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银行多种语言服务火“出圈”,专家建议 深圳可率先探索行业服务标准
2024-02-26 08:23
来源: 深圳商报

深圳银行多种语言服务火“出圈”,专家建议 深圳可率先探索行业服务标准

人工智能朗读:

深圳新闻网2024年2月26日讯(深圳商报首席记者 谢惠茜)近日,一张关于深圳某银行多语言服务团队栏图片迅速火爆“出圈”。图片显示,该行可提供的语种服务包含英语、手语、粤语、客家语、潮汕语等多种语言。该图片一经传出,便引发广泛关注,相关热搜话题“深圳的银行人也太拼了”还曾一度在新浪微博上升值同城话题榜第一。

据了解,该多语言服务团队来自深圳建行南山支行,而该支行营业部已设立7年的语言服务团队,平时会发掘新的语言人才,在满足5个基础语言的日常交流需求上,不断延伸语言服务的边际。例如,除上述多种语言以外,该网点还能提供法语、意大利语、俄语、日语、韩语等多语种服务,且该服务“完全免费”。

事实上,记者了解到,虽然并非每家银行都如深圳建行南山支行这般用图片栏的形式直接进行公示,但多语种服务,在深圳银行中并不鲜见,尤其在国有大行中,基本属于“标配”。“例如英语、客家话、潮汕话、粤语这些,我们在各个网点多多少少都有员工会的,如果碰到客户有相关语言需求的,我们就会马上响应。”深圳农行相关人士告诉记者。

在金融服务日益普及的今天,特殊群体的金融服务体验,更是成为多家银行关注的重点。据悉,去年,针对听障人士,农行上线了远程银行中心线上视频客服专员服务。在日常业务办理中,农行以远程银行中心为桥梁,实现网点与专业服务人员的无缝对接,通过联动线上视频客服,线上视频客服专员精准手语指导,可以帮助听障人士高效办理业务。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不断提升,发展养老金融已成为金融重点工作。同时,视障听障等残障人群的金融需求也亟待满足。在服务老年人、推进无障碍服务方面,微众银行近年来深入调研老年群体以及视障、听障人群的金融需求,加强适老化与无障碍化改造。

早在2016年,微众银行旗下“微粒贷”便专为听障人士开通了远程视频身份核验流程,并聘请专职手语专家组建了一支手语服务团队,协助客户完成借款流程以及借款前后的咨询,并针对视障客户启动了信息无障碍优化项目。

这些都是深圳银行服务有温度的一个个“缩影”。“从深圳银行的多语种服务可以看到深圳的开放与温度。”综合开发研究院金融发展与国资国企研究所执行所长余凌曲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也是从微众银行首次了解到有关手语的金融服务,“当初,我在微众看到聋哑人通过视频交流就能获得经营性贷款,解决一家人生计问题,非常感人。”

余凌曲表示,关爱特殊人群和弱势群体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手语服务以及地方方言服务体现了金融向善的发展理念,也是金融机构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具体实践。他还进一步指出,借此“出圈”之机,深圳还可以率先探索将多语种金融服务形成一套服务标准和监管要求,并将成功探索的实践转化为全行业共同遵守的规则,在全国范围内带来更大的示范效应,以进一步提升金融消费者的服务体验。


手机扫一扫打开当前页面
[编辑:黄春才]
推荐阅读
  • 深新早点|深圳官方提醒:不要被骗! 2024-05-22 08:11
  • 美国大学学生会代表团参访深圳报业集团_深圳特区报数字报 

    从“改革开放第一报”《深圳特区报》到求新求变的读特客户端,展厅陈列了深圳报业集团旗下各单位文献影像资料、采编用具,向来访大学生生动展现报业人笔尖下、镜头里所承载的历史变迁。

  • EyeShenzhen亮相中国报业创新发展案例展_深圳特区报数字报 

    深圳报业全球传播中心与EyeShenzhen国际传播平台于2023年6月同时创立,旗下拥有英文《深圳日报》、EyeShenzhen九语种深圳官方国际门户网站、深圳全球传播使者俱乐部、深圳数字形象IP素材智慧平台、深圳城市营销全球推广活力场和“爱深圳”国际传播学院等品牌,致力于打造国际资讯信息服务提供商和城市品牌综合营销官方机构,…

  • 深圳全球传播使者年度活动发布_深圳特区报数字报 

    据介绍,此次发布的“深圳全球传播使者年度活动及Eye Shenzhen内容共创计划”将以“创新深圳”“艺文深圳”“绿美深圳”“活力深圳”“滋味深圳”等不同主题开展使者传播系列活动,以使者沉浸式体验的方式讲述他们的深圳故事、湾区故事、中国故事,通过创意科技赋能,逐步打造大湾区沉浸式故事中心。