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2023年12月22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 郑铭)“起初,大家都没想到前海的变化会这么大,13年后的今天,前海故事正在精彩演绎。”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院长郑永年看来,前海不仅是深圳的前海,更是世界的前海,这里不仅代表着深圳的未来,更是深圳对话世界的窗口。
2010年8月,国务院批复《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对前海联动香港发展现代服务业作出全面部署,拉开了前海开发开放的序幕。2023年12月21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官网正式公布《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下称《前海总规》),规划期至2035年,为前海持续扩大开发开放按下“加速键”。
谈及前海近年来发展取得的改革创新成果,郑永年将其总结为:一是完成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二是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实现了高速度、高质量发展;三是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包括公务员队伍建设、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管理局的建立等。“这次《前海总规》的发布,将进一步拓宽前海的发展空间。”郑永年说。
“改革、开放、创新是深圳发展的三个关键词,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三大‘法宝’。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5周年,作为‘特区中的特区’,前海的改革开放创新实践对深圳乃至中国都具有重要指标意义。”郑永年表示,为了将前海打造为粤港澳大湾区全面深化改革创新平台,进一步释放其战略效应,前海未来应该围绕规则、规制、标准、管理四个层面的制度型开放做足文章。
粤港澳大湾区具有“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的显著特点与优势。随着横琴、前海、南沙三大合作平台的加快建设,广东高质量建设大湾区步伐坚实,迸发强劲发展动力。郑永年将三个平台建设看作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的三个抓手,并指出,“前海在大湾区规则衔接、机制对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逐渐成为大湾区面向世界的引擎。前海不仅要做好自己,还要充分发挥扩散效应,将抽象的制度型开放概念变成扎实的具体行动。”
作为粤港澳重大合作平台,前海的定位和发展始终与香港紧密相连。支持香港拓展发展空间,全方位发掘深港合作契合点,是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的重要使命。郑永年认为,香港的比较优势是服务业,而服务业的核心是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的开放。香港作为一个自由贸易港,其在金融、法律服务、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规则规制都领先世界。深圳,乃至整个大湾区的优势在于科创、制造业和应用技术转化。《前海总规》发布后,深港合作需要进一步探索合作新模式,避免无效内卷和恶性竞争。
12月20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广州、深圳、珠江口西岸、汕潮揭、湛茂五大都市圈发展规划。深圳都市圈由深圳、东莞、惠州全域和深汕特别合作区组成。郑永年表示,大都市圈的形成,是经济发展城市化的必然趋势。随着经济现代化水平逐步提高,中心城市及周边的中小城市必然形成一体化程度较强的都市圈,成为生产要素高效集聚的增长极,而在深圳都市圈发展中,前海占据重要一环。
“深圳现在逐步进入新一阶段的开放,那就是制度型开放,即从商品要素流动的开放向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的开放转变。这就要看我们深圳怎么做,尤其是前海怎么做。”郑永年强调,努力建设好前海,这是深圳人的使命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