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己人:汕潮揭都市圈规划发布,家乡将有大变化!(附全文)
2023-12-20 10:53
来源: 南方+

@胶己人:汕潮揭都市圈规划发布,家乡将有大变化!(附全文)

人工智能朗读:

说起潮汕,你会想起什么?

盛产大老板?民营经济发达,各市制造业类省级专业镇平均达26个,高于全省地级市12.8个的平均水平。

地少人多?2022年平均人口密度为1296人/平方公里,远高于全省706人/平方公里的密度。

富有文化特色?拥有世界记忆遗产侨批档案和潮州音乐、木雕、潮剧、潮绣和揭阳玉雕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潮人遍布海内外。

但此外,还会想起什么?

“特区不特”?汕头经济实力日渐落后于其他特区,汕潮揭三市地区生产总值总量占全省比重整体呈现下降趋势,人口出现净流出趋势。

市场不够开放?对外来资本、人才的融合存在一定难度,侨乡优势难以发挥。

交通网络不完善?汕潮揭三市之间的公共交通未能快速通达,各县(市、区)之间交通通达性仍不能满足市民出行需求。

以上这些问题,都有望迎来改变。

12月20日,省政府网站发布《汕潮揭都市圈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将汕潮揭都市圈建设成为现代化沿海经济带增长极、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合作的重要节点、粤闽浙沿海城市群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的先导区、粤闽赣原中央苏区拓展沿海及海外市场的区域物流枢纽和均质型都市圈同城化发展试验区。

根据规划,汕潮揭都市圈包括汕头、潮州、揭阳三市全域,梅州都市区为联动发展区,土地总面积10611.1平方公里,2022年常住人口1375万人。2022年汕潮揭都市圈地区生产总值达6591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7.4:43.5:49.1。

广东省发展改革委主任艾学峰指出,目前汕潮揭都市圈纵向拓展省内、省外经济腹地的功能较弱,特别是内联外通的交通网络不够完善,深水大港优势发挥不足,港口经济腹地未能有效拓展。

他表示,推动汕潮揭都市圈建设,以汕头为中心加快推进汕潮揭同城化发展,建设资源共享、融合发展的特色都市圈,将有利于统一谋划区域内基础设施建设,发挥临海资源和产业基础优势,打造开放型经济引领区,建设高端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培育形成沿海经济带增长的新引擎;有利于加强粤港澳大湾区与海峡西岸地区的联动发展,集聚东南沿海创新资源;有利于深化东南沿海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经济文化合作,高标准建设汕头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支点,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根据规划,汕潮揭都市圈将构建“一心两极、三环五射”的多中心、网络化都市圈总体发展格局。

“一心两极”指的是打造汕头主中心和潮州、揭阳重要增长极。

“三环五射”则是指打造环汕头湾协作轴、环潮揭协作轴、环惠来—揭东—饶平协作轴、汕潮揭至粤港澳大湾区协作轴、汕潮揭至粤闽浙沿海城市群协作轴、汕揭至梅州协作轴、汕潮至赣闽协作轴、潮普至河源、汕尾协作轴。

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汕潮揭都市圈将加快建设汕头—潮州东—潮汕—潮汕机场—汕头“一环”和潮汕机场—揭阳南—揭阳“一射”的城际轨道(建设里程约137公里),适时推进汕头—普宁等城际轨道建设,实现与粤港澳大湾区、厦漳泉、赣南、闽西等地区主要城市2.5小时通达,都市圈内部半小时通达。

在产业发展格局方面,汕潮揭都市圈将构建“一脊一带、两核两环”产业发展格局,构建集聚核心产业功能的产业发展脊,打造沿海经济发展的黄金海岸带,加快打造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和高端装备制造业两大产业核心,构建联动集聚的两大梯度产业发展环。

规划还强调要传承和发扬潮汕文化,以专门的章节提出要打造世界潮汕文化之都,培育具有潮汕本土特色的都市圈文化认同感,推进文化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展现“海丝文化重镇,潮人精神家园”的风貌。

【文字】南方+记者 黄叙浩

【设计】丁薇薇 张昶 佘夕彤

【统筹】吴哲 张哲


[编辑:李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