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五大洲的华文媒体及国内外全球商报联盟媒体高层组成的采访团一行走进深圳南山能源生态园。
南山能源生态园是一个“产、学、宣、研、游”五位一体的综合体,创造了特有的可持续生态循环模式,打破了大众对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刻板印象。它实现了“建一座工厂,还一座公园”的环保理念,是内地少有的“没有围墙的垃圾焚烧发电厂”。今年9月,南山能源生态园被评定为五星级工业旅游示范点,被称为作为垃圾厂中的“网红景点”,反差感十足。
采访团一行走进南山能源生态园。 香港商报记者 李溪 摄
体验垃圾厂的十足科技感
采访团一行走进南山能源生态园发现,它和想象中的垃圾厂不一样。
南山能源生态园位于深圳市南山区妈湾大道,背靠小南山、面向伶仃洋。占地面积约8.8万平方米,是深圳市打造邻里效应典范点。该园分为一期(800吨/日)和二期(1500吨/日)工程,共计日处理生活垃圾2300吨,实现了南山区生活垃圾的全量焚烧,并可协同处置罗湖、福田的部分生活垃圾;同时配套建设了一套日处理200吨的厨余垃圾预处理厂,可全量接收和资源化处理南山区每日产生的厨余垃圾。
该园独特的造型在港口周边一片工业风的环境中显得与众不同。主厂房如同海浪般起伏,屋顶的烟囱像是马蹄莲花,凸出来的展厅部分则是仿造贝壳的形状,整体造型类似艺术馆。周边的环境非常干净,闻不到一丝异味,倘若不是有运输垃圾的车辆经过,难以想象这里还存放着上千吨的垃圾等待处理。走进园区内部后,透过走廊玻璃能清晰地看到这座垃圾厂的真容,各式各样的工业设备隐藏在其中,与这座工厂的艺术外壳形成了巨大反差,科技感十足。
采访团一行在园区循环再生艺术馆参观。 香港商报记者 李溪 摄
循环再生艺术展览馆的各类展品,如纸板制成的大象、塑料瓶做成的灯泡、纸张制成的花朵……亦吸引了采访团的目光,而参观生活垃圾收运处理、焚烧等工作,更是让不少采访团成员惊叹。采访团一行乘坐电梯到达园区烟囱顶层,开门的瞬间,映入眼帘的是繁忙的妈湾港与井然有序摆放的集装箱。向外望去,一面是葱郁的小南山,一面是蔚蓝的大海,刹那间都忘了自己还身处在“垃圾堆”附近。顶层的咖啡厅面积不大,但开在70米高的烟囱中,坐拥360度悬空的美景,也称得上是特色。走入其中,便能体会到坐在“垃圾厂烟囱顶喝咖啡看风景”的奇妙经历。
深圳环保经验值得推向世界
南山能源生态园在解决城市生活垃圾围城难题的同时化身网红景点,从大贝壳艺术展厅到小珍珠下沉式讲堂,再到马蹄莲造型烟囱,步步是亮点,处处可打卡,实现了从工厂到公园的华丽蜕变。
采访团一行在南山能源生态园天空吧品尝空中下午茶。香港商报记者 李溪 摄
新西兰中文传媒集团行政总裁胡杨表示,参观南山能源生态园对她的震撼很大,打破其原先对垃圾焚烧厂的印象:“在参观园区的时候,与随行的园区负责人聊了很久,从固有观念来说,居民一般难以接受居住地附近有垃圾厂,都是抱着离垃圾场越远越好的想法。但是南山能源生态园打破了大众对垃圾焚烧厂的固有印象,垃圾运输到此处置焚烧,却没有任何的异味,整个园区设备设施的建设都非常先进,是垃圾厂的同时,更是一座科普公园。参观时看到数据显示,南山能源生态园的焚烧垃圾后的排放标准已经符合甚至低于国际,包括欧盟的标准。可以看到深圳对环保处理垃圾的投入非常大,我想新西兰也需要这样的垃圾处理厂,十分值得借鉴学习。”
世界华文媒体社长总编辑一行在南山能源生态园合影留念。香港商报记者 李溪 摄
日本《半月文摘》新闻社社长梁钟文亦为南山能源生态园点赞,直言南山能源生态园的整体建设绝不“简单”:“日本在垃圾处理、循环经济这块也是做得相对先进的,我也看过日本的垃圾处理厂。而南山能源生态园的亮点在于,除了整个园区规模很大、设备先进,排放标数达到世界最先进的水平外,它还兼具科普功能、休闲功能,是一个造福社区的公园,这很不简单。”(记者 陈彦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