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黑脸琵鹭全球同步普查正式开始 从深圳湾开始追踪黑脸琵鹭
2024-01-20 09:34
来源: 深圳晚报

2024年黑脸琵鹭全球同步普查正式开始 从深圳湾开始追踪黑脸琵鹭

人工智能朗读:

▲黑脸琵鹭成群结队地聚集在深圳湾,或单脚驻足,或成对休憩,或专注觅食。 资料图

深圳新闻网2024年1月20日讯(深圳晚报记者 魏羽辰) “要用镜头跟紧鸟类,追踪它们的去向。”在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一组志愿者正跟随着无人机视角,在海面上搜寻黑脸琵鹭的踪影。1月19日,黑脸琵鹭全球同步普查正式开始,来自深圳的多位保育工作者带队前往5个观测点,将在此进行为期3天的调查统计,并将结果加入全球普查数据,为生态保护提供更多依据。

黑脸琵鹭全球同步普查起源于1994年。上世纪90年代初期,在东亚有记录的黑脸琵鹭数量曾少于300只,此后随着保护措施的实施,黑脸琵鹭数量不断增长,在2003年有记录的黑琵数量超过1000只。10年后,2023年普查一共录得黑脸琵鹭6633只,达到了有普查以来的最高纪录。虽然数量有所增长,但目前黑脸琵鹭仍被列为濒危物种。为进一步提供度冬黑脸琵鹭的数量和分布数据,同时提高公众对黑脸琵鹭的认识,今年的全球同步普查工作正逐步开展。

从地图上看去,深圳湾的鸟类观测点分布均匀,新洲河口、凤塘河口、深圳湾公园、生态公园是工作人员根据黑脸琵鹭的生活习性、出现记录等特别设置的重要观测点。“这附近的鱼塘一度被闲置,人类和鸟类都无法有效利用,我们借鉴了香港米埔保护区的改造经验,将废弃鱼塘变成了鸟类可以觅食的一方天地,也因此和香港观鸟会、世界自然基金会有了深度合作的经验。”红树林基金会工作人员谢恺琪对深晚记者说。

7年来,谢恺琪每年都会参与黑脸琵鹭全球同步普查工作,见证了湿地保护和红树林生境修复的过程。据她介绍,现在的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作为位于香港重要湿地和福田红树林保护区之间的新增点位,消除了历史调查存在的一个盲区,对黑脸琵鹭的普查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掌握了黑脸琵鹭“经常出没”的地点,监测它们行动和栖息的技术手段更令人眼前一亮。在福田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深晚记者通过保护区内已建设的4K超高清视频监测设备,看到了在一棵秋茄上休息的15只黑脸琵鹭。据了解,该设备可以智能提取图像中不同类细粒度特征,建立鸟类AI识别模型,实现区内水鸟数量和种类的精准识别。

“当夜晚来临,我们的监测设备可以拍摄到上百只黑脸琵鹭聚集的画面,这是以往鸟类监测所不能及的。”深圳市观鸟协会会长张高峰介绍。除了黑脸琵鹭,监测设备提供的画面可以显示更多信息,如2号鱼塘目前出现了10只黑尾塍鹬、1只鸭类等,鸟总数共24只。技术的不断进步,为鸟类保护提供了有力支持,也吸引了更多自然爱好者加入队伍。

本次黑脸琵鹭全球同步普查,深圳地区共有21人参与,其中志愿者人数达到18位。“一边实地观察,一边学习如何观鸟,这也是自然教育走向公众的重要体现。”张高峰说。从单个城市的公众参与,到世界范围内的多方奔赴,黑脸琵鹭全球同步普查已经成为一种共识。

2023年的全球黑脸琵鹭普查,其范围由朝鲜半岛及日本西部,到中国沿海地区以至菲律宾、柬埔寨,涉及国家包括中国、韩国、日本、马来西亚以及越南等,得到了各地的观鸟者、保育工作者、研究院、鸟类学家以及各国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范围之广,跨度之大,无不体现了生态领域的国际力量。

“最近一项研究评估了各保育政策及其成效对黑脸琵鹭的影响,指出这个物种在未来100年内有可能完全恢复。”这是写在过往黑脸琵鹭全球同步普查的一段话,也昭示着2024的普查工作即将带来新的数据、新的方向。


手机扫一扫打开当前页面
[编辑:黄春才]
推荐阅读
  • IN视频|今日深圳:以快取胜!黑脸琵鹭在红树林保护区觅食超欢乐 2024-11-25 17:39

    2024年11月22日傍晚,深圳知名眼科医生姚晓明在深圳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拍到黑脸琵鹭觅食场景,它们成群结队以看晕人的嘴速寻找美味,享用一顿欢乐无比的晚餐。

  • “绿美广东·阅读自然”青少年红树林生态写作活动如期举行 2024-11-20 17:43

    为展现金融央企成员单位的责任与担当,积极推动湾区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和谐统一,近日,广发银行深圳分行携手福田区教育局、深圳市学生文联以及内伶仃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举办一场以“绿美广东·阅读自然”为主题的红树林生态写作活动。

  • 国际红树林中心启用“刷脸”技术分辨鸟类 2024-11-19 07:35

    近日,由国际红树林中心主办、广东内伶仃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管理干部学院承办的国际红树林中心红树林保护修复研讨班(第二期)在深圳结班。

  • 深新早点 | 深圳水贝又火了!有人拖行李箱来…… 2024-10-22 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