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新型工业化,广东怎么干?不断提高制造业“含智量”“含绿量”“含金量”
2024-01-23 09:23
来源: 南方日报

推进新型工业化,广东怎么干?不断提高制造业“含智量”“含绿量”“含金量”

人工智能朗读:

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广东现代化建设的关键任务。省委“1310”具体部署中提出,“要始终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在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上取得新突破”。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对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作出部署。

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省,广东怎么干?不少代表委员建言,应进一步优化数字化产业链布局,增强产业链协同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广东制造的“含智量”“含绿量”“含金量”,为广东新型工业化提供坚实支撑、注入强劲动力。

增强产业科技创新能力

“提升产业创新能力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关键所在。”省人大代表、省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谢泓认为,应大力扶持和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它们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活力,并不断开发新的产品和服务,引入新的技术和模式,进而在细分市场上抢得主动权。

在省政协委员、树根互联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贺东东看来,以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为代表的通用人工智能蓬勃发展,将极大地降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门槛和成本;数字技术的快速普及,也将带动规模更大、效率更高的工业数字化转型,加速推动广东驶入新型工业化的快车道。

贺东东说,目前广东已经出台“通用人工智能发展22条”,旨在打造“通用人工智能最强省”,接下来,可进一步推出针对AIGC在工业领域应用的专项激励政策,鼓励成立AIGC工业应用联合创新中心,联合大模型企业、软件企业、研究院所等主体,以企业主体方式发起和运营,推动人工智能在工业领域的应用研究和普及推广。

省政协委员、广东工业大学创新创业学院常务副院长谢光强也建议,加大科研创新资金投入力度,创建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各类科技协同创新平台,完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构建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创新协作体系,加强制造业企业的“云、数、智”三位一体化技术创新能力,深化创新创业国际合作与交流,提升国际影响力,促进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

“人才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谢光强认为,要加快高水平数字化技术人才培养,加强数字化教育,健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多元协同育人机制,打造“产教深度融合、跨界交叉融合、互生共营”的高水平数字化技术人才培养新生态,从而培养出一批面向未来产业、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领军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为制造强省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推进数字化绿色化转型

数字化、绿色化是新型工业化的应有之义。

“推进新型工业化,要进一步发挥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对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谢泓提到,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数据资源等新要素的保障,目前,数据、算力等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愈发显著,并重塑制造业生产方式和产业形态。

贺东东说,以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正加快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实体经济产业门类众多,不同细分领域对数字技术的需求存在较大差异,为数字技术迭代升级提供了丰富的应用、试错和优化机会。

“数字科技创新技术强有力地支撑了制造业发展,助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谢光强建议,构建以自主可控的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的数字产业新生态,推动现代化产业的体系建设,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从而为我省制造业升级注入新动能,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高质量融合。

如何提高制造业“含绿量”?谢光强认为,需打造产业绿色发展新范式,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实现以资源循环利用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新模式,加快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升级,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在深化绿色低碳转型上提质增效。

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

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一部分中小企业始终面临“不敢转”的困境。如何打通数字化转型中的“堵点”“痛点”,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水平?

谢泓认为,伴随着数据要素成为企业新的资产,企业要重视数据价值,并加快使用人工智能技术,打通产业上下游、内部产供销等各个环节的数据,在数字产业集群之下,加强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协作顺畅,推动整个产业链加速跃迁。

“中小企业也要充分利用已有的技术实现自身转型。”谢泓举例说,全球最大的服装跨境电商SHEIN(希音),就是把数千家供应链企业,加入到自己的数字化系统,共享订单、实时掌握生产进度,“数字化改变了以往的跟单模式,通过数据和算法,可以实现产业链上下游各个角色之间高效链接和协同,提升产业链各节点间的效率”。

谢光强也同样提到,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有助于企业之间知识技术整合、信息交流更便捷高效,进而优化产业链的空间布局。他建议进一步促进数字科技创新技术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加快与新型工业化匹配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贺东东则注意到,在产业链拉动方面,“头雁效应”非常关键,应发挥“链主”企业的积极作用,培育和扶持上下游企业,让更多中小企业在产业生态中获得发展机会,从而促进产业链各环节协同演进。

南方日报记者 郜小平 叶绮涵

手机扫一扫打开当前页面
[编辑:谭悦]
推荐阅读
  • 广东省委书记全国两会上发“邀请函”:东西南北中,发展到广东 2025-03-07 08:26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委书记黄坤明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热忱欢迎广大有志青年抓住大好机遇到广东就业创业,热忱欢迎广大企业家到广东投资兴业。”

  • 赋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广东省委社会工作部开春大动作 2025-02-13 10:24

    省委社会工作部发布行业协会商会“双建双促行动”助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十条措施,中国农业银行广东省分行将发布“金融活水”助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十条措施并向行业协会商会代表授信,助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高质量发展。

  • 广东加快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2025-02-10 09:57

    2月5日召开的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广东省委主要负责同志表示,广东将“主动作为、前瞻布局,全面优化升级产业体系,冲出中低端、抢占制高点、制胜新赛道,以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托起一个勇立时代潮头、不断向新向上的新广东”。

  • 聚焦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广东新春第一会5日召开 2025-02-03 21:40

    在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当天,南方日报将同步推出《高质量 立潮头》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特别报道,深度呈现全省各地团结一心干事业、齐心协力谋发展的硬招实招,全面展现广东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的坚定步伐、创新举措、崭新气象。

  • 9家制造业企业进入世界500强!广东全面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2025-01-16 09:17

    同时,广东以新质生产力为“加速器”,提升产业科技创新整体效能,完善制造业创新网络,布局建设更多国家级(省级)中试和应用验证平台、企业技术中心、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提升制造业协同创新体系能效。

  • 广东:3-5年内再打造3-5个五千亿级产业集群 2024-11-27 09:54

    涂高坤介绍,“首先是统筹发展传统、新兴、未来产业,我们现在有8个过万亿级的支柱产业,这些支柱产业多是传统产业,比如说食品产业、纺织产业、家电家居产业,这些是广东的支柱,是广东的家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