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2023年12月14日讯(记者 张姗 通讯员 李宇光)12月14日,第六届“圳能量”2023深圳网络盛典在深圳特区报业大厦报业会堂举办,现场颁出系列大奖。其中,龙华区福城街道荣获“2023年度深圳网民最喜爱幸福街道”奖项。
“群众的需求在哪里,我们的关注点就要放在哪里;群众的困难在哪里,我们的双脚就要走到哪里。”今年以来,龙华区福城街道以群众的满意度为标尺,组建工作专班,强化人才保障,结合数字化手段,整合案源信息,打造“三调”(调动人员力量、调集碎片时间、调用数治平台 )机制办好民生实事,让服务更精准、服务有温度,促使辖区居民群众满意度大幅提升。
访民情,“家访制”着力解决群众诉求
“最近我们家门口天天都被泥头车掉一地泥巴,加上一下雨积水,就跟泥潭一样。”一次“周三家访日”,章阁社区杨大叔向街道工作人员反映了该情况。次日上午,在家休息的杨大叔就看到街道相关部门在桂平路开展专项整治行动,解决了令他头痛的泥头车问题,“没想到这么快得到回应,街道真的有把我们的诉求记在心里!”
调动人员力量一线访民情,深入了解群众诉求,倾听群众真实的声音,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据统计,自今年开展“周三家访日”行动以来,福城街道累计现场接访群众216人次,办结率达97%。“家访制”攻破一个问题,破解一类问题,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避免小问题拖成大问题,避免一般性问题演变成突出问题。
悉民意,“三会一专题”机制解民忧
福城街道创新建立“三会一专题”信访维稳研判机制(每日领导班子早餐会研究民生诉求、社区班子早茶碰头会讨论社区民生诉求情况、每周党工委会议通报信访工作进展、书记定期开展专题研究信访事项处置),利用碎片化时间对信访重点案件进行调查、分析、部署、落实、化解。依托“三会一专题”,街道提前谋划稳控化解策略,调动各部门资源,处早处小,避免不稳定因素升级。截至目前,福城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领导包案化解率97%,确保群众信访及民生诉求服务落到实处。
“AI神器”助力民生问题“秒响应”
近日,福城街道的AI网格员(智能探头)发挥数字化能效,在后半夜捕捉到可疑人员倾倒大量垃圾的异常画面,通过“数治”平台智能数据化分析判断人员轨迹可疑,随即平台发出预警。接到预警信息的社区网格员迅速行动,经过一段时间跟踪观察,社区网格员联合社区警务室、楼长顺藤摸瓜,排查发现某出租屋天台存在“黑诊所”非法行医行为。经相关部门取证查实,该场所确实存在对群众危害性大的违法活动,龙华区卫生健康局对深圳某诊所超出执业登记范围开展执业活动及未按规定开展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和手术案作出处罚决定,涉事“黑诊所”被处罚6万余元。
今年以来,福城街道进一步加快社会治理模式创新,推进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全力推进“@龙华——‘民意速办’”平台的使用。数字治理运营指挥中心大屏24小时不停运转、AI网格员实时上传安全隐患重点区域的情况……跳跃的数据,正是福城街道实现现代化治理的“新密码”。
“小板凳”议事会接地气聚人气暖民心
一到周末,社区的“小板凳”议事会准时开唠,居民们纷纷打开“话匣子”畅所欲言。社区党委班子及网格站骨干与居民围坐在一起,聆听居民群众的每件小事,认真记录每条意见,适时为大家答疑解惑。“上次有居民提出小区增设减速带问题,社区工作人员已经进行走访调查了,大家有什么好想法,都来提一提。”社区党委负责人向居民们汇报上次协商议事会的问题解决情况。
今年以来,福城街道“小板凳”议事会累计为群众解决民生问题667件。福城街道党工委、办事处让党员干部与居民群众同坐小板凳,政策同学习、有事共商议,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实现了小切口撬动“大治理”,探索出一条社会基层治理的新路子。“小板凳”议事会是福城街道探索民生诉求的一个成功案例,也是打造基层协商议事平台的有益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