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2023年10月22日讯(记者 林秋颖)10月20日,杨丽萍作品 2022版舞剧《孔雀》作为光明区高层次人才专场演出,在光明文化艺术中心大剧场精彩亮相。演出现场掌声雷动,座无虚席。满眼的雪花和孔雀美丽的羽毛交织,诉说着这场森林盛宴的瑰丽和梦幻,也让1300多位观众感受了一场直击心灵的美!
十年沉淀,这一次《孔雀》所讲述的不只是鸟的故事,而是“人”的故事,是芸芸众生的故事,更是一代舞神杨丽萍对生命发起的终极叩问。从演出开始的第一秒到演出结束,观众们随着舞蹈、剧情时而心潮澎湃,时而扼腕叹息,许多人被“孔雀”的美震撼到落泪。曲终舞尽,无人离场,演员们一次次和观众们挥手致谢,掌声和泪水交织在一起,令人动容。
演出开始前,《孔雀》主演见面会亦在光明文化艺术中心顺利举办,知名舞蹈艺术家杨丽萍老师亲临现场,和青年舞者乔月禹、王思龙一同与观众朋友们面对面交流。

《孔雀》主演见面会。
杨丽萍老师表示:“《孔雀》是一部阐述生命意义的作品,春夏秋冬、生老病死、四时轮回,十年再次上演的这个版本,有了年轻的演员加入,为这部剧带来了新的活力和生机。而面对时间、死亡这些话题,也更符合我现在的心境,我也会出演冬之篇章。”
女孔雀饰演者乔月禹表示:“女孔雀象征着人们对美好爱情的追求,需要传递出春夏时节成长、绽放、热烈的情绪,因此我得去观察、模仿孔雀。这要求对身体的控制要精确到每一个关节,才能更好地塑造这个具有灵性、具有灵魂的角色。”
男孔雀饰演者王思龙表示:“《雀之恋》的演出对我来说是较大的挑战。作为中国古典舞专业出身,以前饰演的都是‘人’,现在需要饰演‘孔雀’,要跳出舒适圈,需要与搭档不断磨合,逐渐找到表演的感觉。”

《孔雀》主演见面会。
观众们踊跃参与,均表达了对舞剧《孔雀》及杨丽萍老师的喜爱。值得一提的是,活动现场来了一位80多岁的奶奶,她在发言时表示,此次能来见面会与杨老师面对面交流,圆了她这位多年舞迷近距离接触心中女神的愿望。
本场演出是光明文化艺术中心“2023周年艺术季”的重磅演出之一。艺术中心运营管理团队深圳华侨城文体产业管理有限公司将以光明区委“1+2+3+4”工作体系为指导,在深圳华侨城文体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统筹管理下,高质量建设深圳北部地标式公共文化平台。
推荐阅读
舞剧《孔雀》再临深圳演出3天4场 杨丽萍分享会上教授“孔雀舞” 2024-10-24 08:57舞剧《孔雀》主演见面分享会在深圳保利剧院多功能厅举行 2024-10-23 23:13深圳保利剧院于今年推出了“舞动国风”系列演出,包含了舞剧《孔雀》在内的多部舞剧齐聚深保——有自巡演以来一票难求的《红楼梦》、深圳出品荣登龙年央视春晚舞台的《咏春》、口碑爆棚的舞剧佳作《醒·狮》《杜甫》,更有未来即将在深保上演的《只此青绿》《永不消逝的电波》…
光明区为高层次人才呈上4场精彩专场演出 2024-08-19 07:3112月14日上演的舞剧《金陵十三钗》同样值得期待,该剧由著名导演郎昆担任总导演,著名编剧冯双白执笔,著名作曲家方鸣作曲,著名舞美设计师尚天宝进行舞台设计,著名编导魏思佳、张媛任总编导,来自国家级院团的青年舞蹈家领衔主演,扬州歌舞团近百位演员参演,讲述了13位秦淮歌女与一群女学生之间的感人故事。
鹏城聚优才 新质创未来——龙岗这场高层次人才对接交流会真有料! 2024-05-24 19:31为让人才感受龙岗发展活力,活动组织专家人才走进了深圳市孔雀计划展示交流中心,这里不仅是深圳市人才工作的重要载体,更是全市人才工作展示、交流、引才、科普平台,科技感满满的展品和沉浸式的互动体验为人才们送上了一场“零距离”的科普盛宴。
吵翻了!演出造型“尺度大”“不雅”?杨丽萍回应 2023-06-16 08:51杨丽萍团队用以宣传孔雀舞的“雀之灵”短视频账号,也发布了这段舞蹈的片段,但男舞者的身体上是有白纱覆盖的,展现的似是孔雀生离死别的场景,哀伤的神情和姿态很具有感染力。
玉塘街道开展高层次青年人才联谊专场 2023-02-15 15:54近日,玉塘街道在深圳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开展“总有些惊奇的际遇 比方说当我遇到你”新时代文明实践高层次青年人才联谊专场,助推青年更好融入玉塘、扎根玉塘。
深圳高层次人才超2.2万人 2022-12-05 07:13为优化高精尖缺人才在深创新创业生态,11月中旬,市人事人才公共服务中心与深圳天使母基金携手,联合主办“深聚优才·圳创未来”战略性新兴产业科创沙龙活动,围绕我市重点支持的“20+8”产业集群中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展开,聚焦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资本链融合,助力人才项目落地转化。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宝安区“高层次人才大讲堂”专题研修班开课 2022-11-24 12:00据介绍本次研修班的主题为“学习二十大奋进新征程”,邀请了高层次人才、人才工作者共计25人参加,通过专题报告、互动交流、参观学习等形式,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强人才工作者和人才联动,切实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转化为推进人才工作、建设“人才强区”的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