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位人头攒动、酒店一房难求……15日开幕的第134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吸引了众多海内外参展商、采购商参会。不断升温的合作氛围,展现了世界客商对中国外贸向好的预期。
广交世界、互利天下。每年春秋两季举行的广交会,被誉为中国外贸的“晴雨表”和“风向标”。从1957年开始,广交会见证了中国外贸发展、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历程,有力证明了“越开放、越发展,越发展、越开放”的道理,“卖全球买全球”的国际公共平台特征愈加明显。与上届相比,本届广交会呈现出“更大”“更优”“更多”的新活力、新气象。
规模更大。本届广交会分三期举办,同时常态化运营线上平台,展览总面积扩至155万平方米,比上届增加5万平方米;展位总数7.4万个,比上届增加近4600个;参展企业28533家,比上届增加3135家……一组组数字,展现的是国际贸易盛会的魅力,也是中国市场的强大吸引力。有外商感叹:“广交会可以帮助我们找到合适的货源,满足我们的需求。”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而广交会正是世界各国和地区分享中国发展成果的重要渠道。
结构更优。近年来,以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为代表的“新三样”在广交会上大放异彩,而本届广交会延续了这个势头,家电、电子消费品、机械设备、新能源等机电产品展区规模进一步扩大,拥有专精特新“小巨人”、制造业单项冠军、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等称号的优质企业保持增长。这是观察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窗口,面对严峻复杂的环境,中国经济回升向好,经济新动能不断积聚,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朋友更多。从成立之日起,广交会就是全球经济合作与交流的重要平台。60多年来,从首届广交会迎来19个国家和地区的1223名采购商,到本届215个国家和地区的10万多名采购商预注册,广交会“朋友圈”扩大了10多倍,见证了从对外贸易窗口向全方位对外开放平台的转变。此次广交会上,欧美采购商预注册人数较上届广交会同期增长8.6%,“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增长11.2%,RCEP成员国增长13.8%,再次展现出“中国第一展”的能量。
广交会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缩影和标志,也是面向未来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重要依托。当前,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世界经济复苏乏力,但广交会依然能适应市场形势、不断求变求新,保持万商云集的发展局面,折射的正是这块“金字招牌”的吸引力。我们相信,一个更加开放、充满活力的广交会,必将继续扮演扩大开放、加强中外经贸合作的重要桥梁,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更多能量。
当今世界,开放融通的潮流滚滚向前,经济全球化的历史大势不可逆转,融入世界经济是历史大方向。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中国还将接连举办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这是一个自信拥抱世界的中国,正在以实际行动表明,中国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决心不会变,同世界分享发展机遇的决心不会变,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方向发展的决心也不会变。(文|王庆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