摩在《偶然》中写出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等动人语句为例,认为艺术创作中的精彩部分多与创作者对自然的观察有关。

蒋述卓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顾问、中国文艺评论(暨南大学)基地主任蒋述卓:

在交流创新中打造湾区文艺先锋

基于粤港澳大湾区丰富的文艺创作实践,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顾问、中国文艺评论(暨南大学)基地主任蒋述卓在题为《粤港澳大湾区文艺走向海外的文化美学策略》的主论坛演讲中表示,粤港澳大湾区无论是在内部文化的交流交融,还是作为对外文化交流的窗口,都具有很强的典型性。

他认为,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创造力兴盛活跃,文化产业体系完善,文化交流的国际化水平极高。在此基础上,粤港澳大湾区要走向海外,首先要以新的文艺形态反映大湾区人民在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奋斗过程中所形成的文化精神。他以不断涌现的“新南方写作”“新城市文学”“新工业文学”“科技文艺”等新文艺形态为例,提倡文艺创作应不断求新求变。

“不断地改革、创造新的文艺,是我们岭南文化的传统。”蒋述卓鼓励文艺创作者在中外文化交流、交织、交锋中获得文化新经验,改变固有的观念,固有的符号,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化。蒋述卓直言,在传承与弘扬中华美学精神中,“不能迎合别人的标准,迎合是无用的。关键在打造自身、自我塑性”,要构筑中国美学风格和美学特质,以大湾区气质、大湾区风格、大湾区气派的文艺走向海外。

[编辑:单铭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