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消费潮来临,大量消费者通过网络平台购物。其中,有不法分子以平台退货退款名义实施诈骗活动。
不法分子事先通过非法渠道获取消费者的购物信息,谎称是电商或物流客服利用“商品有质量问题”“快递丢失”“会员充值出现问题”等话术,谎称进行超额赔付,激发受害人的“趋利避险”心理。然后再诱导消费者离开官方平台,下载虚假App或加入微信群进行赔付,从而进一步套取消费者银行卡号、手机号、验证码等信息,最后将消费者的钱款转走。
也有不法分子以“激活退款通道”“缴纳退款保证金”等各种理由,要求受害人转账汇款,称会将钱连同赔偿一并返还给受害人,当受害人将钱转至不法分子提供的账户之后,又会以其他借口诱导受害人继续进行转账,连续诈骗。
为切实维护广大消费者合法权益,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提示,请广大消费者留意:
一、了解退货退款流程
正规网购平台的退款、赔付款都是从顾客支付账户原路返回,没有所谓的“退款链接”,也无需下载其他App,要求另行下载App或扫码入群等,大概率是骗子。如果快递丢失,物流公司一般会将等额货款赔给卖家(寄件人)再由卖家重新发货,不会主动联系收件人进行退款,更不可能提供“退款链接”。凡是接到自称“商家”或“客服”的电话,声称商品需要退款或重新付款时,一定要通过正规流程办理,并第一时间登录官方平台核实真伪。消费者可通过“中消协帮您查”小程序查询家电、钟表、家装服务商的联系方式。
二、保护个人信息
退货退款诈骗多是非法利用消费者个人信息来实施,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不随意点击陌生链接,不扫描陌生二维码,不下载陌生软件,不加入陌生群聊,尤其是要保护好自己的身份证号、银行卡账号、验证码等重要信息,预防网络诈骗。消费者可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开启“来电预警”功能,帮助识别并预警可疑来电、短信、诈骗App。
三、警惕涉卡转账
网络诈骗的最后一步大都是诱骗受害人转账。因此,不管什么理由,如果出现提供银行卡账号、密码、转账、汇款等要求时,应高度警惕,立即停止。
中国消费者协会希望:网购平台经营者高度重视消费者个人信息安全,不断提高信息保护意识和水平,努力营造安全放心的网络消费环境,持续推进消费提质升级,积极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来源:人民网科普综合央视新闻客户端、央视一套)
推荐阅读
需求活跃 3月份中国电商物流指数较上月明显回升 2025-04-08 15:38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今天(8日)公布3月份中国电商物流指数。3月份中国电商物流指数较上月明显回升,电商物流活跃度进一步提升。
广东今年将举办100场“跨境电商+产业带”对接活动 2025-03-13 09:36活动现场,广东海关发布了4条利好政策,包括取消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企业备案、简化出口单证申报手续、出口拼箱货物“先查验后装运”、推广跨关区退货,旨在通过简化跨境电商出口监管流程,提高通关效率,降低企业成本,加力支持广东跨境电商的发展。
“仅退款”成电商平台标配 滥用服务“薅羊毛”可能构成犯罪 2024-12-15 10:32“仅退款”作为近年来电商行业的“标配”,同时也是争议较大的条款,目前,一些电商平台已逐步对“仅退款”服务规则进行优化调整,调整的内容主要是对于以往平台介入判定仅退款的适用情形进行了限制,扩大了平台内经营者自主决定是否同意仅退款的适用情形。
跨境网购出现纠纷怎么办?市消委会:可向跨境电商平台投诉 2024-08-13 08:23…此外,跨境电商平台实际上为消费者提供的是“服务”而非“商品”,并且商品入关是以消费者个人名义进行报关,因此跨境电商购买的商品不能再次在境内销售,这使得商品退换货非常麻烦,消费者在选购时应注意商品详情,避免遭遇买到不适合商品又不能退货的尴尬。
跨境电商需求推动 全年增幅达到22% 华南五市物流地产吸纳量创新高 2024-02-23 08:35据悉,近年异军突起的希音、Temu、速卖通(AliExpress)、TikTok Shop等跨境电商平台正加快全品类发展并积极布局全托管赛道,其仓库选址更关注本地供应链和国际快递的时效性,推动华南地区成为各跨境电商平台重要的供应链与物流中心,吸引不少跨境电商企业布点及扩张其物流仓储网络,其物流仓储需求在一定时期内有望持续。
“双11”买买买之前,一定要看这份反诈攻略 2023-11-10 09:53…也有不法分子以“激活退款通道”“缴纳退款保证金”等各种理由,要求受害人转账汇款,称会将钱连同赔偿一并返还给受害人,当受害人将钱转至不法分子提供的账户之后,又会以其他借口诱导受害人继续进行转账,连续诈骗。
广发卡发布“双十一”防诈骗秘籍,助消费者购物无忧 2023-11-08 18:10广发信用卡有关专家分析,“双十一”期间,常见的信用卡诈骗类型包括虚假优惠信息、预售诈骗、支付安全、物流信息诈骗以及维权诈骗等。
假退费,真诈骗!警惕培训班退费骗局 2023-06-08 0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